逻辑
SBC
出发点、定律与反论
案例(物)
Optoro
- 出发点:EC网站(网上购物)
- 定律:退货只能计入成本
- 反论:退u哦可以实现转卖
在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的当代社会,退货和积压库存品正在为零售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在报废处置这些货物时,还将面临着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这样的状况,为了促进持续消费,来自美国的Optoro公司在2010年将目光投向电子商城退货商品而着手于物流服务。美国电商行业的退货率据说已达到15%左右,减少这样的资源浪费并进行可持续的改变,是顺应了眼下的社会趋势。该公司所推出的“Optitune”服务更是尤具特色,因为它能将退货商品进行自动筛选并决定出最恰当的再处理方式,这一点正是最能体现该公司技术实力的地方。除了转售之外,视情况还能提供维修(拥有自己的修理业务关系网)、废品回收、捐赠等服务。在该公司的业务概述视频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其服务精神:Deliver to next best home(传送至下一个新家庭)。Optoro针对B2C用户提供的“Bling”以及针对B2B用户所提供的“BULQ”转卖网站,均由其自主开发,用来作为商品的再次转售渠道。虽然是看似废品回收的角色,但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现代的技术手段。作为2010年才创业的公司,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了500人,并筹集到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正逐渐成长为“下一个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的风投企业)”
PillPack
- 出发点:高龄者的药物服务
- 定律:容易发生误服用事故
- 反论:不易发生误服用事故
2013年在美国成立的PillPack是一家提供配药服务的新型企业,截至2017年已筹集到超过1亿美元资金进而实现了快速发展。作为每月都会向用户提供送药服务的经营体制,对那些日常不需要吃药的人来说虽然关系不大,但“在美国平均每5个人里面就会有1人需要每天服用3种以上的药物”,可见其市场规模有多大。
在PillPack不仅可以在线完成订药操作,还能在之后操作药剂的添加、更新保险信息等。登录网页输入处方内容后, PillPack会联系该用户经常前往的医疗机构对处方内容进行确认。此外,为了能有效处理大量的在线订单,该公司还自主研发出对药剂进行自动分装的机器人,以减少药剂师的人工成本,也算是一大优势。该服务中还有一个最大亮点,即能够将单次服用的药剂量放入单独的小包装内,从而避免错误服用药剂的情况。因为在美国,每年因为误服药物造成用户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这样的尝试对于“减少误服用”的体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对于现有的传统药房,PillPack也许是其竞争对手,但却能在传统药房的协助下获得用户来源,并令后者养成在线使用的习惯,这背后离不开PBM(药品福利管理)的关系。 PBM是一个深入到医生与药房这些利益相关者中,负责代理支付与请款等业务的美国医疗行业特有的组织。 PillPack通过与PBM合作获得了药房的网络资源,因此作为代价,也会将自身收益的一部分支付给PBM。对于正处在超高龄化社会的日本, PillPack也理应是值得尽快展开的一项服务,然而根据日本现有的药品管理法,药剂必须由药房直接交付给用户,因此在线药房的开展还存在法律上的现实阻碍,并且, 2018年6月该企业已被Amazon以1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
DUFL
- 出发点:出差
- 定律:需要准备出行用品并搬运行李
- 反论:无需准备可以空手出行
出差或旅行的时候,不用准备特别多的行李,也不用搬运行李,所需的行李会有人直接送至酒店,而你只需带上随身物品即可轻松出行,将这一切变为可能的就是“DUFL”。DUFL是由前三井物产的塚本信二先生等4人为了长期解决人们在旅行时的负担,于2015年在美国所创立的针对旅行客户的服务机构。目前的目标客户是以各公司的董事成员为主,服务的持续委托率高达99%。
在该服务体系中,一经注册后就会送来行李箱,将旅行所需物品放入行李箱内寄回指定仓库保管。仓库完成清洁工作后进行存放,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操作实物的管理。每次出差或旅行出发前,在APP上选择适合出行目的地的物品后,仓库便会将所选物品放入行李箱内,并送至目的地酒店。因为能将行李送至自己的房间,因此可直接前往访问客户,或轻松空手出行。
据了解,在美国的一些大型酒店、咨询公司、金融机构等已经导入了该项服务,作为员工福利保障的一部分。在日本, 则正与福利保障服务的大型企业贝那(Benefit-One)公司合作,让该福利保障服务在日本能够被企业利用起来。这项服务会针对各个国家的需求而专项定制,如在日本正针对高尔夫需求进行推广。预先把高尔夫球包、球鞋等进行保管,除了配送,还能提供清洁和保养服务。如果仅仅是配送,高尔夫球衣之类还行,但是像高尔夫装备这种不但占用家里空间还存在保养的麻烦,这些烦恼都可以一并解决。而作为今后的战略方向,在APP的商品目录页中还将推出从跨境电商平台购入的商品,以及从厂商获得所需服饰等用品的信息放到自己的商品目录页中开展相关业务。
citizenM
- 出发点:酒店
- 定律:更多时间在卧室里度过
- 反论:更多时间在公共空间度过
虽然还未进入日本市场,但这是一个已经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新型酒店。“citizenM”的创始者Rattan Chadha在开始该事业之前,由于接触过往来于全世界的商务人士,而发现了新的旅行者形象。今后的旅行者所追求的是一种“比起单纯的定价,每个清晨能享受舒适淋浴、能随时使用稳定网络、能享受美味卡布奇诺”的新式奢侈风格。对这些因公需要或私人爱好而频繁移动于全球的人,将其命名为mobile citizen(也是酒店名称的由来),并将以下这些方针植入到酒店的理念当中。
①拓展起居室、厨房的使用空间与时间;
②自助入住及房间和餐饮的房卡认证系统;
③舒适宽敞的床具;
④简化室内操作导入平板遥控系统;
⑤以员工的灵活应对来取代传统固化的礼宾服务。
其中最特别的要数起居室的设计,通过减少入口处的入住办理区换来了更为宽敞的起居室空间,各种样式的桌椅以及咖啡设施,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舒适与惬意。住宿者除了就寝与整装时间之外,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能在此悠闲度过。citizenM主要以欧洲、美国为中心开展业务, 2018年已有13间店铺,最近更是进驻到中国台湾市场。不但通过IT技术简化了入住的办理,丰富起居室的享用价值,更实现了合理的定价,真希望能够尽早一天进入到日本市场。
SAIZERIYA
- 出发点:家庭餐厅
- 定律:提供丰富的菜品
- 反论:提供有限食材所制作的精选菜品
竞争激烈的餐饮连锁行业中持续成长的“SAIZERIYA”,去过的人中不少人会惊讶于菜单的超低价格。在同行业中可以算是很低的价格了,比如SAIZERIYA的客户单价就比其他家庭餐饮店便宜100日元以上,就连意大利菜的专家都感到震惊“选用的食材品质都很好,却能提供如此低的价格”。能做到这样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首先,不断总结过往的经历来控制经费成本,同时也为了提高收益而进行切实的改善。比如一边在不断缩减菜单的数量,一边又精心考虑增加人气菜品(米兰多利亚焗饭299日元已成为超人气固定菜品之一)。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避免了更多的食材浪费,业务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省去了徒劳浪费而创造了部分利润,为了再次回馈给客户又再降低定价。如此不仅深受客户喜爱,也能为店铺创造收益利润。
其次,就是执着于食材的选择。关于食材的进货渠道, SAIZERIYA不单是看重价格的下限,而是寻求食材品质来决定下限。像生火腿、萨拉米香肠等是直接与意大利食品公司签约交易,还拥有自己的田地来种植大米和部分农作物。能对食材执着到此地步的原因在于,味道的好坏80%是由食材本身所决定的,这也是该公司的正垣泰彦会长在其著作中提及的内容。因此,身处餐饮业的SAIZERIYA很少见地拥有不少理科人才,据说是为了壮大公司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为了定量分析味道,还建立了科学的品质评估体系,为了让店铺的运营更加有效率,还对专业的烹饪用具、清洁用品等进行商品开发等。像这样执着于食材的品质又能不断避免无端浪费,最终得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出美味的人气菜品,乍一看明明相对立的两个要素也能同时达成期待效果,这也正是SAIZERIYA与其他家庭餐饮竞争对手最大的优势差异。
以前吃过这家,没想到是个老牌低价格全球连锁品牌。感觉是物超所值。
b8ta
- 出发点:零售店
- 定律:销售商品的地方
- 反论:观察顾客反应的地方
店员没有主动推销产品的理由:
“b8ta”是一家销售产品的同时还能进行“β测试”(产品运营试验)的零售商店,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等地区拥有9家店面,店内陈列着像Kickstarter、Indiegogo等不少诞生于众筹的划时代产品。装备VR虚拟现实性能的护目镜、无人驾驶机、电动滑板等,光是看着都令人兴奋不已。客户不仅能直接接触到最尖端的产品,如果用着满意还能当场下单。店内天花板上所安装的摄像机,通过眼动追踪测量视线、图像解析等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使用者的行为、产品周围手的运动等,以此可分析出“感兴趣”“有所关注”“动手实际尝试”的相应客户人数。
b8ta有意思的不仅限于这些方面。例如,当你在普通的服饰店挑选衣服时,服务员都会主动向你推荐吧?然而,在b8ta的员工几乎不会主动搭话。也许会认为“连员工都不主动出击推销商品还能称为零售店吗!”,但的确这家公司做到了。理由是,比起厂家通过销售产品获取收益而言,员工更希望获得的是使用者自发地提出问题,了解其购买的意向,以及不想买的具体原因这类信息。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 b8ta对厂家的产品会采用每月固定额度的展示费,这样一来,员工就不需要推销产品了。所获取的优良定性数据通过聊天工具会将定量数据在24小时以内导入到web系统,几乎算是实时送至厂家处。如此,在b8ta展示了商品的厂家就能有效地对商品进行改良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b8ta的这种模式得到了很高的业界评价,不仅仅是初创企业也包括大型企业在内都在展示商品,就连软银(Softbank)的Pepper进驻美国市场时在营销策略方面也离不开对它的灵活利用。
横滨DeNA湾星
(未找到网站)
- 出发点:棒球场
- 定律:观赏棒球赛事的场地
- 反论:利于棒球享受生活的场地
不是热情的棒球迷也爱光顾这片棒球场:
从2011年的116万人到2016年的193万人,“横滨DeNA”创下了五年内实现1.7倍访客量的高速成长纪录。直到现在,横滨棒球场依然保持着连日满座的佳况,也不知是不是这个缘由,这几年其所属棒球队的赛事排位也在呈现一种上升趋势。
访客量之所以能有如此增长,不仅在于棒球迷的热情,更多的理由要归因于所吸引到的下班后同行的同事、情侣、家庭等一般用户群。
为了拉近湾星职业棒球队与横滨当地居民之间的精神距离,在比赛之外的时间里也在不断创造可衔接的机会。例如,在每个想要进行投球练习的清晨,无论是对上班前想要简单运动的上班族,或者向往成为职业棒球员的孩子们而言,这里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场地。此外,他们还会举办诸如露营活动、啤酒花园季等项目,以此拉近当地居民与棒球场的联系。通过这些机会平台,我想自然会有不少人想着“下次我是不是该来这里看场球赛呢”,而再次光顾这里吧。
在观赏赛事方面,他们不仅安排了可供家庭一起助威呐喊的包厢环境,也为酒精爱好者们准备了站立式的吧台席位等,针对不同用户准备相应的独特席位,能够很好地提高用户的观赛质量。并且,他们还提供一些仅在特定地区生产的小众品牌限量啤酒,以及与棒球迷无关的日用物,这些利于吸引一般用户的营销要素在整个棒球场内都随处可见。通过这些营销举措,不但提高了营业收益,改善了职业棒球队的经营状况,其成果还能在棒球选手的年薪上得到体现。如此一来,不但球队凝聚力得到加强,观众们也会因此更加投入到精彩的赛事中。这一系列的措施各有各的独到之处,而从整个体制来看,利用棒球场地这个平台加深棒球选手与当地居民的相互联系,由此推动棒球的全民热度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商业方案
开发运动场经营的好点子。增加赛事宣传、也有日常经营、需要较高管理水品。激活运动场馆对促进市民运动也有促进效果。
案例(资金)
Fundbox
- 出发点:代收账款服务(应收账款的现金化)
- 定律:书面材料的审核很麻烦
- 反论:无须书面审查
应收账款在免除书面审查的前提下即可现金化:
通过买进其他公司的应收账款,而将其回收的金融服务通常被称为“factoring代收账款”。如今在这个领域里,发展迅猛的是美国企业“Fundbox”。目前,Fundbox已筹集到1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一直以来就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不算是新开创的事业,但为何该公司能够实现巨大的成长,并筹得高额的资金呢?
通常,代收账款都需要进行书面审查,这是因为在买进应收账款时需要尽量确保判定的正确性。然而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却非常麻烦,提交书面资料等相当花时间和精力。但是, Fundbox却选择不去进行任何书面审查。因为必须使用在线会计软件进行关联,因而能免去审查环节。在此软件中读取企业的会计数据,就能自动计算出风险信息,然后作为风险费用再加入到手续费里即可。像中小企业这类小型事业体,自身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机会,所以在面对资金周转困境时可行的方案非常局限。此时只需要根据请求书就能实现应收账款的现金化,而且不需要提供麻烦的书面资料,仅靠手上现有的会计数据即可同步提取现金。
如今,困于资金周转还未使用过代收账款服务的初创企业也开始不断提交申请,已经有多达10万家以上的企业在利用该业务。
Fundbox是当下流行的Fintech(金融科技)企业之一,在技术能力和市场的着眼点选择上有着明显优势,在开拓新市场方面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目前也推出了不少类似的服务,在面临资金周转时的可选择项目更多了,在日本也期待能够不断产生这样方便的服务。
Funderbeam
- 出发点:投资初创企业
- 定律:需要专业人士处理信息与资金
- 反论:谁都可以处理的小型资金与信息
本来投资就容易给人一种高难度的主观印象,尤其是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更是难以出手才对。首先就要面对信息不足的问题,世界上虽然有相当多的初创公司存在,但要找出有希望的企业时总是无从下手。其次就是资金量的问题,对初创公司进行投资时,有时会需要数千万日元规模的大量资金。而最后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大部分对于初创公司的投资最短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见效。
这项服务最终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首先只需要连接到数据库,用户就能简单了解到世界上有趣的初创公司,这些公司的数量多达15万家以上。甚至投资金额是从100欧元(约1万2700日元)起算,因此实现了较小规模的资金投入。
最关键是,投资所获得的权利也能卖给其他投资家。投资后的权利通过区块链实现虚拟货币化,由谁针对哪一家企业投资了多少金额都能得到严密的信息监管,因此,用户得以安心而便捷地进行交易。初创公司登录Funderbeam之后,也不用通过风险投资等就能轻松筹得资金。虽然初创投资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仅限专业人士才能参与,但变得让任何人都能操作这一点也是该项服务最厉害的地方。到2017年,孙泰藏所带领的基金筹得了200万欧元(约2.4亿日元)资金也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目前更是已成功筹集到1050万美元(约110亿日元以上)的资金。
Doreming Pay
将完工的工资以日为单位实现提前发薪的服务。
https://www.doreming.com/
- 出发点:预付工资服务
- 定律:使用者需要承担手续费
- 反论:使用者无需承担手续费
解救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的20亿人群:
这是在世界代表性金融科技企业的“FinTech100”中唯一一家来自日本的风险投资企业。以福冈为据点的Doreming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由高崎将纮先生所设立,是一家提供薪酬计算与考勤管理系统的公司。根据其父亲意一先生所开发的考勤管理及实时薪酬计算管理系统,开发出了Doreming考勤管理系统。
该公司将Doreming与电子钱包等结算系统进行组合开发出了“Doreming Pay”,在英国、越南、印度、沙特阿拉伯等世界各国深受好评,因而被入选到文章开头的“FinTech100”。 Doreming Pay计划在上述国家发行,这是一种能将已完成的工资按日结算的服务,构造上根据考勤管理系统的Doreming计算出每日的薪酬,在员工的APP上显示使用上限额度。员工在其金额上限范围内可在店铺购物,也可通过智能手机完成支付,即使没有现金或银行账户,只要有智能手机就不用等到发工资那天就能买东西。这项服务最划时代的一点是,使用者(员工)不会被收取任何手续费。与信用卡一样,从结算金额中计算出手续费,再由店铺承担的一种收益构造。根据当地的情况也可以调整收益构造, 将纮先生在“Mugendai”(无限大)的官网采访中表示“至少原则上是绝对不会从员工身上收取手续费”。
在新兴国家当中,没有银行账户而未能享受金融服务的金融难民据了解在20亿人左右,因为无法借款和贷款,不得不在发工资日前以非法的高手续费或利息来借款度日。而一到发工资的日子就有催债者直接到公司收取工资,因此所剩无几导致很难摆脱贫困窘境,使用智能手机就能利用Doreming Pay拯救这些人群。在法律法规上,虽然还在与各国的当局、政府进行持续的交涉,如果这20亿的金融难民能够享受这项服务, Doreming对世界所带来的冲击将会非常之大。
案例(信息)
Farmers Business Network
- 出发点:农业
- 定律: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判断
- 反论:利用大数据进行判断
连其他农户买了多少肥料都可知晓:
“Farmers Business Network”(以下简称FBN)是来自美国的一家为农户实现更有效管理自家农田的服务平台,每年只需支付500美元,就能浏览农业相关数据,例如“何时收割最合理”“自家农田最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等信息,还能链接到天气分析、营销策略等相关信息。
如此庞大的农业数据采集自其他农户。 FBN的优点在于设计了独到的商业智能仪表盘(将多种信息汇总后进行可视化的报表功能),因此在上传自己的农田数据后,就能预测出相应的收益。在整个体系上,农户所上传的数据会以匿名的形式汇总到一起,并在不侵害隐私的前提下能够浏览其他农户的数据。
在收集到大量数据后,能了解到诸如“其他农户以什么价位采购了该肥料”的信息。此外, FBN还实现了在线采购原材料的功能,能将市场价与其他农户实际采购价等进行比较,且无须通过中间商就能直接以实惠价格进行采购,如此重视价格透明性这一点也正是FBN成功的因素之一。农户每年只需支付500美元,就能浏览大量的数据库,有助于做出易于实现高收益的判断决定。而且还拥有以低价采买的渠道等优势,因此加入的成员越来越多。
虽然“将科技导入第一产业的农业”是早就存在的方向,但FBN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了正面迎战。独立的农户们根据FBN所分享的知识经验提高了自家农业的生产性能,也期待能因此解决未来的粮食危机。
500美元对于小农户可是不少(美国的农户都比较大),但直接把大数据利用在农业上还是比较新颖。且对双方都有价值。
Amazon Go
- 出发点:店内支付
- 定律:离店之前需要结算
- 反论:不用在店内完成结算
无人超市并不是一个颠覆,而是升级:
- 在收银的资源上节约下来的人力和空间,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成本。比如可以做更复杂的简餐,提供餐饮或者咖啡服务等等。成本不是最大的收益。
- 反而信息是。所有采购的信息,习惯以及店内的人流都可以采集到。对于店铺设计优化,以及SKU的选择是非常有用的数据。
“Amazon Go”是由Amazon首创的无人便利商店, 2016年12月发布之后引发热议, 1号店于2018年1月在西雅图开店。一直以来,购物者最容易感受压力的就是“收银时的排队”。在离开店铺之前完成结账是理所当然的,但Amazon却利用科技实现了无人支付系统,由此购物者不再需要在店内完成支付,因而得以轻松体验购物之旅。在进入店铺时需要以扫描的形式完成个人认证,但进入之后再出店铺就能完成神奇的自动结账手续。
Amazon Go的核心是能够分析个人行动的系统。在店内设置有可追踪人体行动的传感器,观察购物的具体行为,并了解具体采购了哪些商品。这样的系统采用了AI的deep running技术,并且已取得了相关专利。在商铺运营方面,与收银业务相关的运营成本、人手不足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然而Amazon Go不仅追求效率,凭借收银业务实现自动化,店员可以缩短库存补充的时间,增加与客户的交流机会,还能应对面对面的下单服务等,从而专注提高服务质量。在这种层面来讲,Amazon Go不单单是一家零售商店,更期待它今后开展更多形式的面对面服务。
在中国也在盛行无人便利店的开发,尤其以阿里巴巴集团的“BingoBox”为代表。 Amazon Go虽然还没有进入日本市场的计划,今后在这个领域不管是日本国内的各大便利店先推出,还是Amazon先进入,抑或是中国先行动,竞争想必都只会越来越激烈。
Flexport
- 出发点:国际货运运输
- 定律:因为手工管理,难以实现追溯
- 反论:电子数据管理,可以得到追溯
国际速运里的菜鸟网络?
“透明性”压倒性地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在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运输环节涉及的相关人员众多,所以信息管理与通信方式难以实现统一。有些企业通过Excel进行管理,而其他企业却采用大量的手写文件管理,因此存在“无法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无法了解正确的到货时间”等问题而使得整个过程透明性很低。
第二个问题是,各个进口国的法律、法规不同。根据全球关税形势不断在变化,需要高度的灵活应对能力。“Flexport”针对国际货物运输的这两个问题,构筑出一个物流数据平台来进行解决,实现了新的物流模式。因为数据得到了统一管理,实现了透明性服务,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分数能达到70(运输公司的平均分数为
-30)。
此外,该公司分别在2016年获得2690万美元(Y Combinator)、 2017年获得1亿1000万美元(SeriesC)的资金。物流的市场规模在数兆美元,随着产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动,势必将飞快扩大自身潜力,成功吸引到更多投资者。利用这些投资金额,今后可以计划购置仓库,并在仓库内实现这一流程。具体将落实仓库内货物的尺寸数据、出入库数据的管理,以期待让不同委托者的运输效率、紧急送货地变更等灵活应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不过,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尤其针对上述两个问题,随着流通网络的扩大,难度也在上升,还有可能带来法规上的问题隐患。正因为所涉及的是敏感的业务内容,一旦失败将很有可能关系到企业的存续问题。因此,更需要时时关注眼前的每个细节,必须确保“所有流程都按照规定执行”来稳步推进。
FASTALERT
- 出发点:新闻
- 定律:记者发现的东西
- 反论:AI发现的东西
利用AI在SNS等平台挖掘潜在的新闻热点信息:
当刚知道“明明是家通信社却没有记者”的时候,我有被震惊到。虽然这和餐厅没有厨师的情况有所相同,但是这家经营着“FASTALERT”服务的JX通信社股份有限公司确实貌似连一个记者都没有。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取新闻的呢?事实上是由AI代替了记者的角色。FASTALERT的AI会在SNS及其他公司的媒体等平台上时刻搜索潜在的新闻热点信息,一旦发现类似事件或事故等一线情报时,便会通过FASTALERT向各报道机构进行发送。而报道机构的记者再实地取材进行对证核实,因此不用担心会报道虚假信息。
媒体运营业者通过导入FASTALERT后,在事件、事故、灾害等一线信息发生时或在临近报道前获得情报并进行确认,让报道的监视时间、精力都有可能大幅度减少。虽说“AI是在抢夺人类的工作”,但依靠这种服务报道机构的记者们才能专注于唯有人类才能处理的工作当中。作为董事长的米重克洋先生据说也是意识到传统的报道行业因为劳动集约的构造、广告和收费收入在减少这导致取材方面所耗费的成本随之减少,从而造成报道新闻的质量也在降低的现实问题,才着手于此项服务事业的。
如此大的冲击,只需要看其主要的交易对象和股东就能明白。日本国内的主要电视局都有使用该项发送服务,而股东方面则有共同通信社、QUICK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的通信社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个体也使用了与FASTALERT同样的AI技术来经营“新闻速报”的特别APP“NewsDigest”,而且范围已经扩大突破至100万的下载量。
YAMAP
- 出发点:登山
- 定律:信号范围外无法使用地图
- 反论:信号范围外也能使用地图
利用智能手机的GPS也能享受安全的登山体验:
在时常能听到“健康寿命”的当代社会中,登山可算得上是备受男女老少青睐的户外运动。但是,随着登山人数的逐年上升,遇难事故每年也在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山里的时候由于接收不到信号,所以没法正常使用地图APP。针对这个问题,利用智能手机的GPS功能让登山等户外运动变得更加安心安全的就是地图APP服务“YAMAP”。在登山之前,提前将地图下载到智能手机上,即使身处接收不到信号的山里,也能确认自己所处的位置。现在虽然也有一些能协助了解自身在山中定位的专业仪器,但不仅价格昂贵,还难以操作。YAMAP着眼于扩大登山体验者的受众范围,将大多数人所持用的智能手机变成一种“保命道具”而创造出自己的服务内容。
在YAMAP里面,有能够保留用户登山记录的名为“活动日记”的揭示板。在这里,不仅能够获得预计登山的相关信息,还能了解登山时所需准备的物品清单等,也成为一个新的社区场所。
该APP下载量已经超过了80万,在业内已达到领先地位。活动人数有50万,每月的PV数有1亿次,用户投稿的活动日记约155万件。如此惊人的数字,可以说是良好客户满意度的体现。2014年,以获得Good Design奖项的Best100奖为开端,被日本经济产业省评定为“新型事业创造的专家,支援人才培训等事业”,以及入选杂志《AERA》“撼动日本的风险投资100家”等多个奖项成果而成为备受瞩目的服务平台。此外, 2018年累计有14家企业为之提供了总额12亿日元的资金,以扩大其与行业内外的合作,并推进基盘的构筑。
案例(人)
BIGISSUE
- 出发点:帮助流浪汉
- 定律:通过捐赠或捐物进行援助
- 反论:提供岗位促进自理的方式进行援助
不以捐赠施舍为目的的支援事业:
“BIG ISSUE”是为支持无家可归的人重获生活主导权为目的而制作的杂志,它创始于英国,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地进行销售。无家可归的人成为在路边等地方销售杂志的角色,能将销售后的一部分收入作为自己的收益。每一本的价格虽然低廉,但由于不通过中间商(书籍杂志批发商)所以能收到50%的提成,要比常规获得的多。现在每本售价为350日元,其中180日元会成为无家可归者的收入。截至2018年4月,已销售795万本,超过11亿日元的金额被提供给了负责销售的无家可归人群,可以说是相当多的金额了。
该模式很厉害的地方在于,为了拯救无家可归人群并未选择捐赠或施舍,而是让其作为事业的协助方。这容易产生一种我们是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感觉,但BIG ISSUE让无家可归人群亲自进货,亲自销售,这便实现了自助者天助的经济独立。而关于销售渠道方面,普通的商业都希望销售渠道越多越好才是王道,然而该公司却为了达到“援助无家可归者”的目的,选择将销售者仅限于无家可归者。
日本版的BIG ISSUE创刊者在创刊初期据说受到了身边很大的反对,对于其能够最终跨过这些障碍所付出的激情,笔者深表感动。在近10年当中,无家可归的人数从18564(2007年)减少到了5534(2017年),同时销售人数也减少了3成左右。由于“无家可归者的减少”会影响该项活动本身的成果,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是“BIG ISSUE的窘境”。另一方面,在最后的销售者能够独立之前,为了能够稳定发行杂志,面向没有销售者的地区,也实行了定期订阅制度。在2019年3月,将达到了1000人,并且以3000人作为定期订阅读者为目标,一切还在继续招募推广中。
LifeStraw
- 出发点:解决困境的商品
- 定律:有需求的人支付对价
- 反论:关注社会问题的企业来支付对价
“会用产品的人”与“会花钱的人”是不一样的:
让泥水通过过滤器变成饮用水,这就是“LifeStraw”。开发出这款商品的Vestergaard Frandsen公司并不是针对发达国家用户进行销售,而是针对难以实现安全饮水的非洲等地开发了此产品,因此其目标用户扩大到全球范围。不过,需要LifeStraw的地区所得收入都很低,当地生活的人们很难直接采购,于是该公司没有直销,而是选择向住在肯尼亚的400万人进行免费供应。由此,当地住民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结果该地区的环境也开始发生变化。之前因为要砍木做燃料烧水,现在当地的森林不再面临采伐了。这对于削减CO2
排放做出很大的贡献,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 LifeStraw的活动因为在防止地球变暖、削减CO2
排放、贡献健康指标方面的措施而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发现到这种价值而想要致力于这种CSR(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企业也开始削减CO2排放和购买碳信用。如此一来,即便需要LifeStraw的居民不直接购买,也能通过联合国、企业的协助将商品提供给更多需要的地区。
这种商业模式最耐人寻味的两点在于,一是LifeStraw没有停留在“安全饮用水”这个层面,而是着眼于削减CO2排放上,从而获得了联合国和更多企业的商业关系。二是采买商品的不是使用者而是企业。LifeStraw因为具备确保安全用水和削减CO2排放这两种价值,也成功区分出了使用者与付款者两类人,让这个商业模式得以成型。
其他
工具模板
模式图解
这里会有些重复开头的内容,但为了一些想亲自制作图解的读者,我会再次介绍一下本书主题的“商业模式图解”。商业模式图解是为了解“这项事业与谁(什么)有关”“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而存在的工具。商业模式图解的最大特点就是“3×3”构造,尤其上中下图层都有各自的含义。上方是“使用者(事业的对象是谁)”,中部是“事业本身(事业所不可或缺的主体是什么)”,下方则是“事业所属方(事业的所有方是谁)”。
“3×3”的限制设计理由,是将必要的图解信息进行限制。为了限制信息量就要有意地减少信息,要想减少信息,就要弄清“该事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换言之,在收集3×3的信息过程中,是对该事业的重要部分进行优先顺序的确定,从而做出取舍抉择。这是因为我们每次能够把握的信息是有限的,为了更简单地传达给对方,才会设计成3×3的形式。
因此,商业模式图解是想象着向某个人进行介绍的场景下,与人交流的一种工具。“为了向交易方介绍”“为了向上级或董事介绍”“为了向投资者介绍”“为了向使用我们服务或商品的人进行介绍”,等等,希望能在实际的商业场合,为了让对方更好理解我们的商业模式而使用。另外,限制信息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同样“形式”反映不同的案例。图解变成3×3的“形式”后,只需一次掌握如何看懂图解后,便能轻易了解其他商业模式图解,这就是以“形式”来表现制约,再通过“形式”来促进自然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