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经典呢?

    因为个人是很有限的存在,包括时间和能力,都局限在很小的一部分,然而世界是如此的宏大,难怪连大思想家庄子都曾经感叹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是说以有限的人生去追随无限的知识,那是注定会失败的,这段话让人胆战心惊,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很难不感到泄气,因为照这样的说法,一生中漫长而辛苦的学习,岂不完全是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吗,那么谁还要努力求知呢。

    不过庄子并不是要浇我们冷水,而是要提醒有心学习的人,应该要懂得取舍把握轻重。不要盲目追随潮流,才能确保所得到的至少是有价值的学问,而学问又有什么用呢,对于这个问题,借由红楼梦五十六回薛宝钗所说的:“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了。”

    而学问要从那里来呢?那可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能够得到的。因此我们也必须在茫茫的书海里,找到最佳指引,才不会歧路亡羊,或者流入世俗。而经典,是经过历史严格的检验,乃至淘汰以后,仍然屹立不摇的典范,它和整个民族文化一样的长久,一样的深刻。甚至可以超越国界,成为人类文明的遗产。

    而对于欧丽娟老师而言,经典犹如灵魂的雕刻师,可以给予人格最好的造型,给予人生最宏大的方向,以及最丰富的能量。所谓的取法乎上,一旦有了经典的护持,我们就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让见识,胸襟都作高一层。这样的自我,才会与时俱进,越来越完善。诚如《风沙星辰》这部书里所说的“每个人必须审视自己,教给自己生命的意义。有些东西并非需要发现,而是必须加以铸造。”换句话来说,其实单单与生俱来的天性,未必就是最好的价值,因为那虽然也很重要,却只是很原始,很狭小的一部分而已,也因此,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的打磨提炼,像炼钢一样的陶冶自己,才能够铸造出更好的自我,而必须加以铸造的那些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人格和品性,因为那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根源以及核心。尤其年轻时期,是人格成型和塑造的关键阶段。对于整个人生甚至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更需要经典的帮助,使未来能够看得更深更远。例如,在某些彷徨困惑的时刻,脑海里会跳出某一句经典的教诲,让人茅塞顿开,一切都清晰了起来。就像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洞察到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意思是后人看待今天的我们,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待昔日的古人,你觉得古人保守又落后,其实以后的人也会觉得你不过尔尔,一点也谈不上进步。那我们,又何必对古人,趾高气昂,比手画脚,自以为比他们进步呢,既然过去的叱咤风云对后世的人而言,只不过都是聊天的下酒菜,所谓的浪花淘尽英雄都付诸笑谈中。同样的我们在后人的眼光里,也是无足轻重,那么现在又何必执着在表面上,一时的是非成败而不可自拔呢。一旦领悟到这一点,那么自己最想要做什么,最想要追求什么,最应该追求什么,那就会比较明朗了。又或者,在某个低潮甚至绝望的处境里,回想起某一两句诗句,突然之间就会产生了勇气。好比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或者苏东坡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些都可以让人看到另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而可以挣脱心灵的困境,领略到开阔的自由,然后就有力气走下去。

    而王羲之、王维、苏东坡他们留下来的篇章,不都是经典杰作吗。可见经典并不遥远,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宽度,提升视野的高度,更加深情感与思想的深度。

    这就是年轻人需要度经典的原因。

    老师感叹自己年少时读了不少经典作品,其中就包括唐诗、红楼梦。在这个犹如梦幻泡影的世界里,他们仿佛定锚一般,让我站稳脚跟,视线清晰,真正的感到,不虚此生。感谢那些创造出伟大经典的作家,他们把智慧融入在文字里,贡献给人类无比珍贵的宝藏。即使朝代兴亡,生死无常,都依然是历久弥新,散发出永恒的光亮,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原来人可以这样的活着,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观看,而变得更优雅,更慈悲。而领略了其中之美的读者,也应该薪火相传,把这份宏大的美好,给传递下去,可以说,这也是学者应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