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4月15日,国务院官网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当然,国家在审慎松绑的同时,规定了一系列限制条件,因为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合规,保障患者安全用药,一直是监管的重点。

提交电子处方变成“走过场”?

image.png电子处方本质上是一种医疗服务,基于互联网医疗,有效缓解了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无纸质处方来源的窘境,便捷地满足患者购药需求。

然而,随着处方流转加速,提交电子处方似乎变成了“走过场”。一部分电子处方平台浑水摸鱼,漠视医疗服务的本质,完完全全把电子处方变成了一种技术服务;部分药店依旧我行我素,并不引导顾客到医院问诊,而是利用电子处方平台来自行生成处方,完完全全将互联网医院当成了一个处方工具。

患者网上购药“不需要电子处方”或“虚构电子处方”等情况比比皆是。某平台从业医生坦言:大部分患者承认在线下被确诊为相关病例,所以患者想开什么药,医生就给什么方,这叫“续方”。言下之意,“你”想买“我”就敢卖,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是“你”承认的。

对此,药盟科技总经理林冠汐坦言,这也是比较矛盾的点,线上复诊规定医师不能给患者下诊断结果,患者只能凭借医生的电子处方自行买药,患者“买什么药”,医师“拿什么药”,医师只负责患者拿的药有没有问题。

目前,整个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制度及体系尚需完善,还不能像监管线下医疗服务一样严格监管线上的医疗服务,因此这让不少“平台方”和“使用方”钻了空子。

患者从线上获取处方药有三种场景:一是医患面诊之后由医院将电子处方进行线上流转;二是“问诊”模式,比如平安健康、阿里健康,问诊之后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凭借电子处方可在此平台购药;三是“复诊”模式,患者在拥有医生开具真实处方前提下,线上自行选药,并提交订单,支付完成后再“补方”。

线上“复诊”是最常见的一种场景,目前线上复诊只有图文形式,难以鉴别患者身份。“如果国家统一要求视频复诊,医患线上面对面交流,就能进一步保障真实性。不过用视频复诊,远比图文复诊承担的费用高,药店成本上升,药价也会涨,那么医保控费就下不来,这也是目前非常矛盾的现状。”林冠汐表示。

电子处方这条路“别堵死”

image.png建立处方共享机制是处方流转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有效地给予处方的真实性。处方共享平台连接线下互联网医院、实体医院、医保(含健康险)、药店和患者/居民,实现处方信息统一监管,医生开具的处方以及患者的病例档案可直接在平台上查询,可保证处方不经过多方流转,实现电子处方真实合理。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支持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建立海南电子处方中心。

这一模式意味着处方依旧牢牢控制在了医疗机构的处方系统中,确保了真实性——我国公认来源真实可靠的处方基本只有来自医院的HIS系统。海南电子处方中心成立后,将为患者提供真实有效的电子处方。

福建、湖北、深圳、贵州、山东、重庆等地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监管下的处方流转平台,来确保处方来源的真实可靠和全程可追溯。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电子处方共享平台各主体的参与热情有待提升,重要原因在于政企之间、院企之间仍未有效建立起普适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我国医疗系统与美国PBM系统(药品福利管理)完全不一样,美国患者病历档案、各医院、各医生均是全网联动;而我国医院与医院之间各自存在信息孤岛。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分离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药品收入与医院效益挂钩,药品销售的主要途径还是各类医院,医生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药品回扣,医生乱开药、开贵药现象严重。“不解决医药分开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在前端介入医生处方审核的问题,只会加剧控费方与医院方之间的矛盾,无法真正的流转出去。”林冠汐说。

反观美国,药店的收入主要来自医保支付,药师的收入也主要与医保支付挂钩,医生给患者开药,基于PBM大数据模型分析,判断报销目录里面的哪些处方药,在疗效和性价比上是最优的,患者的诊疗数据会实时回传到PBM机构,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一旦出现药品错用或滥用等情况,会立刻进行弹窗提示,从而实现对住院之外的用药费用支出的管理和控制。

中美医疗体系完全不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以药养医,药品支出占据了总体医疗费用的一半以上,各级政府越来越担忧医保资金穿底的危险,对医保控费工作提出了急迫的要求。

对此,林冠汐建议,处方真正实现流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两大问题:

一、医生薪酬体制要改革,医生下医嘱,从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一张销售单,医生要“卖”西药,患者要“买”单,只有从源头上消灭“利益环节”,才能确保处方从院内流转出去;

二、医院运行要从逐利性向公益性的根本转变,医院每年的经营效益、销售额跟医院院长业绩挂钩,药品销售是医院重要利润来源,处方分流后会影响医院业绩,这本身是个矛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