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 32位系统和64位系统的区别

1.1 区别一

当初设计时的定位不同。64位操作系统的设计定位是:满足机械设计和分析、三维动画、视频剪辑和创作,以及科学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等领域,这些应用领域的共同特点就是需要有大量的系统内存和浮点性能。简单地说,64位操作系统是为高科技人员使用本行业特殊软件的运行平台而设计的。而32位操作系统是为普通用户设计的。

1.2 区别二

安装要求配置不同。64位操作系统只能安装在64位电脑上(CPU必须是64位的),并且只针对64位的软件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32位操作系统即可用安装在32位(32位CPU)电脑上,也可以安装在64位(64位CPU)电脑上,当然,此时32位的操作系统是无法发挥64位硬件性能的。

1.3 区别三

运算速度不同。64位CPU GPRs(Generral-Purpose Registers,通用寄存器)的数据宽度为64位,64位指令集可以运行64位指令,也就是说处理器一次可提取64位数据(只要两个指令,一次提取8个字节的数据),比32位提高了一倍(32位需要四个指令,一次只能提取4个字节的数据),性能会相应提升。

1.4 区别四

寻址能力不同。64位处理器的优势还体现在操作系统对内存的控制上。比如Windows 7 X64 Edition 支持多达128GB的物理内存和16TB的虚拟内存,而64位的CPU和操作系统理论最大只可支持4GB的内存,实际上也就是3.2GB左右的内存,当然32位系统是可以通过扩展来支持大内存的,扩展所采用的是PAE技术。
提示:若要用一句话概括32位与64位系统的区别,那就是64位的系统的CPU运算速度更快,支持更大的内存使用,可以发挥更大更好的硬件性能,提示业务工作效率。

2. 如何区分已安装的系统是32位还是64位

命令 结果 说明
Uname -m x86_64 x86_64(代表64位)
Uname -r 2.6.32-642.el6.x86_64 查看内核版本信息

3. Linux分区知识及企业场景分区多种方案

3.1 分区类型

一块硬盘: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的数量<=4,其中一个主分区可以用一个扩展分区替代,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在上面创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可有多个。
主分区+扩展分区 编号只能1-4,逻辑分区的编号只能从5开始。

3.2 方案1 常规分区

常规分区:数据不是特别重要的业务(集群的某个节点)

/boot 引导分区 200M 主分区
Swap 交换分区 内存的1.5倍,内存大于8G,就给8-16G
/ Linux所有目录的顶点 剩余所有空间

3.3 方案2 数据重要

数据重要(数据库、存储服务器)

/boot 引导分区 200M 主分区
Swap 交换分区 内存的1.5倍,内存大于8G,就给8-16G
/ Linux所有目录的顶点 100-200G
/data 所有,存放数据

3.4 方案3 特大网站

特大网站,门户(产品线特别多(如淘宝,京东),需求)

/boot 引导分区 200M 主分区
Swap 交换分区 内存的1.5倍,内存大于8G,就给8-16G
/ Linux所有目录的顶点 100-200G
剩余空间不分配 哪个部门领到了服务器,根据需求在进行分区

TIPS:
文件系统就是管理、以及组织磁盘上数据的一种方式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