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源: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粥左罗
《有效提升你的职场写作能力》戴愫
《高效写作: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刘主编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Spenser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左》高杉尚孝

一、心态准备

1.1 马上行动

万事开头难,要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全情投入,同时保持专注
不能想清楚了再写,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根本就没法想
千万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开始写,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1.2 接受现实

你要从心底接受自己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
要知道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

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

1.3 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

  • 不能想清楚了再写,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根本就没法想清
  • 高效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是“推进思维”,不要站在原地,要一直往前“拱”。写作不一定是要从第一句写到最后一句,我的写作习惯是,我开始写作后,哪个点推进得更快,我就先搞定它。比如,我列出提纲,觉得第三部分容易写,我先写第三部分;我突然想到了如何写开头,我就马上去写开头;如果写第二部分时遇到困难,我就会停下,看看是否可以先写其他部分。写内容写不动了,我会继续推进其他版块,如改改标题、找找配图、想想小标题等。不要停下来发呆,要一直往前推进,这样会极大提高你的写作效率。
  • 明确截止日期,快速完成初稿,即时消化创意

    1.4 选择公开写作

    公开写作则会给你的写作增加很多维度的外部压力,你会想如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如何传递更多价值,让别人读完有所收获;如何让更多人看到;如何让别人读得下去;如何排版让大家看得更舒服;如何让更多人喜欢……没有反馈也是一种反馈,这说明在你能触达的人群里,你没有打动任何人,这种反馈可以让你反思、进步。

    1.5 强心脏

    心理学角度看,别人看到你写得好时,可能会挑毛病;而别人看到你写得差时,通常会鼓励你。有些人很奇怪,只有当你优秀到会损害他的优越感时,他才会“攻击”你。

    二、正确的写作观

  • 文字沟通的目的是让别人接受到我的意思,只要对方最后懂了,目的就达到了

  • 写作不是堆积素材,而是要把资料、内容、搜集的素材按一定的方法联系起来,为特定的中心服务,这种方法就叫叙事方法
  • 作者需要一种服务的姿态,而非说教的姿态,你要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诚,不能端着,更不能装,否则读者不会喜欢你。创作者不能俯视读者,不能谄媚读者,应该真诚地与读者说话。
  • 本质上说,写作是一项思维的刻意训练。写作能力就是思维能力,一个写作能力强的人,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都不会差。
  • 要建立用户思维,明确是写给谁看的,满足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适应读者的阅读场景。


三、平日积累

3.1 输入

3.1.1 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

  • 边读边思考甚至做笔记
  • 要聚焦阅读,进行主题式阅读
  • 好内容反反复复读
  • 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心态
  • 阅读过程中,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3.1.2 感受和体会

万事万物皆可成为思考、写作的对象,你要学会发现平淡日子里的刺,刺就是那些搅动你情绪的东西,那些让你触动的,让你感动的,让你惊讶的,让你欣喜的,让你愤怒的,让你反思的,让你困惑的,都是刺,都是你写作的源泉。

3.2 小输出

3.2.1高频写,持续写

写作是一门手艺,手艺最重要的是手感,手感的产生和保持源于持续地做。我不建议你一天动不动就写五千、一万字,我的建议是:可以写得短些,比如一两百字,但最好每天写一点
小分享不用长,100~300字即可,甚至可以用不是很通顺的句子,只要你把你当时那一瞬间脑子里爆发的东西记录下来,之后再看时能看明白就行。

四、写作类型与基调

4.1 职场干货文

  • 需要对所在领域的某个主题做有深度的分析,展示你的专业功底和行业洞察力。
  • 总的原则是保持理性、冷静,注重逻辑,克制情绪,因为职场是讲道理,而不是谈感情的地方。
  • 既然是专业文章,就一定要有饱腹感,也就是用户看完后明确知道收获了什么。让读者真正觉得有所得。
  • 干货类文章的目的是阐述专业知识,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因此,一定要有明确的利益点,想清楚这篇文章对读者在哪个点上有帮助,然后围绕这一点具体展开论述。
  • 一篇优秀的干货文,深度、角度、广度、速度至少取一头。
  • 开头的文风匹配行业文风,结论先行或者问题先行都行。
  • 写干货文要做到深入浅出,一方面,要深入,深入到超越其他同行。方法是层层递进,多问几个问题,分析更加深入。另一个方面,要浅出,简洁干练,不要故作高深,文章一定要写透,简洁干练,不要故作高深。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


4.2 工作总结

  • 写的是成绩,呈现的是潜力,基调是有深度
  • 从工作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总结,不是回顾,而是行动指南
  • 将工作成果写出意义,会提供难得的一线经验,不同的视角
  • 罗列贡献后,找出问题(如何解决)和机遇(如何抓住)


4.3 进展汇报

  • 写的是进展,呈现的是认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基调是不讨教
  • 哪怕是领导没要求写进展汇报,也要养成定期汇报的习惯
  • 汇报内容:重要发现、关键结论、阶段性成果


4.4 调查报告

  • 写的是调查结果,呈现的是求实的态度,基调是实事求是
  • 正确措辞:资料显示,数字表明
  • 错误措辞:我认为、我估计


4.5 请示

  • 写的是提问,呈现的是主动的思考方式,基调是有主见
  • 让他做选择题的时候,也需要提供最佳选项


4.6 计划

  • 写的是阶段任务,呈现的是责任感,基调是可交付
  • 从写行为改为可交付的结果:选择外部供应商➡️确定外部供应商
  • 最好的项目计划书,是按照OKR目标管理工具来写的

五、确定选题

5.1 如何下手选题

1⃣️问自己:我对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什么话要讲?
2⃣️选一个领域去写作
要选自己喜欢的领域:人们都没法拒绝自己真实的快乐。你会情不自禁地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在其中投入一万个小时。你不厌其烦去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天分所在。它能给你带来持续的满足感,你可以一直为它投时间,时间久了,你就会做得比别人好。
对这个领域深入了解:广泛、大量、有深度地阅读这个领域的好文章,半年之后,我对这个领域以及这个领域的目标读者都有了足够的理解,所以我能找到很受欢迎的主题。
一开始你可以多尝试,但在多方尝试之后,你一定要固定下来,在一个领域持续地写。
3⃣️输入以触发思考
“我每天都要写点优质思考内容进行分享,但我也经常会有想不到写什么的状况,这时候我会怎么做?马上从书架上找本书翻开读,不超过10分钟,我就知道写什么了,知识和思考都是会发生碰撞的,我读书是为了让我脑子里的东西发生碰撞。”

5.2 好的选题

想要创造价值,就要提供新知。
多维度的新知包括新知识、新认知、新方法、新材料、新故事、新视角、新形式、新联系、新组合

5.3 爆款选题

爆款选题的第一大底层逻辑就是选择潜在阅读人数足够多的话题。

六、拟定标题

6.1 利用超级符号

“《》”也是个超级符号,当我们的眼睛扫到这个符号时,我们就条件反射般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题目,这就是书名号的魅力。

6.2 激发好奇心

激发好奇心是拟标题最常用、最好用的一种技巧,只要你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他不点开看看就难受。

6.3 激发认同感

如果你的标题能替读者说出他最想说的心里话、表达出他最想表达的观点、展示出他最想展示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激发他的认同感。

6.4 激发危机感

内容行业也是这样的,有些能让读者联想到自身危机的内容更容易出爆款。

6.5 展示回报值/价值

你要把价值点概括一下,放进标题,让读者读这个标题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预期,就能了解点进来能得到的东西。提炼出价值后,你要学会包装,让这个价值显得更有价值。

6.6 展示新闻点

七、搜集素材

7.1 素材的要求

优质、准确、恰当、新鲜、有料、精彩的素材,是快速提升文章精彩程度的捷径。

7.2 首先向内求素材

应该先向内求,也就是求助于个体经验,先思考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没有合适的素材或者思考过类似的主题。用这类素材写出来的内容更加真实、生动,而且因为你熟悉,所以更好驾驭。

7.3 再向外部求素材

先定个主题,列出跟主题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关键词,然后一顿狂搜,跟农民工搬砖似的,没什么捷径。
注意多渠道搜索:如果你的搜索渠道太受局限,即便你再有耐心、关键词再多也不行

八、形成框架

8.1 形成框架的写作思维/方法

8.1.1 向下想3层

挖出信息话语言,展示思考深度

  • 先抛出假设,也就是金字塔塔尖
  • 接着,解释背后的原因


8.1.2 要话先说

要话先说:让塔尖呼应公司、行业风向标

  • 文章必须有明确的塔尖,用广泛的视角寻找工作的对和意义
  • 为了寻找到终极主题,在思考时,多问so what


8.1.3 分组归纳

分组归纳:归纳出最小的容器

  • 下面是我们公司要设立的三个目标➡️下面是我们公司要设立的三个组织变革目标
  • 今年我们部门这两个问题愈发凸显➡️今年我们部门这两个资源流失问题愈发凸显


8.14 MECE 不重不漏

MECE 不重不漏

  • 二分法、过程法、要素法、矩阵法、公式法、前人智慧
  • 为了让读者看到你的MECE,文章永远可以有最后一部分,叫“其他”


8.15 A4纸整理法

A4纸整理法

  • 围绕具体某件事,把知道的信息写在左边,不知道的信息写在右边
  • 逐条分析,找到自己最不了解的地方,继而用5W1H的方式对此提问
  • 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以及How(怎么做)

8.2 前人总结的优秀框架

  • (1)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2)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3)这个概念通常被如何误解?(4)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5)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6)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7)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8)这个概念与哪些其他重要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 (1)场景化写作,引出一个痛点话题。(2)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观点。(3)正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4)反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5)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价值。(6)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呼吁大家去做。


  •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8)关联——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


  • 冲突、行动、结局


  • 起、承、转、合


  • 目标、阻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 SCQOR:situation设定状况、complication发现问题、question设定课题、obstacle克服障碍、resolution解决收尾


  • 读者想知道什么?通过不停追问获得
    • 你要做什么?➡️项目愿景:要解决什么样的大事,需要高度精炼
    • 你为什么做?➡️市场痛点:这件事为什么值得做
    • 你怎么做?➡️解决方案:论证我们做的这个事业真正解决了这个痛点
    • 我为什么要投?➡️市场潜力:市场规模、用户画像、竞品分析
    • 我为什么要投你?➡️独特优势:行业经验、核心技术、牛人团队
    • 你以后怎么安排做?➡️发展规划
    • 你缺多少钱?➡️财务分析

九、写小标题

  • 搭建文章框架时,直接把核心论点整理成小标题
  • 根据整篇文章和每一部分的素材,修改完善小标题
  •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长度的建议,我建议两个小标题之间不超过2屏,大概就是正常手握的手机,然后拇指滑动屏幕,用户每滑动三四下就会看到下一个小标题,尽量不要超过5下,如果图片特别多的话另说。
  • 把小标题全部摘出来按顺序放在那里,从上往下读一遍就可以知道有没有逻辑,如果没有,继续优化。

十、写开头

10.1 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如果你能在开头想办法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探索欲,他就一定会往下看文章以寻求答案、解答疑惑。

10.2 克制表达

表达克制,切忌冗长。永远不要去挑战读者的耐心,表达切忌拖沓。相信我,如果读者看了前三段,或者看了手机屏幕的前两屏,还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你这篇文章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

10.3 SCQA / ASC

1⃣️用SCQA的故事逻辑写序言:制造出读者继续阅读的渴望

  • Situation 情景:挑读者最认同的事实和现象来写
  • Conflict 冲突:发现了一个问题,隐患/机遇(起、伏即冲突)
    • 《麦克西不外流的简报格式与说服技巧》
      1. - 恢复原状:不利情况已经凸显,比如销量锐减
      2. - 预防隐患:新客户继续增加下去会导致系统瘫痪(比追求理想好使)
      3. - 追求理想:理想和显示有差距,实现理想便是弥补了差距
    • “反义词”讨论,制造冲突
      1. - 推翻或补充读者已有认知
      2. - 公司是Challenge文化,就找反义词套路,推翻读者已有认知
      3. - 公司是Believe文化,补充套路,提供给读者被忽略的视角
  • Question 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不写】
  • Answer 回答:也就是金字塔的塔尖

2⃣️开门见山ASC:如果话题关注度高/读者CEO,结论先行很重要

10.4 个人积累

个人见解:解决什么问题、适合谁看、用时多长、解决方案(知识晶体)

十一、写正文内容

11.1 信息量

详细看13.1

11.2 信息密度

详细看13.2

11.3 深度

  • 不能高冷,不能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 不能低俗,不能仅迎合人们的欲望


11.4 内在逻辑

  • 找到内容之间的联系
  • 结论先行
  • 减少逻辑干扰,合理删减信息


11.5 双向沟通的态度

  • 以分享的口味,不是以说教的姿态
  • 想象屏幕对面有人,我在跟他讲话
  • 调动读者思考,时不时提问一下

11.6 用词

  • 准确
    • 不断问自己,我这样写,读者好理解吗?是不是应该多写点背景信息?是否还有一些不够普适的行业用于?是否太学术?
  • 生动
  • 字浅意深
  • 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动词。


11.7 金句

回环,在语法上,是指将两个字词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言语片段紧密相连,可以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意趣,还可以构建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11.8 文章的语言质感

a.用数字、事实、细节来呈现信息化语言,不要用形容词糊弄人

  • 描述性语言:我下周一去你们公司拜访一下好吗?我们的面谈将会高效且富有成果
  • 信息化语言:我下周一去你们公司拜访一下好吗?大概占用您15分钟,会谈3个话题…
  • 数字:降低读者的信息成本

  • b.用类比法和诠释法明确抽象概念

  • 类比:权威性之余提高可读性

    • 在任何情况下面对客户,我们都应该机敏但不过于紧张,处于坐过山车和旋转木马的中间状态
    • 赤字会在经济血流中扩散微弱而又具有毁灭性的毒素
  • 诠释:对于文章里的关键词,用你的理解把它展开写
    • 我们需要情商高的候选人➡️我们需要候选人与他人达成共赢局面的能力
  • 对于有文化的读者,读到清脆的句子、吸引人的隐喻、俏皮的旁白、优雅的转折,可谓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c.向前挖原因,展示逻辑

  • 不需要科学推导和论证,只需在句子表述中,建立和展示简单的因果关系,即可让读者满意

    d.向后给指南,不写鸡汤

  • 务实的建议,可执行的计划

    11.9 文章的语言温度

    a.避免负面词汇,只写“可以做、应该做”,不写“不可做、没做到”

  • 错误:我不是骗子、我没有和那个女人发生性关系、我们这周做不了决定得等下周一

  • 正确:我一直捍卫着美国的司法公正、我始终如一地对家庭忠贞、我们下周一会做出决定


b.构建三明治,应对尴尬和负面(传递坏消息)

  • 好话➡️坏消息➡️开发性结局


c.用“润滑剂”语句:对读者表示充分认可的句子

  • 文章中的正面语气需要比口头沟通更夸张,以保证读者能够解读得出来
  • “管理层当初的判断没有错,只是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


十二、写结尾

最后一击是什么?于是来到了文章最后的结尾部分,我是这么写的: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经典台词吗?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总有些人,他们一辈子注定要活到极限,一辈子都想触碰自己能力的边界。对于他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为自己活,哪有后悔的时间。在这个结尾,我要给出让读者转发的理由。
“欢迎读者评论区留言讨论”
附上公众号二维码、个人微信号。

十三、修改迭代

当你完成当天的写作时长,我建议关闭文档,过几小时甚至一两天后再看
利用缩句的方法,让语病现身
“让读者听起来顺耳,念起来上口”,出声朗读文章,感到不对劲的地方反复阅读

13.1 加法写作,提高信息总量

不该省略的,要补上,一是可以提高文章的信息总量,二是可以使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好。不该省略的地方你省略了,读者读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团一团的疑问,阅读流畅度不够,读者就容易失去耐心,甚至直接停止阅读文章。
同样写一个观点,你能从五个维度去论证,别人只能写出三个;同样一件事情,你能从五个角度去解释,别人只能解释三个角度,那你的文章就赢了。谁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维度,谁的文章信息量就更大。 增加论点维度是加法写作时提高信息总量的绝佳手段。

13.2 减法写作,提高价值密度

减法写作,先减大,再减小。减大是从文章整体入手,减小是从词句细微处入手。所以减法写作的第一步是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每一个累赘的东西,都会减弱整体的逻辑、流畅感、价值密度,也容易让读者“出戏”。总之,我们用多个案例论证同一个观点时,几个案例的维度一定要不同,这样更有说服力,重复说并没有使信息量增加。

减掉不必要的代称,减掉不必要的因果词,多删一点 的、是、了等累赘词。

你要重点改掉这几种语法结构

  • 一是过长的从句
  • 二是多层的逻辑,比如双重否定
  • 三是连锁的形容词

减无可减

  • 把注水文字压缩掉:大概、一般来说、话说回来
  • 没必要反复提醒读者这是我的观点:在我看来、我认为、我相信
  • 把意思重复的句子压缩掉:相信读者是聪明人


13.3 审视流程

  • 框架
    • 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细节,也就是先修改重要、核心的东西。因此,修改文章,就是在明确核心立意的基础上,从框架着手。框架如果出现了问题,后续的修改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 开头
    • 是否能引向文章的核心立意,有没有吸引力,是不是大部分读者感兴趣的。


  • 结尾
    • 有没有扣题,能不能制造共鸣、引发话题等,以及最核心的——能不能刺激读者主动分享文章。


  • 小标题
    • 看小标题和核心主题的关联性,看每个小标题是否服务于主题,这是检验小标题是否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 判断小标题是否简洁有力,是否足够吸引眼球。你可以把小标题单独拿出来,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每个小标题给读者的感觉。
    • 调整小标题之间的逻辑顺序,看是否存在逻辑混乱、不流畅之处。你可以把所有小标题从上至下读一遍,这样就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 打磨情绪
    • 文字可以传递情绪力量,具有感染人心的作用。具体技巧就是换位思考。你想象自己是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会代入什么样的场景,然后以终为始,倒推文字怎样表达才能更打动人心。

十四、排版

  • 对于小标题、开头、结尾、重点词句、重点图片、重点视频等,我们都要想办法让它们更突出。
  • 正文用黑色,注释性的文字用灰色,再加一个固定的亮色,这样不仅看起来舒服,也有利于文章的整体风格统一。
  • 不超过5行字为一段会有比较好的阅读体验,三四行一段是比较舒服的,一段文字最好不要超过8行。一般手机屏幕显示的行数大概是20行,加上留白的空间,一般控制在一屏显示3~4个段落比较合适。


  • 突出重点
    • 需要重点突出的可以用特殊的排版格式单独列出,比如加底色、边框。
    • 标黑标粗,字号加大。
    • 标注特殊颜色,一般用品牌色。
    • 用引导语引出需要重点展示的内容,告诉读者“重点来了”。


  • 留白
    • 段与段之间一定要空一行
    • ·段首不要留白,即不空格
    • ·小标题上下要留白,而且要注意,小标题下面的留白要小于小标题上面的留白,这样做是考虑到整体性原则,小标题跟下面的内容是一个整体
    • 文字注释和被注释的对象之间不要留白,这也是考虑到整体性原则,比如,图片、视频、表格和文字注释之间不要留白
    • 数字、英文单词、字母前后要空格留白。


  • 凡是能分段,就分
    • 思考以段落为单位,但也不要一句话一段
  • 凡是能做小标题,就做
    • 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防止读者思维脱轨
    • 保持小标题结构平行
      • 最好都使用动宾结构
  • 凡是能列清单图表的,就列


十五、传播

  • 一天中两个最热门的分享时段:上午10~12点,晚上8~10点。
  • 比较好的平台是:公众号、今日头条、知乎、简书。
  • 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供你持续写作的平台。公众号、简书、知乎、头条、朋友圈、社群等平台都可以。
  • 维护好转发动力强的种子用户

    十六、数据分析

  • 阅读总量跟你的选题、标题质量直接相关。因此,标题和选题是影响传播的关键点。你的选题、标题好,打开率就很高,相应的阅读量就不会差;选题差、标题不好,用户的点击欲望就会瞬间下降,相应的阅读量也一般不会好。

  • 阅读量低、分享人数低说明:选题、标题差,写得也不好。即喜欢看的用户不多,看完愿意分享的用户也不多。
  • 阅读量低、分享人数高说明:标题差,但写得好。标题不好,点开率低,但是看过的都说好,都愿意分享,所以分享人数很多。但因为标题差,分享也没带来多少增量,所以阅读量还是不高。
  • 阅读量高、分享人数低说明:标题好,但写得不好。这个就是标题起太好了,用户一看就想点,但看完文章觉得很不好,肯定不想转发。
  • 阅读量高、分享人数高说明:标题好、写得好。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谁都没有辜负谁
  • 没有反馈也是一种反馈,这说明在你能触达的人群里,你没有打动任何人,这种反馈可以让你反思、进步。
  • 阅读数低说明你的主题不是大家关心的,点赞数少说明你的表达没能赢得多数人的认可,评论数少说明你没有想办法调动读者的参与感。有时候你以为写清楚了,但读者的质疑能让你发现不足并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