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模块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我们只剩下 3 个模式还没有学习,它们分别是: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中介模式。这 3 个模式使用频率低、理解难度大,只在非常特定的应用场景下才会用到,所以,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你只需要稍微了解,见了能认识就可以了。
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命令模式。在学习这个模式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的最大的疑惑是,感觉命令模式没啥用,是一种过度设计,有更加简单的设计思路可以替代。所以,我今天讲解的重点是这个模式的设计意图,带你搞清楚到底什么情况下才真正需要使用它。
话不多说,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命令模式的原理解读

命令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Command Design Pattern。

在 GoF 的《设计模式》一书中,它是这么定义的:The command pattern encapsulates a request as an object, thereby letting us parameterize other objects with different requests, queue or log requests, and support undoable operations.

翻译成中文就是下面这样。为了帮助你理解,我对这个翻译稍微做了补充和解释,也一起放在了下面的括号中。
命令模式将请求(命令)封装为一个对象,这样可以使用不同的请求参数化其他对象(将不同请求依赖注入到其他对象),并且能够支持请求(命令)的排队执行、记录日志、撤销等(附加控制)功能。
对于 GoF 给出的定义,我这里再进一步解读一下。
落实到编码实现,命令模式用的最核心的实现手段,是将函数封装成对象。我们知道,C 语言支持函数指针,我们可以把函数当作变量传递来传递去。但是,在大部分编程语言中,函数没法儿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也没法儿赋值给变量。借助命令模式,我们可以将函数封装成对象。具体来说就是,设计一个包含这个函数的类,实例化一个对象传来传去,这样就可以实现把函数像对象一样使用。从实现的角度来说,它类似我们之前讲过的回调。
当我们把函数封装成对象之后,对象就可以存储下来,方便控制执行。所以,命令模式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场景,是用来控制命令的执行,比如,异步、延迟、排队执行命令、撤销重做命令、存储命令、给命令记录日志等等,这才是命令模式能发挥独一无二作用的地方。

命令模式的实战讲解

上面的讲解比较偏理论,比较不好理解,我这里再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类似《天天酷跑》或者《QQ 卡丁车》这样的手游。这种游戏本身的复杂度集中在客户端。后端基本上只负责数据(比如积分、生命值、装备)的更新和查询,所以,后端逻辑相对于客户端来说,要简单很多。
考虑到你可能对游戏开发不熟悉,我这里稍微交代一些背景知识。
为了提高性能,我们会把游戏中玩家的信息保存在内存中。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只更新内存中的数据,游戏结束之后,再将内存中的数据存档,也就是持久化到数据库中。为了降低实现的难度,一般来说,同一个游戏场景里的玩家,会被分配到同一台服务上。这样,一个玩家拉取同一个游戏场景中的其他玩家的信息,就不需要跨服务器去查找了,实现起来就简单了很多。
一般来说,游戏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是比较频繁的,所以,为了节省网络连接建立的开销,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一般采用长连接的方式来通信。通信的格式有多种,比如 Protocol Buffer、JSON、XML,甚至可以自定义格式。不管是什么格式,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一般都包括两部分内容:指令和数据。其中,指令我们也可以叫作事件,数据是执行这个指令所需的数据。
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之后,会解析出指令和数据,并且根据指令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处理逻辑。对于这样的一个业务场景,一般有两种架构实现思路。
常用的一种实现思路是利用多线程。一个线程接收请求,接收到请求之后,启动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请求。具体点讲,一般是通过一个主线程来接收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每当接收到一个请求之后,就从一个专门用来处理请求的线程池中,捞出一个空闲线程来处理。
另一种实现思路是在一个线程内轮询接收请求和处理请求。这种处理方式不太常见。尽管它无法利用多线程多核处理的优势,但是对于 IO 密集型的业务来说,它避免了多线程不停切换对性能的损耗,并且克服了多线程编程 Bug 比较难调试的缺点,也算是手游后端服务器开发中比较常见的架构模式了。
我们接下来就重点讲一下第二种实现方式。
整个手游后端服务器轮询获取客户端发来的请求,获取到请求之后,借助命令模式,把请求包含的数据和处理逻辑封装为命令对象,并存储在内存队列中。然后,再从队列中取出一定数量的命令来执行。执行完成之后,再重新开始新的一轮轮询。具体的示例代码如下所示,你可以结合着一块看下。

  1. public interface Command {
  2. void execute();
  3. }
  4. public class GotDiamondCommand implements Command {
  5. // 省略成员变量
  6. public GotDiamondCommand(/*数据*/) {
  7. //...
  8. }
  9. @Override
  10. public void execute() {
  11. // 执行相应的逻辑
  12. }
  13. }
  14. //GotStartCommand/HitObstacleCommand/ArchiveCommand类省略
  15. public class GameApplication {
  16.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HANDLED_REQ_COUNT_PER_LOOP = 100;
  17. private Queue<Command> queue = new LinkedList<>();
  18. public void mainloop() {
  19. while (true) {
  20. List<Request> requests = new ArrayList<>();
  21. //省略从epoll或者select中获取数据,并封装成Request的逻辑,
  22. //注意设置超时时间,如果很长时间没有接收到请求,就继续下面的逻辑处理。
  23. for (Request request : requests) {
  24. Event event = request.getEvent();
  25. Command command = null;
  26. if (event.equals(Event.GOT_DIAMOND)) {
  27. command = new GotDiamondCommand(/*数据*/);
  28. } else if (event.equals(Event.GOT_STAR)) {
  29. command = new GotStartCommand(/*数据*/);
  30. } else if (event.equals(Event.HIT_OBSTACLE)) {
  31. command = new HitObstacleCommand(/*数据*/);
  32. } else if (event.equals(Event.ARCHIVE)) {
  33. command = new ArchiveCommand(/*数据*/);
  34. } // ...一堆else if...
  35. queue.add(command);
  36. }
  37. int handledCount = 0;
  38. while (handledCount < MAX_HANDLED_REQ_COUNT_PER_LOOP) {
  39. if (queue.isEmpty()) {
  40. break;
  41. }
  42. Command command = queue.poll();
  43. command.execute();
  44. }
  45. }
  46. }
  47. }

命令模式 VS 策略模式

看了刚才的讲解,你可能会觉得,命令模式跟策略模式、工厂模式非常相似啊,那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不仅如此,在留言区中我还看到有不止一个同学反映,感觉学过的很多模式都很相似。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之前简单提到过,可能没有作为重点来说,有些同学印象不是很深刻,这里我就再跟你讲一讲。
实际上,每个设计模式都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应用场景,即这个模式可以解决哪类问题;第二部分是解决方案,即这个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的代码实现。不过,代码实现并不是模式必须包含的。如果你单纯地只关注解决方案这一部分,甚至只关注代码实现,就会产生大部分模式看起来都很相似的错觉。
实际上,设计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设计意图,也就是应用场景。单纯地看设计思路或者代码实现,有些模式确实很相似,比如策略模式和工厂模式。
之前讲策略模式的时候,我们有讲到,策略模式包含策略的定义、创建和使用三部分,从代码结构上来,它非常像工厂模式。它们的区别在于,策略模式侧重“策略”或“算法”这个特定的应用场景,用来解决根据运行时状态从一组策略中选择不同策略的问题,而工厂模式侧重封装对象的创建过程,这里的对象没有任何业务场景的限定,可以是策略,但也可以是其他东西。从设计意图上来,这两个模式完全是两回事儿。
有了刚刚的铺垫,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命令模式跟策略模式的区别。你可能会觉得,命令的执行逻辑也可以看作策略,那它是不是就是策略模式了呢?实际上,这两者有一点细微的区别。
在策略模式中,不同的策略具有相同的目的、不同的实现、互相之间可以替换。比如,BubbleSort、SelectionSort 都是为了实现排序的,只不过一个是用冒泡排序算法来实现的,另一个是用选择排序算法来实现的。而在命令模式中,不同的命令具有不同的目的,对应不同的处理逻辑,并且互相之间不可替换。

重点回顾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就讲完了。我们一块来总结回顾一下,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命令模式在平时工作中并不常用,你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今天,我重点讲解了它的设计意图,也就是能解决什么问题。
落实到编码实现,命令模式用到最核心的实现手段,就是将函数封装成对象。我们知道,在大部分编程语言中,函数是没法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的,也没法赋值给变量。借助命令模式,我们将函数封装成对象,这样就可以实现把函数像对象一样使用。
命令模式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场景,是用来控制命令的执行,比如,异步、延迟、排队执行命令、撤销重做命令、存储命令、给命令记录日志等等,这才是命令模式能发挥独一无二作用的地方。

课堂讨论

从我们已经学过的这些设计模式中,找两个代码实现或者设计思路很相似的模式,说一说它们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