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一个问题,三天没有想出答案的话,那么三个月也想不出来,因此要么三天内找到解决方法,要么放弃,去寻找新的路径,而不是耗在那里。

孙子兵法说到,行军打仗应该要“其徐如林,其疾如风”。做产品也是这样,要么没有想清楚,那不如什么都不做。如果要做,就要非常快速的迭代。 — 微信公开课 《张小龙:微信十年的产品思考》

上面是张小龙在微信十年的产品思考公开课中,讲到的两段话。上面讲到的点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现在觉得他说得很对。

如果一个问题,三天没有想出答案,那么我以前的做法是会一直放在心上,坚持找到解决方法为止,虽然时间久了也会放弃,但那是很久以后了。

张小龙的演讲,引发了我一下思考,在一个问题上耗多久是?什么时候放弃?什么场景下又去寻找新路径呢?

给自己三天时间去寻找答案,如果三天内定义出自己的答案,就抄张龙作业。那么我在一个问题上最多号三天时间全力去想答案。

我自己在带领团队去做事情时,对时间的敏感度太低,在大部分的时候都不追求快,而是想慢工出细活,反而导致耗费很久时间,结果也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是我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只考虑慢,而不明白有的时候需要快。

给自己定一条原则,在自己已经把一件事情想清楚的情况下,要快速行动。没有想清楚,那么就不做。

自己再总结一下

快与慢的平衡

  1. 在思考一个问题答案时,给自己定一个确定的期限(三天),到时间要么放弃,要么另谋路径。不要让一个问题长时间占用自己时间。
  2. 孙子兵法说到,行军打仗应该要“其徐如林,其疾如风”。团队做事情也是要这样,没想清楚就不做,想清楚了就要快速实践(使用循环的思想去快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