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理解了“简单”和”复杂“

曾经有人在我身上贴了一个”简单“的标签,我原也自以为自己是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野心和心机,想法也比较单纯,很少会去想象世界的坏。
然而“简单”并不是一个好的品质,简单的同时,也代表了自体的虚弱。

越简单,越复杂

简单的我会被复杂的人吸引,也会比较喜欢复杂并聪明的人。这样的选择非常常见,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很难抗拒的选择,对于简单且自体虚弱的人来说,是走上复杂并增强自体的一条常规之路。因为世界是相反的,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在某一方面活得分数太高的人,其实是活在偏执分裂的状态里。意识上,他在极致的A这一端,而潜意识中,他有极致的-A,只是他将-A压抑得太深,甚至自己都完全不能将其展现在生活中,就好像他已经彻底把这一部分给切割掉了。这个时候,他就要通过靠近意识层面就处于-A的人,通过与他们建立关系,学习与人性的这一部分相处。

自己的潜意识要通过这个人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就有机会看到自己内心的这一部分,必须整合这一部分,人性才算完整。所以,最不考虑利益的人,会被最会考虑利益的人吸引;最忠诚的人,会被最容易背叛的人吸引;最没有欲望的人,会被欲望满满的人吸引;最感性的人,会被最理性的人吸引等等。

追求人性完整的力量,要远胜过追求幸福快乐的动力。

为什么有的人简单?

有的人看起来简单,是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的“坏”切割投射出去,反而是内化了,进而攻击自己,最终导致了自体的虚弱。
简单是一种强大的自我防御,根本是为了给自己一种很好的感觉,认为自己是有道德的人,是对的,是好的,以此回避掉自体虚弱所带来的糟糕感觉。

然而活在必然复杂的社会中,人不能简单地活着。简单地活着,骨子里是一种顺从,不敢活得复杂而强大。
适当地展开自己的竞争欲,能够保护自己。很多人不敢展开自己的竞争欲,是因为很多父母在逼迫孩子放弃自己的选择和意志。逼迫与顺从,是各种中国式关系中的一对核心矛盾。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如果在生命最开始,就被教导顺从,那这可以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压制孩子,给孩子“世界准备好接纳你的本能喷涌而出”的感觉,作为成年人的自己一样需要这种感觉。

如何区分幼稚、单纯、世故、成熟?

内在人性幼稚,同时对外在规则无知,这是幼稚;
内在人性成熟,同时对外在规则无知,这是单纯;
内在人性幼稚,同时掌握了外在规则,这是世故;
内在人性成熟,同时掌握了外在规则,这是成熟。

如何由简单到复杂?

迈入复杂世界,即从想象世界进入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有疗愈性的,个人都需要把自体的生命力,展现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只有这样,生命力才会被驯服。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进入现实世界,真实地呈现自己并与各种存在去碰撞,这虽然会显得非常复杂,但却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

有的人会同时与很多位异性同时拉扯甚至交往,一方面是因为自体瓦解,渴望构建亲密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无法从粘稠的过渡世界,进入到现实世界。

继续停留在过渡世界会让你越活越简单,越活越封闭;进入现实世界会让你越活越复杂,意味着开放和宽广。

进入复杂,必须有这样一个开始,一个自体虚弱的人感知到外界的重要客体是基本善意的,他传递的信息是来增强而不是破坏自己的自体的。在这种感知下才能敞开自己,吸纳重要客体的信息。
进入复杂,最重要的是形成内聚性自我。内聚性自我,最初也是在关系中形成,而且它必须建立在“我是好的”这种感觉上。

人是自恋的。当“我”感知到“你”是善意的,我才愿意低头,承认我可能不如你,而放下自恋,去依恋;相反,当“我”感知到“它”是恶意的,我就不愿意低头,如果“它”逼迫我必须顺从,那我就会关闭自己。

然而,什么时候是善意的“你”,什么时候是敌意的“它”,这取决于客体是如何对待“我”的。如果愿意滋养我、容纳我,我会感知到善意;如果是在利用我、剥削我,我就会感知为恶意。

强与弱,善与恶

自我和关系都有两个维度,强弱和善恶。强弱是指关系中谁强谁弱,善恶是指关系中爱多,还是恨多。

有的人在面对比自己弱的人,会表现出好的一面,而面对比自己强的人,会变得保守且防御,甚至带有敌意。

每个人都想带着主体感展开自己的生命,因此会生出强烈的竞争欲,想用各种方式增强自己,并想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一较高下,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心理需求,如果你没有看到自己的这份需求,或者容易忽视周围人的这份需求,那时你需要提醒自己,你忽略了人性中的一大需求。那些看到孩子或下属听话就很开心的父母或各种权威,以及真的听话顺从到骨髓里的人,他们都忽略了这个基本人性。

但是人性太复杂,一个人很容易被两种感觉折磨:当自体虚弱时,你容易感觉到羞耻,当自体强大后,你又容易感觉到罪疚。而解决这个冲突的是情感,也就是善恶。

强弱只是生命的一个维度,除了这个维度,善恶维度也无比重要,特别是当你能充分活在爱与连接中时,羞耻感和罪疚感都得到了化解。

强弱和善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两个维度和自我与关系等因素糅合在一起,会生出复杂的人性,这也是现实世界复杂无比的根本所在。关于这两个维度可以概括为鼓励自体的增强,同时别忘了拉回到关系中来。

国内一位心理咨询大师有一个经典的治疗故事。有一次,他的一位来访者非常愤怒,摔门而出,而他紧跟着出去说:“记得下次,我还在这儿等着你。”
这是非常疗愈性的时刻,传递的意思是你可以尽情展现你自己,而这一切都可以发生在我们的关系中。当然,也得补充一句,展现自己的前提是当没有严重的破坏发生时。

人性和生命如此复杂,你敢不敢让自己活在复杂中,这真是一个根本问题。

你会选择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


从分裂到整合

人性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试图把自己不想要的“坏”切割并投射出去,一个人的人性成熟的标志是可以面对、处理、容纳并转化自己和关系中的“坏”。那些被视为“坏”的东西,常常正是生命力本身,例如自恋、性和攻击性,例如金钱。

所谓分裂,就是事情一分为二,而偏执,就是只执有一端。
在心理发展很不成熟的一些成年人身上,你会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最初刚和你建立关系时,这样的人会觉得你完全是好的,是理想中的完美存在,可一旦他对你产生了不满,立即觉得你成了完全坏的存在。就像婴儿一样,当妈妈满足他时,他会有全能神一般的美好存在感,当妈妈没满足他时,他会生出全能毁灭欲,这时他真的会担心自己像一个全能的魔一样,一发出攻击妈妈就会被毁掉,当需求不被满足时,他会体验到彻底无助,这是一种极致的自体虚弱感,准确来讲是婴儿会体验到自己被摧毁的感觉。

处在偏执分裂位的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就是因为担心一旦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这份关系就会被摧毁。

该如何走向整合?

当你开始开始意识到,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好与坏,就从偏执分裂位进入到抑郁位,这就意味着整合的开始。

为什么会变成抑郁位呢?因为当你发现,有时候攻击好客体,会因此而内疚,内疚带来了抑郁感。活在偏执分裂位中的人,是不会觉得内疚的,因为他觉得当他对客体发起攻击时,都是因为客体太坏了,攻击坏客体,他不会感觉到内疚。不过,他会有恐惧,因为担心坏客体会报复自己。

绝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处于抑郁位,因为有了比较多的自我满足的方式,于是,当被忽视的时候,他们可以不陷入彻底无助的状态里。但是进入抑郁位的人,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有点无聊的状态。不能活在简单的爱恨中,而是活在爱中有恨、恨中有爱,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的复杂中,这让他们很纠结,纠结带来了无聊。同时,他们的现实功能增强了很多,逐渐会体会到虽然自己的想象世界变得有些无聊了,可现实却变得精彩了很多,特别是当能体验到和别人的生动连接时,他们很容易会感动得落泪,会感慨说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生命。

整合,虽然是更高级的心理功能,但整合容易让人觉得不痛快、不爽,因为整合意味着你看到客体有好有坏,所以不能痛快地去爱,不能痛快地去恨,同样的,你自己也是有好有坏,这让你的爱恨都会缺乏理由。爱的时候,你会担心自己不够好;而恨的时候,你会想对方虽然不怎么样,但我也不怎么样,于是难以恨得理直气壮。

走向整合,是一份好命运的开始,不过也只是一个开始,完成整合,绝对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都在这条路上。

题外话: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对另一半的爱与恨有的时候往往都是同一个点,就像《再见爱人》中的老王和小朱,朱喜欢老王归纳总结的逻辑能力,老王喜欢朱随时都能变得开心,他们互相喜欢对方的理性与感性,但这也是他们恨对方的原因。

你可以好,也可以坏

健康的心智,是“我既可以A,也可以-A”,这意味着整合和灵活;
相对分裂的心智,是“我只可以A,不可以-A”;
而最有问题的心智,是“双重束缚”,也就是“我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A”,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双重束缚”

双重束缚,是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葛雷格里·贝特森提出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理论(Double Bind Theory)。他认为在人们互相沟通的时候,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而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容易使人陷入两难的境地,精神分裂的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

有的人表现的非常真诚、坦坦荡荡,感觉他们绝对不会把他的攻击性施加在你身上。可是,他们真的是那么坦荡那么无邪吗?绝对不是。他们一样有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些动力,一样渴望金钱,但是这类人在相当长时间里把这些人性中复杂的东西屏蔽出了他的意识,而把这些最普通的人性压抑到了潜意识中,因此才可以做到那样的坦荡。

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些看似简单的人,却在潜意识中构建了无比复杂的迷宫。

那些在现实世界中无比复杂,却有最简单的心灵的人,他们往往能做到知行合一,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做梦。因为一直按照本心去活,所以没必要把心灵内容压抑到潜意识中。

你可以执着,也可以放弃

任何丧失都会导致哀伤,让哀伤的情绪情感自然流动,最终在情绪过程、身体过程和头脑过程中都接受这份丧失的发生,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哀伤过程。当哀伤过程没有很好的进行时,一个人的能量就会仍然滞留在和这个丧失较劲上,如果这件事中聚集了太多的能量,那会导致一个人没有心理能量去做其他事情。分手后觉得放不下,就是这种感觉。

感知到这个世界有爱,是放下偏执的关键。当一个人真切地感受到另一个人的善意时,就不会再用偏执分裂去攻击对方,他的心智进入了二元关系的层次,向一个善良的、爱自己的人低头,没什么好羞耻的。这个时候就会觉得:我是如此爱着你,怎么会舍得严重地攻击你。

然而这还不是完整的整合,完整的整合意味着,我可以攻击你,也可以放下对你的攻击,我可以爱你,也可以恨你,这两种事可以同时发生。

走向最终的整合

最终的整合就是让一个人彻底相信自己的自发性,也就是达到“想干嘛就干嘛”的状态。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呢?

在偏执分裂位上,我担心外界是敌意而强大的,于是在表达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时,我很恐惧,因为担心外界敌意的“它”会把我摧毁。可我又必须去表达攻击性,并增强自己,不然会感觉到很羞耻。

到了抑郁位上,我基本上体验到,我有时是强大的,我想表达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可我一样恐惧,我担心我的敌意,会把善意的“你”摧毁。

这是两对看起来完全相反的矛盾,而当能化解这两对矛盾时,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攻击性彻底被驯服为生命力了。这个时候人就可以尊重自发性,而不必担心伤害所爱的人,或被报复惩罚了。

一旦到了这种地步,一个人会有最高程度的人性化,成为了自己,但却无害于别人和社会,这是全然的整合,也是王阳明所达到的境界。

不过,当我们能真正看到世界有好有坏,自体和客体也有好有坏时,这就已经是一种很高程度的整合了。

愿我们都能成为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