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亚楠聊了些SEO,突然想起来些往事。

    15年的时候,被百度站长平台的刘禾,唤去做蝶变行动SEO诊断方案的评委。

    当时收到几十近百份诊断书,参赛者包括不少大公司SEO负责人和头部的乙方公司,本来略有期待,结果全部看下来之后极其失望。

    最后,百度站长平台放出来三份参赛诊断书供人参考:

    1. 张亚楠

    https://ziyuan.baidu.com/college/articleinfo?id=479

    这是当时我唯一直接给了及格分的诊断书。当时的这份诊断书里面数据这块单薄、项目这块和数据没有密切挂钩、项目有些过于细节,确实给不了高分。但也是所有诊断书里面,唯一一份把数据和项目有些许结合的、对于项目有效果上的最粗预计的。

    这是15年的时候张亚楠能写出的诊断书水平,现在他负责阿里巴巴国际站的SEO。顺带,曾经身为阿里巴巴国际站SEO人员之一的张国平,12年的时候写出的方案水平和风格,均和这份相似。

    1. 杨潇波

    https://ziyuan.baidu.com/college/articleinfo?id=1213

    这是我当初的评语:
    相对于其它诊断书,该诊断整体上由数据到具体执行,最后再论长期方向,这样的方案逻辑尤值得学习。同时,体现了相对领先的数据分析与利用思路,但可能限于诊断书为简版,暂未能展现出理想的流量提升手段。另外,诊断书本身制作的美观性上,也有可参考学习之处。
    真的是左右为难。毕竟担任评委得考虑到主办方、参与者的心情。

    这份方案,确实对比了几个网站的数据、细分了被分析的数据,而数据和项目之间是怎么联系的呢?只有一点——优先去操作流量更大的那一套页面。

    这种事情谁不知道?唉,可能还真的不知道!

    因为其它几十份诊断书里面,连这样程度的数据和项目之间的挂钩都不存在,清一色都是上去就说要改什么改什么。如果改的东西靠谱就算了,我勉强给个合格分,但那些诊断书都是乱改一些无用乃至错误的东西。

    不参照「数据」,而是参照正确却无用的「操作方法」,这种事情,哪怕一个行外人通宵看一本SEO书,不是也能做到么?

    这份诊断书再差,总算是实际看了数据的。为了不要让几十人里面只有一个合格的,我非常为难的把这一份诊断书也给了合格分。

    1. 吕虎军

    https://ziyuan.baidu.com/college/articleinfo?id=1211

    这份诊断书,除了有一些敷衍了事的数据,没有任何数据与项目的挂钩之处。项目也大多是无脑乱写,除了而正确而无用的那些之外,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地方压根是错的。

    唯一比较起来其它诊断书的优势,就是能硬凑出对于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或许会看上去充实的内容。

    也只有当时还没做过任何大网站的焦大,能给写出这样的推荐评语了。我找不到任何理由给一个及格分。

    在15、16年的时候我看过不少大乙方公司的方案文档,包括Netconcepts等等。当时他们的文档,基本处于这个水平。

    我的:

    https://ziyuan.baidu.com/college/articleinfo?id=733

    这是我写的诊断书。尽管最后有一些我的个人介绍,有想着拉一些合作业务之类的。但其实是写着写着PPT,突然想起来这事,才问刘禾是否OK?得到肯定的答复。

    一开始,完全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这样的心情,才主动请缨要来写个诊断书,供业内人士参考。当然我当时写的远谈不上是什么最佳案例,但总比起杨潇波和吕虎军这种根本不合格的诊断书,若要万一真被人以为是参考案例来得好多了。

    我写的,核心在于通过数据,明确三个问题:

    1. 目标是做哪类搜索词的流量?
    2. 可以学习模仿的网站有哪些?
    3. 网站上哪类页面是需要优先操作的?

    根本上,上述三点是:

    1. 需要做什么事情?
    2. 应该往什么方向做?
    3. 具体先做哪一块?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一个流程,本来小孩子都应该能知道。但最浅显易懂的道理,被掩埋在繁杂信息之中,致使它有时候反而变成了最难被想明白的。

    距离写这份诊断书已经5年之久,如今我可以做出更精细得多的数据,找到更有效得多的项目,但大方向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当年我在面试知乎的时候,周源问我:满分5分,你给自己的专业水平打几分?
    「4分。但我目光所及没有见到过5分的人。」

    要知道,对于整一个SEO里面,「排序」这一环节是最难的。同时,大多数的排序因素,又是会在网页上有所体现的。因此只要看一个网页,就能知道操作这个页面的人水平大致在哪。

    为了挖掘一些未知的排序规则,我最近看了极大量的各行各业网站。同时也进一步确定了,这么多年过去可称之为优秀的仍然过于少,颇有感触。时至今日,若再搞个蝶变行动诊断评比,把所有SEO从业者都找来,恐怕能远超及格分的人依然是「屈指可数」的吧。

    我是一个正常人类,我只有十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