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网路性能指标

  • 速率
    • 比特

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信息量的单位。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中的1或0。
常见的数据量单位

8 bit = 1 Byte
KB = 2 B
MB = K KB = 2 2 = 2 B
GB = K MB = 2 2 = 2 B
TB = K GB = 2 2 = 2 B

一个常见的问题:常见的固态硬盘 ssd 标称容量250GB,实际容量为232GB左右。

250 * 10 / 2 ≈ 232.8 GB

  • 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比特的速率,也称为比特率或数据率。

bit/s (b/s bps)
kb/s = 10 b/s (bps)
Mb/s = k kb/s = 10 10 b/s = 10 b/s (bps)
Gb/s = k Mb/s = 10 10 b/s = 10 b/s (bps)
Tb/s = k Gb/s = 10 10 b/s = 10 b/s (bps)

例题:有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块,大小为100MB,网卡的发送速率为100Mbps,则网卡发送完数据块需要多长时间?

100MB / (100 Mb/s) = MB / (Mb/s) = 2 B / (10 b/s) = 2 * 8b / (10 b/s) = 8.388608 s

  • 带宽
    • 在模模拟信号系统中的意义

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单位:HZ(KHZ、MHZ、GHZ)

  •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意义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外一点所能通过的“最好速率”;单位:b/s(kb/s, Mb/s, Gb/s, Tb/s)

  • 吞吐量

    •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受网络的带宽和额定频率的限制。
  • 时延

    • 发送时延

分组长度(b) / 发送速率(b/s)

  • 处理时延

信道长度(m) / 电磁波传播速率(m/s)

  • 传播时延

不方便计算(忽略)

  • 时延带宽积
    •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 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所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时延带宽积个比特。
    •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也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往返时间
    • 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是指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 。
  •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用来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
    •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 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的时延也迅速增加。
    • 也不能过低,浪费信道资源。
  • 丢包率

    • 分组误码。
    • 节点交换机缓存队列满(网络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