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双向链只是交互层的创新,功能层面还是没变。

功能还是那个功能

在信息流动层面,其实和原本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你的目的是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个好的搜索就可以帮你找到了。
image.png
那这和创建一个新页面有啥区别吗?
image.png
你可能会说,那我可以在这个新创建的页面上写汇总的东西啊!
那和我专门为这个词建一个索引页面又有啥区别呢?就像这样:记忆钩子
其实没有区别的。
因为现在所有网页都是这么做的。随便举几个例子,iplaysoft.com黑果小兵 这些能在 Google 相关关键词上排名第一、第二的网站,都是做好了「锚文本」。而这个是十几年前就是这么在做的事情。
例如 iplaysoft 对 Eagle 的介绍,里面提到了「字由」,你点一下就直接到了字由的页面。

那如果你想知道有哪些文章引用了“字由”?直接搜索一下就都出来了。
image.png

所以在功能层面,双向链并没有什么创新。

还有包括那个许多人把 RR 吹捧上天的关系图,简直是毫无存在价值的东西。随便从某篇文章中找了个晒出来的关系图如下,各位看官你能从这张图中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图要是丢给可视化设计师不得被喷死?
image.png

创新在于操作方式

但是有个地方,其实双向链的确做到了创新,那就是更快捷了。比如经典的[[]] 语法,让插入精准文本的超链接变得非常快速。这对于链接文字中的「概念孤岛」帮助很大。
这个快捷有多快捷呢?

超链接 VS 双向链

现在我在语雀上插一个超链接,需要 5 步:

  1. 复制超链接地址;
  2. 选中文本
  3. 按下 Cmd+K 或者按下超链接按钮;
  4. 粘贴超链接地址;
  5. 点击确定。

添加一个超链接需要 5 步,那设想一下,如果一篇文章中有5个关键概念,每个词平均出现了8 次,我们要咋做?如果全部添加一遍,558 = 200 步操作,是个人都会疯吧。最后干脆就只添加个一两次就好了。
但有了双向链的能力,只要加 4 个字符,就轻松搞定,这个提效可不是一星半点。

传统网页的解法

在传统网页中,一般都有相应的 WP 插件,可以自动检索文章中的关键词,并自动添加上相应的链接,所以没多少人会抱怨这个问题。
但是笔记软件就还比较原始,所以双向链出来了让众人惊叹,但这在 SEO 只能说算是基本操作了。
另外可以给大家做点小科普: :::info 在搜索引擎排名算法中,锚文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起到权重传递和分配作用,又能告诉搜索引擎对方页面的核心内容,所以在 SEO 工作中,穿插锚文本是很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决定一个网站是否能够有效存活的重要指标。
比如 【黑果小兵】macOS Big Sur 11.2.3 原版镜像 的这个博客,每篇文章都会插入大量的锚文本链接,进而关联其整个博客内的资源。这是让它在 google 上排到首位的一大关键。(基本上关键词的链接都是自动添加的) ::: 熟悉我文章风格的小伙伴应该清楚,我写文的一个风格也是喜欢各种引用和插入。所以如果语雀能把自动插入关键词超链接的能力加上(虽然我想想觉得不太可能),就绝对在大气层了(手动斜眼笑)。

真正有价值的是被引次数

无论是 Google 的排名算法,还是学术圈中的引用次数,它们都在使用一个观念,被同领域相关内容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该条内容越重要。
这些才是关系图中有价值的地方。搞双链的软件真应该好好思考下,把被引次数好好做做,这功能才是真的有信息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