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如何规划,一些大的方法论就是策略的含义。

切入策略

saas 产品,从本质上来说,是用新的产品替换旧的产品,所以要从传统软件的薄弱环节入手。
利用自身优势,实现【 新产品价值 > 旧产品价值 + 替换成本 】,这样才能虎口夺食,分一杯羹。
比如传统软件用户体验不好,尤其移动端体验,saas 天生适应移动端,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传统软件升级迭代麻烦且维护成本高,saas云版部署,客户无感知升级,敏捷开发双周迭代,bug 能够得到快速的修复。

设计策略

标准化是 saas 产品的关键,可以做定制化产品,但是好的功能要能够反哺标品的能力的。

资源策略

产品的 mvp 阶段,产品和研发资源都是优先的,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产出比最高的功能上去,就需要做单点突破。聚焦于单个场景,围绕场景把功能做到极致。一个个单点突破,最终形成公司的产品矩阵。

规划策略

产品规划需要着眼长远,从全局考虑我们的产品需要做成什么样的,不然面对海量的需求会无从下手,只能成为需求的搬运工,不能体现产品岗位的价值。给产品需求做加法还是减法,什么时候做,加在什么模块,都需要细细斟酌。
还有需要一开始就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不然到了后面遇到需要接入的时候就迟了。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开放 api,是否需要集成的 SDK,对接外部系统是否开放 webhook 能力。

原型和 MVP 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划或产品投放验证,有了一定的客户规模,如何更好的打磨产品有两个比较好的实践方法。

用户共创

产品最终是要满足客户需求的,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坐等客户成功团队反馈需求,有时也要主动出击,如果能找到能共创的客户,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一般不太好找。
举个我司的例子,新版用户关联产品的孵化就是跟客户共创的结果,虽然接入的过程千难万阻,胆战心惊,每天都在女娲补天,到处救火,还好最终结果是好的。
至于共创客户如何获取呢,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从市场部的线索池寻找客户,针对客单价小,但用户关联是否复杂(一般是跨业务线,用户数据又没打通)、投入产出比低的,筛选出这样的客户,进行意向洽谈;
2、公司高层跟客户高层达成共识,象征性收款(主要是贴钱),客户高层往下推动,会比较好开展;
3、给客户承诺,虽然产品处于不稳定期,但是服务团队甚至产研团队一起上,给予专业的及时的针对性的服务,保证质量。

标杆客户

行业标杆客户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就算亏钱也要拿下。因为销售一般给客户宣讲方案,客户一般都会问,我们行业你们服务了哪些家客户呢,如果能够服务一两家行业的头部公司,相信对赢单是非常有帮助的。
还是我司的例子,为了做好四大行之一的一个银行的项目,亏损50%以上,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要考虑到长远的利益。

PMF 阶段策略

公司客户发展到一定阶段,来到了从1到N的阶段,这时要谨慎扩张。
一方面,围绕公司产品更加的深入行业化,提高解决方案能力。
另一方面,围绕核心竞争力和资源进行相关产品的投入,而不是看到竞品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比如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产品到数字化营销产品就是很不错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