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选自《计算机入门指南-心态篇》https://0xffff.one/d/358,作者 @0x0001(0x0001) ,内容有所调整

中小学在学习目标上的异化

我们知道,学习与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大致上,可以是一个借助前人对世界的理解与自己在外界中的体会把握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外界的力量的辅助。同样面对着现有的知识体系,在小学的时候,认知水平不足,缺乏自我的学习动力,家长与老师是占学习的主导地位的;随着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萌发,个人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外界(家长、老师)对学习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学习也需要从被动地压力下渐渐过渡到自我主导的状态;到了大学,学习的过程也应该完全由自我为主导了。

以上描述的是较为理想的情况,然而现实并不像物理题里小滑块一样一切都那么顺利。实际上,人口在逐年上升,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还在稀缺状态。于是,在资源的分配上,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之下,人们的重心,也不再着力于学生自我的学习和成长,更多的是把人们的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能够量化和比较的指标——“小升初、中考、高考分数”作为了刻意追求的目标,能察觉到此中差异的人,也只有少数。

在目标的异化与人们的刻意追求之下,无形中家长和老师合力承担了其中本该学生承担的一部分成长的责任,如《吾国教育病理》作者郑也夫教授所述:“过度复习是摧毁创造力的利器”,大多数的学生陷入了一种考试驱动的被动学习状态,习惯于在现成的轨道中重复重复,也没有动力去主动思考未来应该要创造什么,这种状态成为了思维定势,直到到高考结束仍然没有转变过来。高考过后,原本简单的“考高分”的目标已经失去,该如何确立下一步的人生方向,如何准备新一轮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学生和家长们也随之陷入迷茫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在专业的咨询群中会出现许多类似“师资如何”,“教学如何”这样的问题,而鲜有其它的类似“图书馆条件如何”这样的提问。

然而,对于大学来说,大学还是那样的大学,它并没有因为参加高考竞赛的人数的增加而有什么大的变化。对于即将面对大学的新生来说,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过去经历的目标异化的教育之下,如何回归学习的本源,与大学应有的准备接轨起来?这里的回归学习本源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成为了面对大学的第一道槛。

能否顺利跨越这一道槛,因人而异。有的人异化的程度很小,可能还没开学就已经迈过去了,有的人可能花了一两个学期的时间才意识到,有的人,直到大学结束都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继续追逐着GPA、竞赛、考/保研、考证等等可以量化和比较的目标,或是把时间交给了游戏、电视剧、睡觉,麻痹着自己,直到要面对社会的时候,迎来当头一棒。

如今大学生的普遍状态,在这篇知乎回答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

认识大学现状 - 图1

在这里你可能会有疑惑,大学生如此多样,大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我们面对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大学和中小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宿舍楼、图书馆、教学楼和各个院系的大楼。

它提供幽雅舒适的环境,为深处其中的人们的思考、交流和沉淀提供适宜的空间。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藏书与文献、快捷方便的网络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它招收老师和学生,也为其中学习、工作的人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分配、毕业、升学等等机制。

乏味的介绍到此为止。问题来了,一所大学仅仅就是这些吗?大学与中小学存在差异,差异在哪里?分班和专业?想到身边的老师同学常提到的“学术”,背后冥冥之中似乎藏着一些东西,它究竟是什么呢?一直一来我也有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最近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中发现了我认为是关于大学的十分准确的表述。

在《禅》书的观点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在于一个心灵的世界,它着眼于理性的自身,也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真理”,当人们为了“真理”而投入到求知和探索之中、投入到与他人之间交流、碰撞和沉淀之中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便会出现。物理意义上的大学,也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这个心灵的世界的存在的。

在这样的心灵世界中的大学之下,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和继续奋斗的方向,为之做出努力,便是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使命所在。

由此引出了一个话题,既然人们在大学追求的都是一种心灵的世界,那大学与大学的差异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华师和中大华工、浙大、北大清华等有何差距?这里我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大学之间的差异所在

大学的心灵世界本质

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量化的说是具体的资源的多少,在社会中名声的 title 响亮程度(“211”,“985”,“双一流”之类),取得“院士”、“教授”等等 title 的人数的多少,论文数量,影响力的大小之类等等的指标。在面对社会的竞争机制,学校的 title,是一个最低成本的筛选因素,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给你带来的光环,从社会竞争角度而言,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资源优势所在。

正如上一小节所述,大学最最实在的地方,在于给人带来真正的心灵的影响的部分。其它的各种各样的指标,不过是这个最实在的地方在某些固定的体系之下的表现而已。当我们深入到心灵的层次的角度去看,大学的核心的任务都是追求“真理”。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别,更多是在于人们在其中探索自我、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阻力的大小、以及在身边遇到同样在探索着的人们乃至于真正能够指引你的探索的人的概率。对于一名本科生而言,思考的层次并不会太深,图书馆这么多的书一年都看不了几本,又怎么触及到这方面探索的天花板?

认识大学现状 - 图2

(在华师的 0x0001,两年来只借过几十本书,但还是排到了81%之前)

由此来看,除去“社会地位”方面的因素,从一所大学对一名本科阶段的学生思考空间、以及能调动的资源的角度来看,大学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若内心有足够明确的方向,不同的学校对于个人的思考与探索的阻力是非常非常小的。

然而人的视野毕竟有限,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所以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这所大学的人文环境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积极影响。这里的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负责教学的老师、还有周围的学术交流与沉淀的氛围

教学与交流氛围缺位的现状

我们知道,在教学方面,目前的确有一个遗憾的现实。无论在什么大学,能真正精心安排好课程的老师并不是都那么容易遇到。在人与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背景之下,教学的好坏很多时候是缺少即时、客观的反馈的。这方面的利益相关,只有学生本人。缺位之处,也只有学生默默承受。

在学生中的讨论交流的氛围方面,这里也需要有这方面的追求的人带领,在一个强调量化的环境,许多老师和同学为了那些关系到生存的硬性指标的东西已经殚精竭虑,如果不是有着强烈的情怀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做到带领这样的氛围的存在的。于是一年又一年的大学生,继续被社会的浮躁、被资本市场的压力、title 等东西所裹挟。

这些东西也很难由一个在这里生活一两年的学生意识到和改变,同样,即使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因为大三大四,几乎要考虑投身社会或是读研深造,而无力去推动这样的事情的进步。也正如《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张居正的十年首辅生涯,不过只能是把明朝文官体制存在的问题看清楚,而自己在此之后已经无力改变,反而惹得一身骚。一年又一年,学生们前仆后继地进入大学,经历着相似的迷茫。渐渐地,所谓“大学生”的头衔的光环也越来越弱,人们在感慨本科学历的含金量缺失,却又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改善。

大学只有短暂几年,这几年又恰恰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几年,面对问题的存在,期待着环境的改变并不现实,难道我们只能默默用短暂的靑春作为代价去承受教学与交流氛围的缺位?

显然,这么承受,始终都不是一个办法,所以我也在尝试着把我在这几年的挣扎的感悟记录于此,供后人参考,至少希望能让你知道,如今我们身边的“大学”就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的,这是你来到这里面临的第一个暗坑所在。

暗坑虽在,但情况还不算糟糕,目前针对这些问题的确还有一些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应对教学与交流氛围缺位的解药

刚刚有提到了不同的大学之间存在 title、教学水平、讨论氛围的差异所在,title 的光环这个社会层面的问题,短期内我们只能通过考入拥有更好 title 的学校解决。而其它的自我发展相关的问题,在如今信息高度互联时代,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有对应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亮点。

开放融合的趋势

在授课资源上,如今的教学正走向一种开放与融合的趋势,能够让差距逐步缩小。正如中国大学MOOC的广告词一般:好的大学,没有围墙。通过 MOOC (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 等方式,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分散在各个大学的优质的课程资源,足够主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是有机会找到更合适的学习资源的,至于如何找到,这里需要的是互相的不断体验和踩坑和积累,为后人留下经验。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台电脑和一条能连通 internet 的网线,缺少的讨论交流氛围,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来弥补,0xFFFF 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尝试。当然,在线下的条件不缺乏的情况下,有相似兴趣的同学的定期线下交流也很重要。

在资源开放与共享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相关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开放协议和开源社区,通过互联网开放的计算机相关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其它任何一个专业都要丰富。

至此,接收良好大学计算机教育的障碍,你都找到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只需一一打通即可。

理性探索气息与浮躁现实交织下的泥淖

在探索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保持着一颗独立面对,主动探索的心,去追求心中的理性部分的存在。我们个人的心中需要有自我的意识,来到大学,是在“求学”,而不是“等老师求我们学习”。若你有了这样的心态,现实的大学环境的这一点阻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一切的类似于师资、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的占比问题也将只剩下一个遇见的概率的问题。在这里我们需要清晰地明确一点,一个人的视野始终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只能注意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当一个人主动地去靠近,在周围的圈子的作用下、加之如今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高效,遇见的概率实际上越来越高,从而很快就能形成一个新的圈子,发展到后面,这个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若没有自我的主动,则将会被环境的潜移默化所左右。如今许多“大学”也因为理性探索的气息太弱,在社会浮躁气息裹挟之下,环境也变得不那么纯粹,潜意识给人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

在如此的现实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便推给了来到大学的每一位新成员们。人作为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一开始是难以意识到这一点。当面对大学的种种责任无形中转到了个人身上以后,我们在最初没跨过槛的过程中的迷茫之下,所面对的大学,也如烟台大学贺利坚老师在《逆袭大学》一书中的形容一般,就像一滩富有营养、但也危机四伏的“泥淖”。

关于这滩泥淖,贺老师的书讨论了很多,总体来说,自我意识的觉醒,学会独立面对人生之路所遇到的问题,是其中解药。在独立面对这个主题下,不少前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心得和经验的参考。

上海交大曾经流传过一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的文档,推荐阅读(可点击链接直达),以下为其序言。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四年生活中,我目睹和经历了太多的荒谬,太多的错误,太多的茫然,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失败。自诩为天之骄子的高中毕业生,站在大学的门槛上,有时竟会显得像低龄儿童一样幼稚。

年轻的同学们还为自己那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而沾沾自喜,却不曾意识到,一生仅此一张的白纸,绝不可以随意地涂抹。本书希望能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具体政策上,提供各种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同学里那一部分有志青年完善自我,实现内心的追求。

回首四年大学时光,我一直保有一种强烈的对科学知识的虔诚。这份虔诚迫使我重新思考每天那本应“司空见惯”的生活;这份虔诚让我站出来,以我认为正确的方式贯彻自己的追求。

在此,我把我这四年,和生活斗争的点点滴滴的经验和感悟记录下来。一方面,我希望我能为那些像我一样压抑中的灵魂尽一点义务。另一方面,也希望这本书本身,能成为推动各种不合理制度进步的一种动力。

现实总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当中太多人已经习惯于沿着那一成不变的“典型成功道路”前进:中考,高考,考研,出国……数不清的人们在埋头赶路。走在前面的已然迷失,跟在后面的却还未开始思考。这不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

这本书不是《逃课手册》或者《考前突击宝典》。我希望帮助各位读者做到的,绝不是简单的拿高分、或者顺利毕业。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读者一些新鲜的思考,让同学们能看到人生道路上不同的风景。至少在读过本书之后,各位读者应该能够有勇气、有智慧,去发现并挑战那些比上课更为重要的追求。

从文档中可见,即使是在上海交大,依然和我们一样,面临着相似的泥淖,等待体制的改变是漫长的。今年是2019年,距离这份小册子的发表已过去11年,我们仍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大学的阶段仅有短暂几年,等待于我们个人而言并不现实。一生仅此一张的白纸不可随意涂抹,那么也需要更加慎重地去对待,真正发挥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某种意义上来说,贺老师的博客、《逆袭大学》、Bintou老师的博文、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和我这里关于大学存在的问题的表述,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正如王小波写给柯云路的信一般:近代以来,科学有很大的成就,任何人想要有所创新,总要从学习开始。

认识大学现状 - 图3

王小波致柯云路的一封信
来源微博:https://www.weibo.com/1496070307/I2k49hBHb

知识点组成的巨型网络

大学的学习,需要抱着一种“理性”、抱着对科学知识的虔诚去追求。在大学的开始,若对这个体系有一个基本的印象,能对我们以后的探索之路,带来许多助力。

以我的理解来看,科学知识的存在形态,在于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连接而成的网络。这个面向全人类的知识网络,是在“理性”的框架之下,人们不断探寻着真理的研究与实践之中组成的。它不断地在更新和丰富,其中也蕴含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也为我们对于世界的把握搭建了一个稳定的骨架。如 曲卫国老师这篇文章所述,科学的理论,相当于一副能够助我们自然的眼睛一臂之力的眼镜一般的存在。

人是一种“碳基生命体”,与计算机这类可以精确地实现“复制”和“粘贴”的“硅基体系”不一样,人的知识的传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最终在脑海中以自己的方式萌发出来。在这个过程,包含着人类共有的知识与每一个人过去的独特经历的碰撞,在这里的碰撞与平衡之中,就存在很多萌发新的想法的可能性,这是人之所以差别于机器的特别之处。

于个人而言,人的生命有限,人类的个体的认知始终是局限的,正如庄子所说“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每个人只能是在自己的角度去认知事物,而不可能掌握一切的知识。

于世界而言,人类通过分工合作,聚集与沉淀的知识,搭起了认识整个世界的框架,这个圆圈的模型可以让你对其中人类的知识与分工有一个感性的把握。

认识大学现状 - 图4

原图很长很长,详情 点击链接查看

以科学为主题的全人类的知识网络,也是在专注着的人与人之间互相的碰撞、融合沉淀而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只要好好拥抱每一天的生活,以自己各自的角度去做到最好,即可丰富其中联系,为人类整体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把握添砖加瓦。若条件允许,有动力的情况下,你还可以去参与挑战更为深度的部分,乃至于突破人类现有科学知识的边界,这就是硕士、博士这一角色的存在。

人类在体系下的分工

在知识的网络中,每一个领域,都是一个繁杂的体系,我们不可能做到凭一己之力就能穷尽所有的知识体系。于是需要有对应领域的前人,带我们理清某些方面的迷障。

除了在前沿探索着的人,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做着支持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工作者,致力于更好地保存学术探索的成果,方便大家的检索,这是图书馆员的存在;其中有一部分工作者,它致力于理清现有的知识的结构,设计出适合该领域的入门路径,这是教师的存在。即使在支持方面的工作上,要想做好也会有许多学问所在,于是又开辟了一个个新的研究领域(如图书馆学专业)。所谓大学之大,也是如此。

当某些领域方向的实践足够成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以后,就有了一个“专业方向”,得到了一个类似“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的专业名字。大学某一个专业和其背后培养体系,也是在这巨型的知识网络中,为你选取和界定了一部分必须完成的知识的目标,一系列的目标集合起来,便是类似“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等的学位。它们的复杂,你可以通过标准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 13745-2009》建立一个大体的印象。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那些专业名字与概念,在这里的作用,只是用来认识和准确把握某些事物的工具。真正需要关注的,而是应该这些名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习的方向。知识工作者们构筑的是同一个知识网络,其中的基本的方法是相似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专业的名字而产生什么隔阂或偏见,有时候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的不同的表述,最终指向的,仍然是同一个东西。

如何把握知识网络? — 关注培养计划

进入了大学的世界,你需要破除那些对于类似“人工智能”的名头的局限,着眼于你脑海中的知识网络的发展。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借助于一些类似培养计划之类的资料,对你所入坑专业涉及到的那部分知识网络、必须完成的目标等建立一个宏观印象,同时能明确一个大概的探索方向。

对计算机相关的领域,我们大概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我们该如何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近在咫尺的,便是我们当下的专业培养方案,其中有对于课程、学习节奏的设定,通过它你可以大致对各个学期需要修的课程,以及整个知识网络的大致构成有一个把握。更具体的介绍,可以参考贺老师的《逆袭大学》中关于培养方案的章节

如今网上也有计算机相关课程在线课程的一些学习路径的展示,如网易云课堂的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它的设置,与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实则大同小异,结合一起来看,对于建立一个大体认识也是有帮助的。需要留意的是,培养方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若想在这方面有更深层次的造诣,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达到。

若对这方面仍有疑惑,你还可以参考 ACM/IEEE-CS 的会议报告《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规范 2013》。这一份正是世界各地顶级计算机学者们经过思考、讨论与权衡后所划定的大致范围和学习目标。通过它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标准的计算机专业设置上,对自身需要达到的能力的目标与要求的预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参考资料

  1. 如何评价现在的大学生? - 知乎
  2. 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 -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7期
  3.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新版本链接:SurviveSJTUManual
  4. 王小波写给柯云路的信 - 微博(微博是原稿的照片,在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也有收录
  5. 《学问与问学》- 曲卫国 - 微信公众号「学问批判」
  6. 画个圈圈告诉你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 原载于人民日报微博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 13745-2009》
  8. 规定“学什么”的培养方案——《逆袭大学》- 迂者·贺利坚
  9. 顶尖中文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 网易云课堂
  10. ACM/IEEE-CS Joint Task Force - 《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规范 2013》 -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