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编程是指:Java语言提供类、接口和继承等面向对象的特性,为了简单起见,只支持类之间的单继承,但支持接口之间的多继承,并支持类与接口之间的实现机制(关键字为implements)。
另外,java是面向对象,但不是所有的都是对象,基本数据类型就不是对象,所以才会有封装类。

1. 抽象

抽象类:包含抽象方法的类称之为抽象类,但不意味着抽象类中只能有抽象方法,它和普通类一样,可以拥有普通的成员变量、方法。

抽象类特性:

  1.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抽象类的子类必须给出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具体实现,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
  2. 抽象类中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但是有抽象方法的类必定是抽象类。
  3.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只是声明,不包含方法体,就是不给出方法的具体实现也就是方法的具体功能。
  4. 构造方法,类方法(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不能声明为抽象方法。
  5. 被定义为abstract的类需要被子类继承,但是被修饰为final的类是不能被继承和改写的,这两者是不能一起用来做修饰的。

接口:接口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类。当使用类的时候,仅关注其行为,不关心继承时可以使用接口来代替类。接口中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abstract默认不写,所以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不能用访问修饰符。接口中声明的成员默认为static final成员(不管是基础数据类型还是引用类型),且必须初始化。

接口特性:

  1. 接口中每一个方法也是隐式抽象的,接口中的方法会被隐式的指定为 public abstract(只能是 public abstract,其他修饰符都会报错)。
  2. 接口中可以含有变量,但是接口中的变量会被隐式的指定为 public static final 变量(并且只能是 public,用 private 修饰会报编译错误)。
  3. 接口中的方法是不能在接口中实现的,只能由实现接口的类来实现接口中的方法。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1. 抽象类中的方法可以有方法体,但是接口中的方法不行(接口中可以有静态方法,静态方法可以有方法体)。
  2. 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而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的(隐式公有的)。
  3. 接口中不能含有静态代码块,而抽象类是可以有静态代码块。
  4.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5. 抽象类有构造函数,而接口没有构造函数。

2. 封装

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份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份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
优点:

  1. 良好的封装可以减少耦合
  2. 类内部的结构可以自由修改
  3. 可以对成员变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4. 隐藏信息,实现细节

3. 继承

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具有父类的实例域和方法,或子类从父类继承方法,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相同的行为。
继承的特性:

  1. 子类拥有父类非 private 的属性、方法(父类的private方法对子类不可见,子类无法调用)。
  2. 子类可以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即子类可以对父类进行扩展。
  3. 子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父类的方法。
  4. Java 的继承是单继承,但是可以多重继承,单继承就是一个子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多重继承就是,例如 A 类继承 B 类,B 类继承 C 类,所以按照关系就是 C 类是 B 类的父类,B 类是 A 类的父类,这是 Java 继承区别于 C++ 继承的一个特性。
  5. 提高了类之间的耦合性(继承的缺点,耦合度高就会造成代码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代码独立性越差)。
  6. 被 final 修饰的类无法被继承。

    4. 多态

    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7. 继承

  8. 重写
  9.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多态的优点:

  1. 消除类型间的耦合关系
  2. 可替换性
  3. 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4. 可扩充性(父类引用可以调用子类的不同功能,提高大卖的扩充性和可维护性)

多态调用的特点:

  • 当使用多态调用方法时,首先检查父类中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编译出错,如果有,再去调用子类中的同名方法。
  • 当使用多态调用属性时,会直接调用父类的属性。

多态的实现方式:

  1. 继承普通类,重写父类方法
  2. 继承抽象类,重写抽象方法
  3. 实现接口,重写接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