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片和过滤因子

索引片就是 SQL 查询语句在执行中需要扫描的一个索引片段,我们会根据索引片中包含的匹配列的数量不同,将索引分成窄索引(比如包含索引列数为 1 或 2)和宽索引(包含的索引列数大于 2)。

image.png

针对这条 SQL 查询语句,我们可以设置窄索引(user_id)。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非聚集索引保存的数据都会存储主键值,然后通过主键值,来回表查找相应的数据,因此每个索引都相当于包括了主键,也就是(comment_id, user_id)。
**

如何通过宽索引避免回表

刚才我讲到了宽索引需要顺序扫描的索引页很多,不过它也可以避免通过索引找到主键,再通过主键回表进行数据查找的情况。回表指的就是数据库根据索引找到了数据行之后,还需要通过主键再次到数据表中读取数据的情况。

什么是过滤因子

在索引片的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过滤因子,它描述了谓词的选择性。在 WHERE 条件语句中,每个条件都称为一个谓词,谓词的选择性也等于满足这个条件列的记录数除以总记录数的比例

你能看到过滤因子决定了索引片的大小(注意这里不是窄索引和宽索引),过滤因子的条件过滤能力越强,满足条件的记录数就越少,SQL 查询需要扫描的索引片也就越小。同理,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好索引片中的过滤因子,就会造成索引片中的记录数过多的情况。

针对 SQL 查询的理想索引设计:三星索引

三星索引具体指的是:

  • 在 WHERE 条件语句中,找到所有等值谓词中的条件列,将它们作为索引片中的开始列;
  • 将 GROUP BY 和 ORDER BY 中的列加入到索引中;
  • 将 SELECT 字段中剩余的列加入到索引片中。

你能看到这样操作下来,索引片基本上会变成一个宽索引,把能添加的相关列都加入其中。

就是对查询中所使用的列创建索引.

image.png

为什么很难存在理想的索引设计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需要完全遵循三星索引的原则,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 采用三星索引会让索引片变宽,这样每个页能够存储的索引数据就会变少,从而增加了页加载的数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数据量很大,比如有 1000 万行数据,过多索引所需要的磁盘空间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对缓冲池所需空间的压力也会增加。
  • 增加了索引维护的成本。如果我们为所有的查询语句都设计理想的三星索引,就会让数据表中的索引个数过多,这样索引维护的成本也会增加。举个例子,当我们添加一条记录的时候,就需要在每一个索引上都添加相应的行(存储对应的主键值),假设添加一行记录的时间成本是 10ms(磁盘随机读取一个页的时间),那么如果我们创建了 10 个索引,添加一条记录的时间就可能变成 0.1s,如果是添加 10 条记录呢?就会花费近 1s 的时间。从索引维护的成本来看消耗还是很高的。当然对于数据库来说,数据的更新不一定马上回写到磁盘上,但即使不及时将脏页进行回写,也会造成缓冲池中的空间占用过多,脏页过多的情况。

总结

该如何设计索引呢?

首先一张表的索引个数不宜过多,否则一条记录的增加和修改,会因为过多的索引造成额外的负担。针对这个情况,当你需要新建索引的时候,首先考虑在原有的索引片上增加索引,也就是采用复合索引的方式,而不是新建一个新的索引。另外我们可以定期检查索引的使用情况,对于很少使用到的索引可以及时删除,从而减少索引数量。

同时,在索引片中,我们也需要控制索引列的数量,通常情况下我们将 WHERE 里的条件列添加到索引中,而 SELECT 中的非条件列则不需要添加。除非 SELECT 中的非条件列数少,并且该字段会经常使用到。

另外单列索引和复合索引的长度也需要控制,在 MySQL InnoDB 中,系统默认单个索引长度最大为 767 bytes,如果单列索引长度超过了这个限制,就会取前缀索引,也就是取前 255 字符。这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字符列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在数据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数值类型替代字符类型,尽量避免用字符类型做主键,同时针对字符字段最好只建前缀索引。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