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etheus、Metrics Server 与 Kubernetes 监控体系
首先需要明确指出的是,Kubernetes 项目的监控体系曾经非常繁杂,在社区中也有很多方案。但这套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演变成了以 Prometheus 项目为核心的一套统一的方案。
Prometheus简介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Prometheus这个项目。
实际上,Prometheus 项目是当年 CNCF 基金会起家时的“第二把交椅”。而这个项目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接管了 Kubernetes 项目的整套监控体系。
比较有意思的是,Prometheus 项目与 Kubernetes 项目一样,也来自于 Google 的 Borg 体系,它的原型系统,叫作 BorgMon,是一个几乎与 Borg 同时诞生的内部监控系统。而 Prometheus 项目的发起原因也跟 Kubernetes 很类似,都是希望通过对用户更友好的方式,将 Google 内部系统的设计理念,传递给用户和开发者。
作为一个监控系统,Prometheus 项目的作用和工作方式,其实可以用如下所示的一张官方示意图来解释。
可以看到,Prometheus 项目工作的核心,是使用 Pull (抓取)的方式去搜集被监控对象的 Metrics 数据(监控指标数据),然后,再把这些数据保存在一个 TSDB (时间序列数据库,比如 OpenTSDB、InfluxDB 等)当中,以便后续可以按照时间进行检索。
有了这套核心监控机制, Prometheus 剩下的组件就是用来配合这套机制的运行。比如 Pushgateway,可以允许被监控对象以 Push 的方式向 Prometheus 推送 Metrics 数据。而 Alertmanager,则可以根据 Metrics 信息灵活地设置报警。当然, Prometheus 最受用户欢迎的功能,还是通过 Grafana 对外暴露出的、可以灵活配置的监控数据可视化界面。
有了 Prometheus 之后,就可以按照 Metrics 数据的来源,来对 Kubernetes 的监控体系做一个汇总了。
Metrics
第一种 Metrics,是宿主机的监控数据。
这部分数据的提供,需要借助一个由 Prometheus 维护的Node Exporter 工具。一般来说,Node Exporter 会以 DaemonSet 的方式运行在宿主机上。其实,所谓的 Exporter,就是代替被监控对象来对 Prometheus 暴露出可以被“抓取”的 Metrics 信息的一个辅助进程。
而 Node Exporter 可以暴露给 Prometheus 采集的 Metrics 数据, 也不单单是节点的负载(Load)、CPU 、内存、磁盘以及网络这样的常规信息,它的 Metrics 指标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以查看这个列表来感受一下。
第二种 Metrics,是来自于 Kubernetes 的 API Server、kubelet 等组件的 /metrics API。
除了常规的 CPU、内存的信息外,这部分信息还主要包括了各个组件的核心监控指标。比如,对于 API Server 来说,它就会在 /metrics API 里,暴露出各个 Controller 的工作队列(Work Queue)的长度、请求的 QPS 和延迟数据等等。这些信息,是检查 Kubernetes 本身工作情况的主要依据。
第三种 Metrics,是 Kubernetes 相关的监控数据。
这部分数据,一般叫作 Kubernetes 核心监控数据(core metrics)。这其中包括了 Pod、Node、容器、Service 等主要 Kubernetes 核心概念的 Metrics。
其中,容器相关的 Metrics 主要来自于 kubelet 内置的 cAdvisor 服务。在 kubelet 启动后,cAdvisor 服务也随之启动,而它能够提供的信息,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容器的 CPU 、文件系统、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 Kubernetes 核心监控数据,其实使用的是 Kubernetes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扩展能力,叫作 Metrics Server。
Metrics Server 在 Kubernetes 社区的定位,其实是用来取代 Heapster 这个项目的。在 Kubernetes 项目发展的初期,Heapster 是用户获取 Kubernetes 监控数据(比如 Pod 和 Node 的资源使用情况) 的主要渠道。而后面提出来的 Metrics Server,则把这些信息,通过标准的 Kubernetes API 暴露了出来。这样,Metrics 信息就跟 Heapster 完成了解耦,允许 Heapster 项目慢慢退出舞台。
而有了 Metrics Server 之后,用户就可以通过标准的 Kubernetes API 来访问到这些监控数据了。比如,下面这个 URL:
http://127.0.0.1:8001/apis/metrics.k8s.io/v1beta1/namespaces/<namespace-name>/pods/<pod-name>
当访问这个 Metrics API 时,它就会返回一个 Pod 的监控数据,而这些数据,其实是从 kubelet 的 Summary API (即 :/stats/summary)采集而来的。Summary API 返回的信息,既包括了 cAdVisor 的监控数据,也包括了 kubelet 本身汇总的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 Metrics Server 并不是 kube-apiserver 的一部分,而是通过 Aggregator 这种插件机制,在独立部署的情况下同 kube-apiserver 一起统一对外服务的。
这里,Aggregator APIServer 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如下所示的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清楚:
备注:图片出处https://blog.jetstack.io/blog/resource-and-custom-metrics-hpa-v2/
可以看到,当 Kubernetes 的 API Server 开启了 Aggregator 模式之后,再访问 apis/metrics.k8s.io/v1beta1 的时候,实际上访问到的是一个叫作 kube-aggregator 的代理。而 kube-apiserver,正是这个代理的一个后端;而 Metrics Server,则是另一个后端。
而且,在这个机制下,还可以添加更多的后端给这个 kube-aggregator。所以 kube-aggregator 其实就是一个根据 URL 选择具体的 API 后端的代理服务器。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很方便地扩展 Kubernetes 的 API 了。
而 Aggregator 模式的开启也非常简单:
- 如果是使用 kubeadm 或者官方的 kube-up.sh 脚本部署 Kubernetes 集群的话,Aggregator 模式就是默认开启的;
- 如果是手动 DIY 搭建的话,就需要在 kube-apiserver 的启动参数里加上如下所示的配置:
而这些配置的作用,主要就是为 Aggregator 这一层设置对应的 Key 和 Cert 文件。而这些文件的生成,就需要自己手动完成了,具体流程请参考这篇官方文档。--requestheader-client-ca-file=<path to aggregator CA cert>
--requestheader-allowed-names=front-proxy-client
--requestheader-extra-headers-prefix=X-Remote-Extra-
--requestheader-group-headers=X-Remote-Group
--requestheader-username-headers=X-Remote-User
--proxy-client-cert-file=<path to aggregator proxy cert>
--proxy-client-key-file=<path to aggregator proxy key>
Aggregator 功能开启之后,只需要将 Metrics Server 的 YAML 文件部署起来,如下所示:
接下来,就会看到 metrics.k8s.io 这个 API 出现在了 Kubernetes API 列表当中。$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incubator/metrics-server
$ cd metrics-server
$ kubectl create -f deploy/1.8+/
在理解了 Prometheus 关心的三种监控数据源,以及 Kubernetes 的核心 Metrics 之后,作为用户,其实要做的就是将 Prometheus Operator 在 Kubernetes 集群里部署起来。然后,按照一开始介绍的架构,把上述 Metrics 源配置起来,让 Prometheus 自己去进行采集即可。小结
介绍了 Kubernetes 当前监控体系的设计,介绍了 Prometheus 项目在这套体系中的地位,以 Prometheus 为核心的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
然后,解读了 Kubernetes 核心监控数据的来源,即:Metrics Server 的具体工作原理,以及 Aggregator APIServer 的设计思路。
对 Kubernetes 的监控体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体会到 Kubernetes 社区在监控这个事情上,全面以 Prometheus 项目为核心进行建设的大方向。
最后,在具体的监控指标规划上,建议遵循业界通用的 USE 原则和 RED 原则。
其中,USE 原则指的是,按照如下三个维度来规划资源监控指标:
- 利用率(Utilization),资源被有效利用起来提供服务的平均时间占比;
- 饱和度(Saturation),资源拥挤的程度,比如工作队列的长度;
- 错误率(Errors),错误的数量。
而 RED 原则指的是,按照如下三个维度来规划服务监控指标:
- 每秒请求数量(Rate);
- 每秒错误数量(Errors);
- 服务响应时间(Duration)。
不难发现, USE 原则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比如节点和容器的资源使用情况,而 RED 原则主要关注的是“服务”,比如 kube-apiserver 或者某个应用的工作情况。这两种指标,在、 Kubernetes + Prometheus 组成的监控体系中,都是可以完全覆盖到的。
Custom Metrics
不难看到,Prometheus 项目在Kubernetes 的核心监控体系的架构其中占据了最为核心的位置。
实际上,借助上述监控体系,Kubernetes 就可以提供一种非常有用的能力,那就是 Custom Metrics,自定义监控指标。
在过去的很多 PaaS 项目中,其实都有一种叫作 Auto Scaling,即自动水平扩展的功能。只不过,这个功能往往只能依据某种指定的资源类型执行水平扩展,比如 CPU 或者 Memory 的使用值。
而在真实的场景中,用户需要进行 Auto Scaling 的依据往往是自定义的监控指标。比如,某个应用的等待队列的长度,或者某种应用相关资源的使用情况。这些复杂多变的需求,在传统 PaaS 项目和其他容器编排项目里,几乎是不可能轻松支持的。
而凭借强大的 API 扩展机制,Custom Metrics 已经成为了 Kubernetes 的一项标准能力。并且,Kubernetes 的自动扩展器组件 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HPA), 也可以直接使用 Custom Metrics 来执行用户指定的扩展策略,这里的整个过程都是非常灵活和可定制的。
不难想到,Kubernetes 里的 Custom Metrics 机制,也是借助 Aggregator APIServer 扩展机制来实现的。这里的具体原理是,当把 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启动之后,Kubernetes 里就会出现一个叫作custom.metrics.k8s.io的 API。而当访问这个 URL 时,Aggregator 就会把请求转发给 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
而 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的实现,其实就是一个 Prometheus 项目的 Adaptor。
比如,现在要实现一个根据指定 Pod 收到的 HTTP 请求数量来进行 Auto Scaling 的 Custom Metrics,这个 Metrics 就可以通过访问如下所示的自定义监控 URL 获取到:
https://<apiserver_ip>/apis/custom-metrics.metrics.k8s.io/v1beta1/namespaces/default/pods/sample-metrics-app/http_requests
这里的工作原理是,当访问这个 URL 的时候,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就会去 Prometheus 里查询名叫 sample-metrics-app 这个 Pod 的 http_requests 指标的值,然后按照固定的格式返回给访问者。
当然,http_requests 指标的值,就需要由 Prometheus 从目标 Pod 上采集。
这里具体的做法有很多种,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让 Pod 里的应用本身暴露出一个 /metrics
API,然后在这个 API 里返回自己收到的 HTTP 的请求的数量。所以说,接下来 HPA 只需要定时访问前面提到的自定义监控 URL,然后根据这些值计算是否要执行 Scaling 即可。
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演示一下 Custom Metrics 具体的使用方式。这个实例的 GitHub 库,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在这个例子中,依然假设集群是 kubeadm 部署出来的,所以 Aggregator 功能已经默认开启了。
第一步,部署 Prometheus 项目。
这一步,使用 Prometheus Operator 来完成,如下所示:
$ kubectl apply -f demos/monitoring/prometheus-operator.yaml
clusterrole "prometheus-operator" created
serviceaccount "prometheus-operator" created
clusterrolebinding "prometheus-operator" created
deployment "prometheus-operator" created
$ kubectl apply -f demos/monitoring/sample-prometheus-instance.yaml
clusterrole "prometheus" created
serviceaccount "prometheus" created
clusterrolebinding "prometheus" created
prometheus "sample-metrics-prom" created
service "sample-metrics-prom" created
第二步,需要把 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部署起来
如下所示:
$ kubectl apply -f demos/monitoring/custom-metrics.yaml
namespace "custom-metrics" created
serviceaccount "custom-metrics-apiserver" created
clusterrolebinding "custom-metrics:system:auth-delegator" created
rolebinding "custom-metrics-auth-reader" created
clusterrole "custom-metrics-read" created
clusterrolebinding "custom-metrics-read" created
deployment "custom-metrics-apiserver" created
service "api" created
apiservice "v1beta1.custom-metrics.metrics.k8s.io" created
clusterrole "custom-metrics-server-resources" created
clusterrolebinding "hpa-controller-custom-metrics" created
第三步,需要为 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创建对应的 ClusterRoleBinding
以便能够使用 curl 来直接访问 Custom Metrics 的 API:
$ kubectl create clusterrolebinding allowall-cm --clusterrole custom-metrics-server-resources --user system:anonymous
clusterrolebinding "allowall-cm" created
第四步,把待监控的应用和 HPA 部署起来了
如下所示:
$ kubectl apply -f demos/monitoring/sample-metrics-app.yaml
deployment "sample-metrics-app" created
service "sample-metrics-app" created
servicemonitor "sample-metrics-app" created
horizontalpodautoscaler "sample-metrics-app-hpa" created
ingress "sample-metrics-app" created
这里,需要关注一下 HPA 的配置,如下所示:
kind: HorizontalPodAutoscaler
apiVersion: autoscaling/v2beta1
metadata:
name: sample-metrics-app-hpa
spec:
scaleTargetRef: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name: sample-metrics-app
minReplicas: 2
maxReplicas: 10
metrics:
- type: Object
object:
target:
kind: Service
name: sample-metrics-app
metricName: http_requests
targetValue: 100
可以看到,HPA 的配置,就是设置 Auto Scaling 规则的地方。
比如,scaleTargetRef 字段,就指定了被监控的对象是名叫 sample-metrics-app 的 Deployment,也就是上面部署的被监控应用。并且,它最小的实例数目是 2,最大是 10。
在 metrics 字段,指定了这个 HPA 进行 Scale 的依据,是名叫 http_requests 的 Metrics。而获取这个 Metrics 的途径,则是访问名叫 sample-metrics-app 的 Service。
有了这些字段里的定义, HPA 就可以向如下所示的 URL 发起请求来获取 Custom Metrics 的值了:
https://<apiserver_ip>/apis/custom-metrics.metrics.k8s.io/v1beta1/namespaces/default/services/sample-metrics-app/http_requests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这个 URL 对应的被监控对象,是应用对应的 Service。这跟一开始举例用到的 Pod 对应的 Custom Metrics URL 是不一样的。当然,对于一个多实例应用来说,通过 Service 来采集 Pod 的 Custom Metrics 其实才是合理的做法。
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个名叫 hey 的测试工具来为应用增加一些访问压力,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 # Install hey
$ docker run -it -v /usr/local/bin:/go/bin golang:1.8 go get github.com/rakyll/hey
$ export APP_ENDPOINT=$(kubectl get svc sample-metrics-app -o template --template {{.spec.clusterIP}}); echo ${APP_ENDPOINT}
$ hey -n 50000 -c 1000 http://${APP_ENDPOINT}
与此同时,如果去访问应用 Service 的 Custom Metircs URL,就会看到这个 URL 已经可以返回应用收到的 HTTP 请求数量了,如下所示:
$ curl -sSLk https://<apiserver_ip>/apis/custom-metrics.metrics.k8s.io/v1beta1/namespaces/default/services/sample-metrics-app/http_requests
{
"kind": "MetricValueList",
"apiVersion": "custom-metrics.metrics.k8s.io/v1beta1",
"metadata": {
"selfLink": "/apis/custom-metrics.metrics.k8s.io/v1beta1/namespaces/default/services/sample-metrics-app/http_requests"
},
"items": [
{
"describedObject": {
"kind": "Service",
"name": "sample-metrics-app",
"apiVersion": "/__internal"
},
"metricName": "http_requests",
"timestamp": "2018-11-30T20:56:34Z",
"value": "501484m"
}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Custom Metrics API 返回的 Value 的格式。
在为被监控应用编写 /metrics API 的返回值时,其实比较容易计算的,是该 Pod 收到的 HTTP request 的总数。所以,这个应用的代码其实是如下所示的样子:
if (request.url == "/metrics") {
response.end("# HELP http_requests_total The amount of requests served by the server in total\n# TYPE http_requests_total counter\nhttp_requests_total " + totalrequests + "\n");
return;
}
可以看到,应用在 /metrics 对应的 HTTP response 里返回的,其实是 http_requests_total 的值。这,也就是 Prometheus 收集到的值。
而 Custom Metrics APIServer 在收到对 http_requests 指标的访问请求之后,它会从 Prometheus 里查询 http_requests_total 的值,然后把它折算成一个以时间为单位的请求率,最后把这个结果作为 http_requests 指标对应的值返回回去。
所以说,在对前面的 Custom Metircs URL 进行访问时,会看到值是 501484m,这里的格式,其实就是 milli-requests,相当于是在过去两分钟内,每秒有 501 个请求。这样,应用的开发者就无需关心如何计算每秒的请求个数了。而这样的“请求率”的格式,是可以直接被 HPA 拿来使用的。
这时候,如果同时查看 Pod 的个数的话,就会看到 HPA 开始增加 Pod 的数目了。
不过,在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Prometheus 项目,又是如何知道采集哪些 Pod 的 /metrics API 作为监控指标的来源呢。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前面创建应用的输出,会看到有一个类型是 ServiceMonitor 的对象也被创建了出来。它的 YAML 文件如下所示:
apiVersion: monitoring.coreos.com/v1
kind: ServiceMonitor
metadata:
name: sample-metrics-app
labels:
service-monitor: sample-metrics-app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ample-metrics-app
endpoints:
- port: web
这个 ServiceMonitor 对象,正是 Prometheus Operator 项目用来指定被监控 Pod 的一个配置文件。可以看到,其实是通过 Label Selector 为 Prometheus 来指定被监控应用的。
小结
Kubernetes 里对自定义监控指标,即 Custom Metrics 的设计与实现机制。这套机制的可扩展性非常强,也终于使得 Auto Scaling 在 Kubernetes 里面不再是一个“食之无味”的鸡肋功能了。
另外可以看到,Kubernetes 的 Aggregator APIServer,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 API 扩展机制。而且,Kubernetes 社区已经提供了一套叫作 KubeBuilder 的工具库,生成一个 API Server 的完整代码框架,只需要在里面添加自定义 API,以及对应的业务逻辑即可。
容器日志收集与管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Kubernetes 里面对容器日志的处理方式,都叫作 cluster-level-logging,即:这个日志处理系统,与容器、Pod 以及 Node 的生命周期都是完全无关的。这种设计当然是为了保证,无论是容器挂了、Pod 被删除,甚至节点宕机的时候,应用的日志依然可以被正常获取到。
而对于一个容器来说,当应用把日志输出到 stdout 和 stderr 之后,容器项目在默认情况下就会把这些日志输出到宿主机上的一个 JSON 文件里。这样,通过 kubectl logs
命令就可以看到这些容器的日志了。
上述机制,就是容器日志收集的基础假设。而如果应用是把文件输出到其他地方,比如直接输出到了容器里的某个文件里,或者输出到了远程存储里,那就属于特殊情况了。
而 Kubernetes 本身,实际上是不会做容器日志收集工作的,所以为了实现上述 cluster-level-logging,需要在部署集群的时候,提前对具体的日志方案进行规划。而 Kubernetes 项目本身,主要推荐了三种日志方案。
第一种,在 Node 上部署 logging agent,将日志文件转发到后端存储里保存起来。
这个方案的架构图如下所示。
不难看到,这里的核心就在于 logging agent ,它一般都会以 DaemonSet 的方式运行在节点上,然后将宿主机上的容器日志目录挂载进去,最后由 logging-agent 把日志转发出去。
举个例子,可以通过 Fluentd 项目作为宿主机上的 logging-agent,然后把日志转发到远端的 ElasticSearch 里保存起来供将来进行检索。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档来了解。另外,在很多 Kubernetes 的部署里,会自动启用 logrotate,在日志文件超过 10MB 的时候自动对日志文件进行 rotate 操作。
可以看到,在 Node 上部署 logging agent 最大的优点,在于一个节点只需要部署一个 agent,并且不会对应用和 Pod 有任何侵入性。所以,这个方案,在社区里是最常用的一种。
但是也不难看到,这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要求应用输出的日志,都必须是直接输出到容器的 stdout 和 stderr 里。
第二种,通过一个 sidecar 容器把这些日志文件重新输出到 sidecar 的 stdout 和 stderr 上
所以,Kubernetes 容器日志方案的第二种,就是对这种特殊情况的一个处理,即:当容器的日志只能输出到某些文件里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 sidecar 容器把这些日志文件重新输出到 sidecar 的 stdout 和 stderr 上,这样就能够继续使用第一种方案了。这个方案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比如,现在的应用 Pod 只有一个容器,它会把日志输出到容器里的 /var/log/1.log 和 2.log 这两个文件里。这个 Pod 的 YAML 文件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unt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unt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
i=0;
while true;
do
echo "$i: $(date)" >> /var/log/1.log;
echo "$(date) INFO $i" >> /var/log/2.log;
i=$((i+1));
sleep 1;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volumes:
- name: varlog
emptyDir: {}
在这种情况下,用 kubectl logs
命令是看不到应用的任何日志的。而且前面说的、最常用的方案一,也是没办法使用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为这个 Pod 添加两个 sidecar 容器,分别将上述两个日志文件里的内容重新以 stdout 和 stderr 的方式输出出来,这个 YAML 文件的写法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unt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unt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
i=0;
while true;
do
echo "$i: $(date)" >> /var/log/1.log;
echo "$(date) INFO $i" >> /var/log/2.log;
i=$((i+1));
sleep 1;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unt-log-1
image: busybox
args: [/bin/sh, -c, 'tail -n+1 -f /var/log/1.log']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unt-log-2
image: busybox
args: [/bin/sh, -c, 'tail -n+1 -f /var/log/2.log']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volumes:
- name: varlog
emptyDir: {}
这时候,就可以通过 kubectl logs
命令查看这两个 sidecar 容器的日志,间接看到应用的日志内容了,如下所示:
$ kubectl logs counter count-log-1
0: Mon Jan 1 00:00:00 UTC 2001
1: Mon Jan 1 00:00:01 UTC 2001
2: Mon Jan 1 00:00:02 UTC 2001
...
$ kubectl logs counter count-log-2
Mon Jan 1 00:00:00 UTC 2001 INFO 0
Mon Jan 1 00:00:01 UTC 2001 INFO 1
Mon Jan 1 00:00:02 UTC 2001 INFO 2
...
由于 sidecar 跟主容器之间是共享 Volume 的,所以这里的 sidecar 方案的额外性能损耗并不高,也就是多占用一点 CPU 和内存罢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宿主机上实际上会存在两份相同的日志文件:一份是应用自己写入的;另一份则是 sidecar 的 stdout 和 stderr 对应的 JSON 文件。这对磁盘是很大的浪费。所以说,除非万不得已或者应用容器完全不可能被修改,否则还是建议直接使用方案一,或者直接使用下面的第三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就是通过一个 sidecar 容器,直接把应用的日志文件发送到远程存储里面去。
也就是相当于把方案一里的 logging agent,放在了应用 Pod 里。这种方案的架构如下所示:
在这种方案里,应用还可以直接把日志输出到固定的文件里而不是 stdout,logging-agent 还可以使用 fluentd,后端存储还可以是 ElasticSearch。只不过, fluentd 的输入源,变成了应用的日志文件。一般来说,会把 fluentd 的输入源配置保存在一个 ConfigMap 里,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fluentd-config
data:
fluentd.conf: |
<source>
type tail
format none
path /var/log/1.log
pos_file /var/log/1.log.pos
tag count.format1
</source>
<source>
type tail
format none
path /var/log/2.log
pos_file /var/log/2.log.pos
tag count.format2
</source>
<match **>
type google_cloud
</match>
然后,在应用 Pod 的定义里,就可以声明一个 Fluentd 容器作为 sidecar,专门负责将应用生成的 1.log 和 2.log 转发到 ElasticSearch 当中。这个配置,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unt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unt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
i=0;
while true;
do
echo "$i: $(date)" >> /var/log/1.log;
echo "$(date) INFO $i" >> /var/log/2.log;
i=$((i+1));
sleep 1;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unt-agent
image: k8s.gcr.io/fluentd-gcp:1.30
env:
- name: FLUENTD_ARGS
value: -c /etc/fluentd-config/fluentd.conf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nfig-volume
mountPath: /etc/fluentd-config
volumes:
- name: varlog
emptyDir: {}
- name: config-volume
configMap:
name: fluentd-config
可以看到,这个 Fluentd 容器使用的输入源,就是通过引用前面编写的 ConfigMap 来指定的。这里用到了 Projected Volume 来把 ConfigMap 挂载到 Pod 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案虽然部署简单,并且对宿主机非常友好,但是这个 sidecar 容器很可能会消耗较多的资源,甚至拖垮应用容器。并且,由于日志还是没有输出到 stdout 上,所以通过 kubectl logs
是看不到任何日志输出的。
以上,就是 Kubernetes 项目对容器应用日志进行管理最常用的三种手段了。
小结
这里分析了 Kubernetes 项目对容器应用日志的收集方式。综合对比以上三种方案,比较建议将应用日志输出到 stdout 和 stderr,然后通过在宿主机上部署 logging-agent 的方式来集中处理日志。
这种方案不仅管理简单,kubectl logs 也可以用,而且可靠性高,并且宿主机本身,很可能就自带了 rsyslogd 等非常成熟的日志收集组件来供你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编写应用的时候,就直接指定好日志的存储后端,如下所示:
在这种方案下,Kubernetes 就完全不必操心容器日志的收集了,这对于本身已经有完善的日志处理系统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种方案,都必须要及时将这些日志文件从宿主机上清理掉,或者给日志目录专门挂载一些容量巨大的远程盘。否则,一旦主磁盘分区被打满,整个系统就可能会陷入崩溃状态,这是非常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