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天天做业务,技术都没怎么提升,也没有任何成就感,好羡慕做架构优化的人,成绩显而易见,技术又得到了提升。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做业务真的没有任何成就感吗?没什么职业成长吗?

    作为一个技术人,技术确实是什么我们的护身法宝,也是我们职场上最大的安全感,但技术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只有将技术运用在业务场景里,去解决业务问题,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所以只有更深入到业务中,你才能发现业务中真正的痛点是什么,才能结合技术,去解决相应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越复杂,技术的价值体现就越高,比如去解决业务流程的效率问题,业务的体验问题,在复杂的业务场景下,很可能现有的技术积累是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从业务中反推我们的技术成长,引入更优的技术架构,更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就是业务赋能,深入业务,了解业务场景和痛点,结合技术做架构优化,做架构升级

    很多同学又会说,我天天写业务,架构优化输出又很少,怎么才拿好的绩效啊?
    我觉得这是很多人的认知误区,以为只有做了很多架构优化你才能拿到好的绩效,实际上是不对的,无论你是做架构优化还是做业务,只有你主动做出了额外的工作亮点,才能拿到更好的绩效,做架构优化的同学,实际上也是上级分配的任务,如果只是完成了,没有额外做出什么亮点,这跟完成了一个业务需求是一样的,这叫被动执行,完成了任务,绩效也只是达标而已。

    再来看看以下的行为:

    1. 主动推动xx项目,遇到xx堵点,协调xxx,做了xx点的沟通,解决了xx堵点
    2. 主动推进xx项目,xx晚上主动加班,xx周末主动加班,提前上线xx天
    3. xx流程体验不好,做了xx优化,让xx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都是主动的行为,也是工作中的亮点,深入业务后,就比较容易产出。
    另外你发现一些业务的痛点,当前技术不满足,也会主动去了解更优的技术解决方案,结合业务做更有价值的架构优化,从业务反推自己的技术成长。
    深入业务,还能提升我们的项目管理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在协作过程中,不断输出你的想法,解决问题,也无形中提升了影响力。

    所以要拿好的绩效,一定需要积极主动,做出额外的工作亮点,做业务思考,用技术赋能业务,
    并具备这样的素质:

    1. 积极主动
    2. 积极响应
    3. 工作热情
    4. 有责任感

    有的人又会说,我天天做业务,都没有成就感啊?
    是的,会没有成就感,因为你只是按照交互稿把页面做完了,就完了,最多从交互评审里了解到一些需求的背景,另外前端也是处于业务逻辑的底层,这当然就没有任何成就感了。

    那怎么才能有成就感呢?
    去了解业务场景,去了解需求在线下场景到底是怎么跑的,也许你的一个小需求,就帮助了非常多的患者。另外也要关注业务的数据,数据增长了,看到了那个不断上升的曲线,肯定会很爽,如果增长曲线下降或负增长,可以去分析是线上出问题了,还是产品流程太复杂,然后去做对应的技术优化。我想这样去深入到业务中,你一定会获得相应的成就感。

    作为离用户最近的前端,我们更应该去主动接近用户,做一个技术赋能业务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