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平凡的世界》是我高中时候读的,高中时候语文老师组织阅读角,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书放在上面供其他同学借阅。平凡的世界是我暗恋的一个女同学提供的一套书,我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出于这一点,所以才去阅读了。并且她的QQ昵称叫做《追风筝的人》,所以我也把那本书给读了。
这只是一个小背景故事,我当时上册读到的一半,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后来又连续的把剩下两册读完。由于太过久远,我已经不能把故事复述一遍,只能谈谈当时我阅读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是持久的影响着我的。我觉得我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很适合一个浑身充满热血的青年,读完这本书之后才能深刻的理解生活是究竟怎么回事?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1.理想与浪漫主义
长久以来,我脑海中总有一副景象,是《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部分,一个体格精瘦的男子,黝黑的脸上有一道疤,在矿上辛苦工作之余到旁边的棚子读书,那里摞着他借来的或从地摊买来的书。这本书让我们认清了生活的现实,或许大部分努力不会得到回报。对于一个人应该怎样的去过他的一生,孙少平给了我另外一个答案,面对生活的现实你就也可以满怀理想主义。你可以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
如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陈年喜,他是一位矿工,做了16年的爆破工人,因为在矿下长久工作,留下有很多职业病,但他还是在坚持写诗。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把一生重新组合
我微小的亲人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在他们床前 我岩石一样轰地炸裂一地。
很有力量是吧,我有时会觉得他是中年孙少平,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压抑的环境中写作,那是残酷的,顽强的美。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任何社会角色都更令人尊重。
2.现实与个人奋斗
书中的另一条线的哥哥孙少安脱贫致富的故事,不也正是我们父辈的奋斗史。在改革开放后,孙少安通过拉砖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接着开办砖厂,成为了“万元户”,这其中不免挫折,孙少安也暴露出很多瑕疵,比如对村民和朋友好于对妻子,周秉义也是这样,难道是那个时代青年“自我奉献”的通病?(或者说中年小说家偏爱这类角色)但本质上是在辛勤劳动中赋予人生意义,为社会为身边人创造价值,无论是那个时代为集体创造价值,还是现在更加自利一点的为自己创造良好生活。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就连我们这种边陲小岛的人都充满了冒险精神,胆大+勤劳成为了致富经。我崇尚个人奋斗,就像我倾佩我的父亲一样。所以无论我的父辈还是孙少安,都成为我个人奋斗的故事模板。
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的奋斗,都体现着路遥在后记里面写的那句话: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摘抄
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在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也许有一天,学生会变成自己老师的老师——这是常常会有的——但人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教。
这样,孙少平的精神思想实际上形成了两个系列:农村的系列和农村以外世界的系列。对于他来说,这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一方面,他摆脱不了农村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受农村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既不纯粹是农村的状态,又非纯粹的城市型状态。在他今后一生中,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混合型的精神气质。
少平甚至对苦难有一种骄傲感——只有更深邃地理解了生活的人才会在精神上如此强大。
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地寻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与我们失之交臂。当我们为此而耗尽宝贵的青春年华,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时候,我们或许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人处在幸福与不幸交织的矛盾之中,反而使内心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痛苦,看来近在眼前的幸福而实际上又远得相当渺茫,海市蜃楼。放不得抓不住。
他不由再一次思想: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