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第一遍看《围城》看到很多精妙的比喻和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刻薄,对钱老的风趣犀利语言风格佩服得五体投地。再读《围城》感叹钱老对方鸿渐人物形象塑造之立体,我们或多或少能在自己或身边人的看到一点方鸿渐的影子,都身处在“围城”之中,而这座“围城”正是我们人性弱点。最近重读,感触颇多,同大家分享。
何为围城
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彷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鸿渐,是不是?”鸿渐摇头表示不知道。
书中只有一处谈话引用了英国的古话点明了书名,如果没有书名可能看完感觉本书不知所云。《围城》的书名就画龙点睛,《围城》就光看到书名,就能让你反思很久了,伟大之处就是用一个标题点出了人生的普遍性。
本书主人公方鸿渐,向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总是被他人的意见所裹挟。每次方鸿渐做完选择都有一种“围城”的感觉,总是在一个又一个“城”之间切换,却无法突破自己的“围城”,他的困境并非换一个伴侣,换一个工作能够解决的,而是自己软弱的性格造成的,而这一点他却从未发现。
整本书它两条线是同步进行的,一条是方鸿渐的恋爱婚姻这条线,另外一条线是方鸿渐的职业发展的线,婚姻围城,事业围城,以及在这两座围城之外的一座大大的自我围城。
婚姻围城
主人公方鸿渐在国外留学归来,而在归来的船上与鲍小姐、苏小姐之间,以及回国后与苏小姐、唐小姐之间的纠葛,并最终与孙小姐走入婚姻的围城。
方鸿渐在高中的时候订了一门婚事,他在北京上大学看别人谈恋爱谈得火热,心里也躁动,觉就想这婚事还是退掉吧。但是呢,他没有很干脆地和父亲说,而是写了一篇文绉绉的信,说什么最近照镜子,觉得自己身形消瘦,怕自己耽误了小姐,结果被他父亲训斥一顿“男子汉照什么镜子,不好好读书就把你的钱给断了,让你回家结婚”,吓得他就马上就认错了,不提退婚一事。后来未婚妻死了,周家准备用来结婚的钱资助方鸿渐出国留学。在回国的船上,方鸿渐认识鲍小姐,而鲍小姐则是抱着玩玩的态度勾引方鸿渐,方鸿渐抱着不负责不拒绝的态度与鲍小姐发生一夜情。
回到国内以后,方鸿渐在苏小姐家认识了表妹唐小姐,她还是个活泼可爱的大学生,方鸿渐很快就喜欢上她。但是苏小姐一直以为方鸿渐和赵辛楣是他的追求者,苏小姐是更喜欢方鸿渐一些的,所以她总是旁敲侧击的刺激一下方鸿渐。方鸿渐明明白对方的意思,却没有明确表态不喜欢反而要配合她演出,甚至有一些比较暧昧的动作,在一个月夜,两人当独相处并排而坐,方鸿渐说“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了!这月亮会作弄我干傻事。”这给让苏小姐以为鸿渐是喜欢她的但是比较怂,于是用法语鼓励他去吻苏小姐,方鸿渐也就半推半就的吻苏小姐。这个吻对于苏小姐来说,就是确定关系的信号。方鸿渐回家之后才觉得这样不妥,还是通过写信去说明,但已经太晚,致使苏小姐气急败坏的去破坏他和唐小姐的关系,其实也不算破坏,只是把假文凭和鲍小姐一事如实告诉了唐小姐。
方鸿渐和孙小姐的关系最莫名其妙的,他们相识于去三闾大学任教的途中,孙小姐在方鸿渐面前表现出的是一个天真幼稚 、充满好奇心的小姑 娘 :“……我什么事都不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我太不知道怎样做人,做人麻烦死了!方先生,你可以教我么?”
其实孙小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这一点在婚后才表现出来的,对于赵辛楣就很懂得对于不喜欢的异性要保持距离,而方鸿渐还是一如既往保持着跟异性之间的暧昧不清的互动。赵辛楣离职后,孙小姐向朋友暗示他们已经订婚了,而方鸿渐没有否定,忽觉身心疲倦,没精神对付,搀着她手说:“我可句句当真。也许正是我所要求的。”于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走进了婚姻。至于婚后,两人性格不合矛盾爆发在所难免。
事业围城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4年,换了三所大学,但是呢,他生活懒散,无心学习,到最后快要回国的时候,已经得不到博士学位,才想着要去找枪手,还直接买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回国后,方鸿渐基本就是一直住在周家,做过“挂名女婿”,承蒙周家的照顾,安排了一个银行的职位。因为整天无所事事,又与在邮船上认识的留学女博士苏文纨来往的过密,以及和女大学生唐小姐之间的纠葛,让岳父的家人很反感,而受到岳父家人的冷脸。方鸿渐觉得自己没有脸在周家呆下去了,于是就主动向银行提了离职。
好在辛楣之前就已经向他提出,一同去三闾大学任教的想法,能拿个教授的职位。到了三闾大学之后,他实际得到的岗位是副教授,但是他想到自己的文凭是假的,所以没有过多的去争论。在学校任教时方鸿渐在不知不觉中又卷入了教职人员之间的个人恩怨之中,致使方鸿渐陷入到私人思怨的漩涡中。还有教师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让方鸿渐不知所措。加之好友赵辛楣因为流言而被迫离开,他对之前高松年允诺的教授职位就没那么期待,准备在高松年送聘书的时候再离职,但聘书迟迟没有到,方鸿渐又不好主动开口,又气又恨地离职。
和孙小姐回到上海后,又是经新丈人介绍,在报馆担当闲职,聊以度日。后来婚姻爆发冲突,又辞职,准备前往重庆投奔赵辛楣。显而易见,从始至终,方鸿渐都是依附在别人身后,不是好友,就是亲家,没有自己能紧紧攥在手心的事业。既没有主动权,也不去主动追寻,窝囊得让人咬牙切齿。
人生围城
豆瓣上看到一条对方鸿渐的评论,我觉得蛮准确的:
方鸿渐就像他家那只钟,一个小时只慢七分钟,算不上不合时宜,只是永远踩上不点。不够执著,没有野心,目标也不明确,“不让人讨厌,但是完全没用。”
方鸿渐长得帅气,同时幽默、“学历高”,有那种插科打混气质,其实是挺让人喜欢,但是作为读者只能说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你看,方鸿渐不想和周小姐成婚写了一封非常的模糊退婚意向,却被父亲的回信给打发了。到苏小姐这边,他明明不喜欢苏小姐,却还跟苏小姐有暧昧的互动。而到喜欢的唐小姐这边,因为一点误会,就没有往前去一步去挽留。至于和孙小姐的关系就更荒诞了,他当时只是出于想要替孙小姐解围,就随口一说订婚。
其实有很多机会他可以回头,但每次都是被半推半就地往前走。至于工作这边,拿周家的钱读书,但一边又没有对周家抱有感恩之心,鸿渐得岳父的关系在银行工作,在银行却又看不上银行的工作,在辛楣的介绍下去三闾大学看不上教书的工作。他不是不清楚自己的学历是假的,他所谓的眼界高,能力低,他能够有这么多的机会,其实是全靠朋友和家人的照顾,并非他自己的能力,而他还挑三拣四。
本质上,他并没有去伤害任何人的想法,方鸿渐每一个决策让你看下去都很有理由,好像不得不这么做,好像没有办法。但是如果你跳出这个没有办法,你再去想想看,你就会发现这个就是他的问题啊,他的人性才是他的围城。
那逐渐成形的习惯 都是墙吗
那么 那日夜累积起来的禁忌
就都是网了
我们终于得以和一切隔离
诸如忧伤喜悦以及种种有害无益的情绪
——节选自《美丽新世界》 席慕蓉
看完之后不免把自己代入,我认为我同样也被很大的框架所限制,这样的框架是很难突破。
比如最近在看女性主义,性别本质只有在生物学上的区别,但我们把定义为男性和女性并赋予了很多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的时候,它就属于一个标签。虽然女性主义被很多的人所认识,但真正做到女性主义的非常非常少,能够突破这种框架陷阱,很多女性一方面享受着女性这个性别带来红利,在另一方面也在抱怨这个性别带来的歧视。比如说女性在婚恋APP上,她更多愿意作为一个被选择的对象,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更愿意晒出自己的照片等待男性主动来找,很多时候女性是主动让渡出自己的权利的。
很多女性可能表达出了不婚不育者想法,那是并非女性主义,这是纯粹的逆反心理,就是以前你叫我做什么那我偏不什么。否定一件事情并非走相反的方向,跳出逆反的思维,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我觉得相比于社会的规训和家庭的限制,我们的内心和性格围城才是最严重的。
再比如我自己,我小时候生病,尤其是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父母没有时间照顾我,经常自己生病了就自己去乡镇的诊所里面看病,从抽屉里拿点钱去,然后打针了也不会哭,总是被人夸是男子汉、乖。然后下的男子汉也存在限制,它会让你觉得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就好像是那你要一辈子做这样的男子汉,那你就不要流泪、不要流露情感。
在“乖”这点上,其实我这点上收获了很多的红利,因为我收到了很多长辈的夸奖和喜爱。到青春期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要做自己和做大人眼里的“乖”小孩之间产生了冲突,我选择了继续享受这个“乖”孩子人设的带来好处,所以,但本质上我其他行为上或者是表现上都很我和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内心还是无比的逆反,我自高中以后,我觉得几乎所有的决策是很逆反。我觉得大众的选择不一定对,就是我为什么要跟大家一样,所以我选择了相反的方向,纯粹非理性的决策。这样的东西一直限制着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走得很缓慢,被这些东西拖着,根本上就是自己的围城。
以上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最近了解到的一些女性主义的知识,想说明的是我们既然形成了这样的框架,就说明我们过去,或多或少在这样的框架下获得了一些好处。我们即渴望围城内的稳定,又渴望围城外的自由(鱼和熊掌),两者兼得并非不可能,首先我们要有逃出围城的勇气,逃出围城就好像商鞅变法,做一个变革就是要动到一些人的利益,一定会有重重的阻力。而我们的跳出围城,就是在革过去自己的“命”,很难但也是有可能的。
📝摘抄
这一张文凭,彷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予。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也许因为战事中死人太多了,枉死者没消磨掉的生命力都迸作春天的生意。那年春天,气候特别好。这春气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
公园和住宅花园里的草木,好比动物园里铁笼子关住的野兽,拘束、孤独,不够春光尽情的发泄。
她跟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写信的时候总觉得这是慰情聊胜于无,比不上见面,到见了面,许多话倒说不出来,想还不如写信。见面有瘾的;最初,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渐渐地恨不能天天见面了;到后来,恨不能刻刻见面了。写好信发出,他总担心这信像支火箭,到落地时,火已熄了,对方收到的只是一段枯炭。
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痴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刺痛。昨天囫囵吞地忍受的整块痛苦,当时没工夫辨别滋味,现在,牛反刍似的,零星断续,细嚼出深深没底的回味。
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的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那种情感,追想起来也可怕,把人扰乱得做事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思,一刻都不饶人,简直就是神经病,真要不得!不过,生这种病有它的快乐,有时宁可再生一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