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

各位东南的朋友好,本篇章由王宗辉(16级电子)、陈雄辉(14级软件)、徐潇航(17级材料)和代光志等多位东大创业圈子的伙伴共同撰写了《SEU生存指南-创业篇》,在本篇章中结合几位素材的内容,按以下部分完成这一篇章的整理。

  1. 开篇
  2. 为什么不鼓励创业?
  3. 为什么不反对创业?
  4. 我们聊聊创业比赛
  5. 在东南,如果你决定创业……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过去的大学四年里,我一直和“创业”这个标签互相“纠缠”着,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来到大学,我加入东大学生创业协会并在其中一口气呆了三年,我和团队采访过几十位创业者,我参加了很多创业比赛甚至保持了全国最好成绩,我后来又开始连续创业,商业服务公司、智能硬件公司、软件服务公司……

这次借此机会,我和所有创业篇编写朋友将向每一个东南后来人,诠释下我们对“大学生”、“创业”、“东南”、“南京”几个关键词和他们的组合的理解,目的不在于鼓动或者劝退,而是告诉你在东南还有这么一条路,这条路上有很多你不曾料想过的悲喜得失,这条路值得了解,不必害怕,慎重尝试——

创业篇篇章编撰整理 16级-电子-王宗辉

二、为什么不鼓励创业?

如开篇所提,整个创业篇撰写的首要原则便是“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关于为什么“不鼓励”,大家可以完全参考雄辉所提的三点和对他们的解释:

  1. 很多创业的基础条件我们不具备;
  2. 你可能在非常低质量低价值的地方拼尽全力而不自知;
  3. 由2)带来的,你将可能随之面临的是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沉没成本;

2.1 很多创业的基础条件我们不具备:

如果创业是一件困难模式的人生经历,那么大学生创业,则是直接开启地狱模式。创业九死一生,对于学生创业而言,失败率更高。作为大学生,我们大多数不具备的条件有且不仅限于:

  1. 没有足够的资金:这导致一些需要一定资金铺路作为盈利前的基础成本的项目,在大学生手中更容易失败;
  2. 没有足够的资源 (人脉资源、市场资源等):这将导致大学生在打开市场、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才能完成,甚至可能无法完成;
  3. 没有足够的视野和领域的专业水平: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具备足够的社会阅历和行业积累。这可能导致:1)我们提出的想法本身就有问题而不自知;2)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未知场景更容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 不具备对公司运转和管理的深入认知:这将导致我们在实际运作项目的时候,更容易因为缺乏基本的能力而在内部运转上就踩坑而从内部直接失败;

2.2 你可能在非常低质量低价值的地方拼尽全力而不自知:

由于基础能力、视野的缺乏,我们很可能陷入低质量努力的陷阱:

  1. 我们对所选择的创业赛道的价值预判具有极大的偏差,你可能拼尽全力可能最后只是验证了一个方向不可行、没有潜力、或者天花板极低。这个观点很可能是在你有足够阅历后通过认知或经验就能直接判断出来的。比如,你可能拼尽全力去实践了一年校园O2O快递项目,可能最后发现供给需求都不稳定,导致用户满意度和留存度都很低;为此你可能发现需要实际需要注入专业的供给人员维持平台运转;这之后你发现项目直接变成重资产项目,盈利计算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来的净收益项目变得难以获利,这个项目陷入死局。但是若你提前看到过众多O2O项目如何倒闭之后,你本就可以基于倒闭的O2O项目分析出这些问题,并且提前否决掉这个项目,以及你节约对应一年的时间投入;
  2. 即便仅仅以锻炼为目的,同样由于我们大多没有很多的基本经验,导致一些本应该作为基本方法论的知识,需要自己从零开始进行摸索和总结。比如,由于缺乏公司经验,几乎所有职场/公司运转相关的事情我们都需要从零开始经历,你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自己摸索和踩坑从而知道正确的做法。然而,这其中又有很多是经历一份正经的工作甚至只是校园项目就可以高效获得的。

引用查理芒格于哈佛毕业时提出“避免过上幸福生活的芒格四味药”的其中一点作为本小节结尾:
”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我们需要拼尽全力与通过实践得出真知。但是如果可能的话,我更鼓励从已有的经验中进行汲取”真知“。

2.3 你将面临的是可能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沉没成本:

大学时间是自由的,充足的,同时也是有限的。你的全情投入将意味着你对所有其他选项的放弃。这其中至少包括:

  1. 你可能没有时间兼顾你的成绩和其他指标,从而失去大三的保研机会,好的交流项目;
  2. 可能你做的事情与你的专业技能是冲突的,从而失去了专业上的好的实验室 和后续的实习机会;
  3. 你可能没有办法兼顾你的其他目标,比如准备出国读研,考公务员等;

这些事情都有对应的timing的,如果你没有及时做,等到对应的申请到来时,你将更难达到对应的目标。

三、为什么不反对创业?

创业是一条风险和成本高但也收益更高的路,是一条小众的路——这是整个社会的分工和分配结构决定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搭架构、拉资源、推项目——所以我们首先提出了“不鼓励”的观点。

但同时你也要清楚,“小众的路”意味着是少数人才适合走的路,但作为在高考教育中通过小于1%录取率来到东南的大家,我们绝对不敢否定大家中确有很多“少数人”。

如果在我们的社会中,连大家也都不假思索地直接默认自己为“多数人”,把小富即安作为生活的终极梦想,那社会就很难找到发展的希望了——当然,这不意味着做少数人就要去创业——我们只是想说,作为新加入东南一员的你,不必提“创业”色变,至少你应该有把《创业篇》读下去的勇气。

3.1 99%的创业失败率吓到你了吗?

徐潇航:“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全面,需要根据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进行综合判断。时间维度我们先简单的看作大学生经历创业的时长,空间维度可以理解为创业时选择的方向。”

3.2 创业不是一场商业行为,没学“商”不意味着你不能创业。

很多同学会说,我没学过管理学、没学过财务、没学过商业模式,我怎么创业嘛,但你回头看看会发现——拥有丰富创业知识、商业知识、财务知识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创业学院派”——其实整个创业圈子中他们并不占多数比例。

像潇航也写到:“创业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商业思维,同时它也并不仅是一场商业行为。创业是以实体(具体的存在事物)为基础或者搭接实体产业的一场商业行为,创业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棋局博弈的过程,棋子走向的规划安排合理与否、思维框架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一整个博弈过程。”

创业意味着你要从0到1做一件事情,你需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发现市场和机会的,引导、凝聚并管理团队的魄力,抗压、抗焦虑能力,学习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你能在商学院中能学到的知识,而需要你在实际的项目摸爬滚打中得到。

而至于财务知识、管理学知识、商业模式知识,其实不限于这些知识,所有的方法论和知识在创业中,对于一个创业者的成长都有很强的边际递减效应——完全不学不行,学太多了你一开始也用不到。

四、我们聊聊创业比赛

这个小节就由我来主笔了,其实对我来说写这部分的挑战很大,因为在本科阶段我是创业比赛的深度参与者,在其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不少,所以我需要努力给自己一个不偏不倚的立场去向大家介绍清楚“创业比赛”——这个提到“大学生创业”就绕不开的话题。

4.1 基础概念

《SEU生存指南》立足东南大学,那么我们就仅讨论对东南多数同学有潜在关联的国家级创业竞赛,即“创青春竞赛”和“互联网+”竞赛。

“创青春全国大学数创业竞赛”前身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赛”,也称为小挑,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李总理发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最高级别创业竞赛——两类竞赛本质没有区别,只在细节和展示形式上略有不同,之后将细致讨论。

此两个创业竞赛目前在东南受到校官方和院系的高度重视,在同学中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也在提升,很多学院已经将该类竞赛与保研加分深度挂钩。以我所在的电子学院为例,目前保研竞赛加分政策中,此两个创业竞赛的最高加分已经超过电子设计竞赛。

竞赛项目和团队由各院系和校官方共同选拔项目,通过东南举办的校庆杯竞赛和多次赛前赛后培训作为筛选,通过筛选的项目将被推送至省赛进而优胜者进入国赛。

4.2 创业竞赛比什么

有些人说创业竞赛比的是商业包装能力,有些人说创业竞赛比的是创业能力,也有些人说创业竞赛比的是“吹牛”能力——我觉得这些都有些片面了,其实很多人对创业竞赛的诋毁本身就来自于对他不够充分的理解或者过高的期望。

其实说到底,创业竞赛从性质上来讲本身就是“融资”竞赛。真正的创业包含太多环节,而融资只是其中的一个流程,指望着通过把“创业比赛”作为“创业”的一个模拟过程,本身就是过分期望——会融资的人不一定能创业,能创业的人得会融资。

说到融资,在创业比赛中,你可以理解为台下的评委都是“投资人”,他们的100分满分就是他们的资金,他们会根据项目的市场前景情况、竞争力情况、团队情况、投资回报情况为项目打分(投钱)。

所以参加一场创业比赛,你要做的全部就是面对评委,以一个融资者的身份,通过PPT讲述你项目的优势(presentation),并在讲述后和评委进行交流细节(答辩)。

4.3 项目宿命论

在一场融资中,投资人真正关注的从来不是你商业分析做得多透彻,展示人语言功底多强大,PPT做得多么美观漂亮——好项目就是好项目,差项目就是差项目——作为参与者,你进行商业包装的主观能动性没那么强,很多时候在你抓牌的那一刻,输赢就已经决定了。

很多人说这不公平,创业竞赛确实不像电设数模一样,每个团队每个人都可以凭个人实力说话。

但实际上从国家发起并每年大力支持该竞赛是初衷上讲,国家希望的是评价一所高校所孵化出的实际优秀创业项目质量,当然应该以项目实际情况做考核,国家从来没希望过通过创业比赛选拔出有商业思维、商业素养的同学,这甚至不是评分维度——创业比赛是“融资类”竞赛,参加比赛的从来都是项目,不是个人或团队。

4.4 得与失

  1. 创业能力?

如果你参赛的项目本身就是你的创业项目,或者你在参赛过程中抱着强烈的探索一个行业创业机会——那么我觉得创业比赛可以帮助你培养商业分析能力、财务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等必备能力,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一个行业,接触一定数目的投资人。

  1. 创业之外的能力?
  • 演说能力:这点的提升毋庸置疑,如果你担当一个创业比赛团队的展示人的话,你将有大量的演说锻炼机会(主动或被动)。
  • 文书撰写能力:创业比赛中每个项目都约定俗成地被要求写一本商业策划书,撰写这本商业策划书的过程中,尤其是撰写其中市场调研部分的过程中,对文字组织和撰写能力的提升是有一定帮助的。
  • 团队组织和协作能力:不同于其他比赛(电设、数模等)一般三人组队或单人参赛,创业比赛团队一般会有十个人左右——而且这10个人能力不同,观点不同,专业不同,利益诉求不同——所以如果你恰好是这个团队的组织者、leader,你会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充分地锻炼一个小团队的管理能力。
  • 视角:创业竞赛因为其特殊性质,涉及和关联到的群体非常多——高校领导、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地方政府、投资人、媒体工作者、创业者,还有游走在这其中说不出身份的很多人——对有些人来说,这是创业竞赛的福利,给了参与者所有其他学科竞赛都给不了的视角和经历,帮助参与者更好地完成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
  1. 你的代价有什么?
  • 时间:随着创业竞赛高校间竞争的白热化,一个参赛项目的备赛周期往往是以年为单位,在备赛过程中你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多于专业类竞赛。
  • 风险和受益指数都很高:上一条提到过,你的备赛投入是很高的,但是项目的真正的成功与失败,你却并没有很强的决定能力,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会有些无力感。
  • 对务实为本的困惑:东南自古以来的校训便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但在创业竞赛中,受上一条“项目宿命论”影响,会有更多项目采取相对更极端的包装方式,而受限于比赛审核条件限制,这些行为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置身其中,作何选择,也是一种考验。
  • 视角:见上一条“创业竞赛因为其特殊性质,涉及和关联到的群体非常多——高校领导、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地方政府、投资人、媒体工作者、创业者,还有游走在这其中说不出身份的很多人——对有些人来说,这是创业竞赛的福利,给了参与者所有其他学科竞赛都给不了的视角和经历,帮助参与者更好地完成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但对有些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困扰,太早地将自己置身名利场感受利益纷扰,也不一定是对的,对错只靠自己来选择。

五、在东南,如果你决定创业

5.1 思考框架

对于“不鼓励和不反对”中的场景进行思考后,如果这些对你来说最终引向了实践一次创业的想法,你可以先思考这些,以下雄辉所写——

“若上面的场景在你身上不存在、对你不重要或者你能克服(比如你的项目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资源,或者你已经有了获取这些资金和资源的能力;你非常确定你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你很(或有能力快速)熟悉将要从事的领域;这个项目的沉没成本并不高,或者他所产生的价值完全大于这些成本 等等),那么关于创业,我并不反对。希望你能够准备一些思维框架,进行自己的项目的有效性的论证。这里举一个简单的思维框架的例子,一共有两点:”

  1. 想清楚: 事情本身是否有价值:
  2. 基于自己的逻辑判断下,该事情是否具备可行性(包括痛点、商业价值等)?
  3. 是否有人做过?做过的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在我们身上也存在,目前可以克服嘛?
  4. 询问你所能找到的最有经验的人,他是否认为可行?他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这个问题是否存在,是否能够被克服?
  5. 有基础:内部外部条件是否具备
  6. 内部条件是否具备:你的个人能力,资源,你所能找到的团队等是否满足项目启动所需
  7. 外部条件是否具备:市场环境是否适宜;竞争对手是否存在,情况如何;基础环境(技术基础,用户习惯基础等)是否具备等。

在这之后,你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商业分析框架,去论证你所做的事情的可行性,比如:商业画布,SWOT,波特五力,PEST等。如果在以上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地论证后,你发现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人,有任何办法能说服你”他不值得做“,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那么去开始行动吧!

5.2 在东南你的开局资源

创业首先需要的是什么?

  1. 项目(你的创业项目是什么,模式类还是技术类,生存型还是创业型)
  2. 人(团队)
  3. 资源(资金、渠道等)

接下来我会结合我四年的本科创业经历,向你介绍在东南这所学校里你有可能获得这些的方法——

1. 项目:
参加创业比赛的话,你的项目来源很多,校友企业也好、实验室也好等等;但如果你是真的要落地创业,你会发现自己将窘迫很多……

受限于学校的知识产权政策,本科的你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以实验室科研成果作为自己的创业出发点,同时对于本科阶段的你(当然了在东南我们不排除有特例的可能),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很难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创业(至少是纯技术创业)这条路,在你的本科阶段很难走得通。

把以上排除掉,你可以选择半技术类项目(单纯举例,比如做一个视频工作室,做一个软件外包工作室,做一款消费级硬件产品等),或者选择纯模式类项目(单纯举例,比如搭建一个校园销售团队等)。

另外做什么项目,往什么方向发展往往不是由你一个人决定的,要和团队经过充分地讨论和论证。同时也不是一开始就能百分百正确的,要在不断试错和复盘中迭代。

2. 团队:
呆在宿舍是找不到合伙人的,尽量走出宿舍、走出班级、走出学院、甚至走出学校,加入不同的圈子和组织,去见到更多不同的人。在东大的话,推荐东南大学学生创业协会。

不要害羞,你要相信在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的学校,有创业想法并愿意承担风险和责任将之付诸现实的人永远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希望能参与其中一起搞事情,勇敢的和你想合作的人交流,和他们说出你的想法。

3. 资源(资金、渠道):
东大本科学生创业的支持和组织方面,官方工作主要归属于东南大学校团委创业实践部,同时教务处也有相关部分,学生组织中,目前以学生创业协会为主要组织。

校官方并没有针对学生创业的直接经费支持窗口,但是每年有创业类SRTP项目,该类项目和大家一般熟知的创新类SRTP项目并立。

申请创业类SRTP项目中包含创业“实践”类SRTP项目和创业“训练”类SRTP项目。

“实践”类项目经费支持标准可以达到十万甚至更多,但对于结题要求会更高,硬性标准是必须注册公司(如果你的创业项目是连公司都不需要注册的项目,一般不会得到这个标准的经费支持)。“训练”类项目的经费支持标准可以最高达到两万元左右,不要求注册公司,最终成果以商业策划书和一场路演性质答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