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1 
 网络层分组的名字是数据报。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链路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R2 
 数据报网络: 转发,路由
 虚电路网络: 转发,路由,连接建立
- R3 
 转发是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移动到输出链路,路由选择是决定数据报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路径。
- R4 
 都使用转发表。
 虚电路网络转发表中记录的是接口和VC号的转换。
 数据包网络转发表目的子网和输出接口。
- R5 
 网络层能为单个分组提供的假想服务:
 确保交付,时延上界
 网络层能为分组流提供的假想服务:
 有序交付,最小带宽,最大时延抖动,安全性服务
因特网的网络层没有提供这些服务
ATM的CBR服务有:恒定带宽,确保交付,有序交付,时延上界,最大时延抖动。
ATM的ABR服务有:最小带宽,有序交付。
- R6 
 网络电话,实时视频等。
- R7 
 因为转发要求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存储影子副本在端口的线路卡,使得端口不用调用中央选择处理器,加快了速度。
- R8 
- 经内存交换
 类似于共享内存的多处理机,共享一片内存,目的地址的查找和分组交换由输出线路卡来处理。
- 经总线交换
 输入端口使用一根共享总线将分组直接传送到输出端口
- 经互连网络交换
 使用纵横交叉的总线结构,交叉点通过交换结构控制器开启和闭合。
经互连网络交换可以并行发送多个分组。
- R9
 交换结构传输的速度不能使得分组无时延的通过交换结构,输入端口就会出现排队,排队过长就会发生丢失。
 解决方案:
- 加快交换结构的传输速度。
- 尝试解决HOL阻塞,重新排列输入端口中的队列,使其可以减少HOL阻塞的情况。
- R10 
 交换结构对某输出端口的发送速度快于输出端口的输出速度,会造成排队现象,排队过长就会发生丢失。
 增加交换结构的速率对丢失现象起到相反的作用。速率越高丢失越多。
- R11 
 如果一个输入端口的前部分组正在阻塞,后面的所有分组也不能被发送,即使后面的分组的输出端口是空闲的。
 出现在输入端口。
- R12 
 路由器有IP地址,且一个端口一个IP地址。
- R13 
 11011111 00000001 00000011 00011011
- R14 
 IP地址:192.168.2.239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路由器:192.168.2.1
 本地DNS服务器:192.168.2.1
- R15 
 8个接口。检索3次转发表。
- R16 
 40字节数据+20字节TCP首部+20字节IP首部 = 80字节
 应用数据所占百分比为50%
- R17 
 IP协议中有上层协议字段,指示了应该交给的上层协议。
- R18 
 一般使用DHCP协议自动分配地址,DHCP服务器即是无线路由器。
 一般的无线路由器是使用NAT的。因为它使用的是局域网地址,并非公网地址。
- R19 
 版本,TOS,上层协议,寿命,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位数不同)
- R20 
 可以这样理解。因为IPV6数据报被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对IPV6报文来讲隧道就相当于过了一跳路由器,因此比较像链路层协议。
- R21 
 链路状态算法:
 全局式路由选择算法,需要广播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分散式路由选择算法,只需要通知相连点
- R22 
 不同的ISP构建了不同的自治系统,自治系统内部采用内部路由选择协议。自治系统之间使用自治系统间路由选择协议。
 其次,OSPF协议还可以配置为多个区域,区域内运行自己的OSPF协议。
- R23 
 是不必要的。不同的AS情况可能不同,适合采用的路由选择算法也不同,且只要选择了相同的AS间路由协议,就不会影响对外的路由选择。
- R24 
 不会改变
- R25 
 RIP通告的内容是路由器的转发表,也包含目的地的跳数。只向连接的点通告。
 OSPF通告的内容是某链路的状态信息,向所有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通告。
- R26 
 AS-PATH和NEXT-HOP
- R27 
 AS内协议和AS间协议处理的问题不同,比如AS内协议要求性能,但不要求规模和特殊策略,但是AS间协议对规模,可扩展性和策略要求较多。
- R28 
 策略问题在AS内部协议中,相对来说不重要。
- R29 
 子网是IP在一个网段内,里面有许多主机,IP相近,前缀相同。
 前缀是一个子网的标识,具有相同前缀的IP在一个子网内。
 BGP路由是在AS间的路由选择协议。
 AS与子网不是同一个概念,AS的范围一般比子网要大,一个路由器端口连接的是一个子网。多个子网和路由器在一个为AS。不过经过路由聚合,AS对于外部可能表示为一个子网的形式。
- R30 
 NEXT-HOP属性,用来决定转发表下一条路由,知道通往的是哪个AS网关路由器。
 AS-PATH属性用来检测和防止循环通告,它的长度还能用来确定路由选择。
- R31 
 使用输入策略,比如设置某些属性,过滤到不符合属性的路由信息。
- R32 
 单播是指的分组被复制,然后分别通过独立的路由选择到达目的地。
 广播则是直接使用路由器,在向多个端口转发时才复制报文。
- R33 
 无控制洪泛:
 a. 正确 b. 正确
 受控洪泛:
 a. 正确 b. 错误
 生成树广播:
 a. 错误 b. 错误
- R34 
 不需要
- R35 
 IGMP通知一台路由器想要加入或退出多播组。
 多播路由选择算法的作用是使得多播组的成员接收报文,但是非多播组的成员尽量少接收报文。因于此选择多播报文的路径。
- R36 
 共享的树是所有组成员都使用这一棵树的路径来发送/接收多播报文。
 基于源的树是指每个成员都有一颗独立的路由树,根据这个树来发送多播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