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麦肯锡精英拥有这么48个优秀的工作习惯 - 图1

书名 《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 作者 户塚隆将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阅读日期 2017年4月
豆瓣评分 6.9 我的评分 ☆☆☆☆

内容梗概

  • 作者回顾了自己在高盛、麦肯锡、哈佛商学院的工作和求学经历。他发现身边的国际化精英都具有共通的特质,坚持着常人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和习惯,比如:开会必定发言、利用周末投资自己、用高出阅读三倍的时间思考、用独特的方式规划职业生涯、每天坚持用一连串的优秀习惯磨炼和反思自己……如果你也想和这些国际化精英一样,实现自我提升,书中介绍的48个工作习惯,值得你终身实践。

    作者简介

  • 户塚隆将,1974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进入高盛集团,担任欧美及亚洲企业的企业并购顾问长达五年之久。之后在哈佛商学院取得MBA,转入麦肯锡公司,负责国际企业战略、改革、并购、合作的顾问工作。2007年,成立CNEXT PARTENRS股份有限公司,任代表董事。在公司从事企业的国际化事业开发、国际化人才开发等工作,此外,还利用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分析教材开发了短期集中型实践商务英语项目“CLUB900”。

    版权声明

  • 本文基于原著《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进行二次分解、总结、提炼,供爱好者分享和学习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笔记经二次创作者精心准备和整理,如需转载请提前沟通并注明来源和出处。

    🎫内容大纲


  • 麦肯锡精英拥有这么48个优秀的工作习惯 - 图2

    🎭Part I: 人脉管理

    👭初始人脉搭建

    本书作者强调,我们要相信直觉、命运、人生、缘分……

  • 记住对方的名字**,是搭建人脉的基础#重要!**

    • 认识一位新朋友时,需要3次提及对方的名字。在自我介绍时,可以说我是XXX,您是XXX吗?
    • 在沟通过程中,提问的时候可以提及对方的名字
    • 告别时候应该先说出对方的名字,再说再见

      👣人脉升华

      本书作者强调,我们应该重视在人脉上金钱、精力和时间投资

    • 态度

      • 无论工作和学习多忙,都比不上**与朋友、熟人一起分享悠闲时光来的重要**。因此,需要投资人脉,在时间上、金钱上、精力上
    • 行动

      • 制定计划,每周一次与公司之外的人沟通、交流,扩展自己的人脉圈#经验
        • 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人
        • 成长在不同环境下的人
        • 在其他行业工作的人
        • 与自己年龄、经历不同而产生不同价值观的人
      • 沟通交流上,抱有十足的诚意,对对方表示出真诚的关心
        • 可以谈个人籍贯、个人经历等
      • 当朋友介绍别人会面或者邀请去参加聚会时,勇敢、大胆、自信的去参加
      • 当刚刚结识的人对自己有好感,那么一周之后就应该计划再次见面

        🕸人脉维护技巧

    • 清晰地记住与对方相处的准确时间(人际关系升温的前提,超越利害关系 + 一起共同度过了很长的时间)

    • 经常变换不同的场所和环境,有利于对方回忆共处时间将其“连成串”,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升温
      • 时间上的,中午变晚上,晚上变中午
      • 地点上的,咖啡厅变图书馆,图书馆变安静的饭厅
    • 利用饭桌、酒桌上的机会,与上司、领导非正式交流。刻意逃避与上司的交流是错误的思想**#经验!**
      • 从内心敬慕自己的前辈或上司,这样他们也会加倍关照你
      • 在饭桌、酒桌上的机会,会谈及一些平时聊不到的话题,这样说汲取宝贵经验的机会
      • 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同事们可以享受悠闲时光的同时,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也可以说一些在办公室没法说出口的话
      • 上司能够表现自己的本色,这有利于加深上司与下属直接的了解
    • 其他事项

      • 感恩:心怀感恩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种情感不仅要保留在心中,更**要尽可能的传达给对方**#重要!
      • 握手的质量:无力的握手会给人“敷衍”的印象

        💪🏼Part II: 内在能力、外在能力充实与提升

        🏆内在能力

        🎨思维方式的提升
    • 思考“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 现实中大部分问题都没有固定答案,因此我们应该发散思维来考虑更多可能的答案
      • 养成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问题的习惯,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为日后工作中取得成绩打好基础
    • 多思考、少搜索
      • 少用网络搜索寻求答案,而更多使用大脑的思考来寻求答案,有助于激活大脑的神经元,让自己更少依赖于网络
      • 使用“空 —> 雨 —> 伞”的思考法,精髓为每一次顺着事实进行发问:So What (那又怎么样?)#重要!

      • 面对某些问题时,要使用Why so(为什么会那样呢?)可以由表及里的挖掘出问题的本质
    • 思考和读书的时间比为 3:1#重要
      • 麦肯锡推荐读书是有意识的进行读书,而推荐思考的时间更长**,**其时间比是思考:读书=3:1
      • 实践3:1法则的3步法
      • 每一章的要领写出来 —> 按照逻辑分类 —> 摘出主要信息,进行汇总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 读报时思考“大家的想法”即其他读报人的想法
    • “3个关键”训练逻辑思维#重要

      • 三个关键是麦肯锡顾问的口头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逻辑思路、提高时间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
      • 第一个关键:将论点进行总结或者分解,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 总结论点可以将意见归纳到一起,便于集中讨论和理解,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 分解论点可以解决更加具体的问题,便于了解细节
      • 第二个关键:区分优先级,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 解决问题时,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将问题排序
      • 第三个关键:加强说服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 支撑一个论点的论据过多或者过少,都会使说服力降低。论据1个太少,5个太多

          🎆沟通、汇报能力的提升

    • ⏱沟通及时性

      • 参加会议,勤带笔记本为基本要求(备忘、整理发言内容、现实理解了对方的话)
      • 接到新任务时,当场确认任务信息。敢于追问,和上司充分沟通
    • ⏰行动及时性
      • 接到工作任务5分钟之内马上安排进程
      • 5分钟内,再次确认、理解上司的指示
      • 制定工作计划、对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进行预判
      • 按计划行事
      • 邮件回复速度
        • 邮件回复速度显示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
          • 把回复邮件的时间当做自我名片
          • 当回复邮件需要大量时间时,先发送一封言简意赅的邮件告知对方
          • 邮件需要整理思路(特指涉及感情内容)时,敢于搁置一晚再回复邮件
  • 📆汇报及时性

    1. - 主动汇报和被动汇报的优劣:#经验
    2. - **主动汇报有足够的时间整理思路、建立逻辑框架**
    3. - **被动汇报要求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容易被对方抓住弱点进行反驳**,从而使自己处于防御状态
    4. - 谨慎疏通模式:一边与上司确认工作的开展方式,一边商量的方式。例如:我认为。。。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5. - 让上司挤出时间听我们汇报
    6. - 汇报、交流是一项很重要的事,应该冷静、大胆的和上司沟通
    7. - 随时做好准备与上司沟通的准备
    8. - 简练地说出沟通事项。在向上司做汇报的时候,可以直接说“您能腾出3分钟时间吗,听我说说。。。事”
    9. - **汇报的最佳时机 -- 安排工作之后的第二天早上#经验**
    10. - 安排工作之后的第二天上午即使仅完成70%,也要在第二天早上向上司汇报
    11. - 早上的环境非常安静、可以沉着进行沟通
    12. - 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13. - 接到任务后开始执行并立即汇报,可超出对方的预期值

    🧶其他

    1. - 礼让他人:出天梯、进出门口等保持“礼让”#经验
    2. - 多“感谢”而非“对不起”,谢谢别人更多给与自信、感激的情绪。对不起更多给人的感觉是,否定自己的行为,不自信等
    3. - 出办公室的时候,永远拿着纸和笔
    4. - 制作图表的根本目的,不是展示给客户,而是整理逻辑和获得可信的结论
  • ⚽外在能力

    1. - 身体与运动
    2. - 睡眠:至少保证6-7小时以上的休息
    3. - 其他健康习惯:吃早餐、接种疫苗、定期体检

    ⏰Part III: 保证每天定量完成任务

    📅时间管理

  • 🌍合理的利用“清晨时间”进行高效工作

    • 各种研究表明,一天之中清晨时间的大脑运转特别灵活,效率也特别高
    • 基本技巧
      • 在清晨工作开始前一小时,不去理会其他工作,只需把时间花在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思考的问题上
      • 提前制作工作计划,在清晨时间检查和确认其合理性
      • 查看邮件推荐不要放在清晨时间
    • 消除“黑色星期一”的负面影响#经验
      • 作者认为,星期一上午的工作状态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他能调整心情、集中注意力、按轻重缓急处理、对忙碌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就是有能力的证明。反之,就是缺乏调整心情的能力和准备的能力。
      • So What and How?如何避免呢?
        •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个愉快的周末。回忆与朋友、家人去过的场所,或者是和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以及进行自我投资获得知识、美食、美酒等
        • 确认下周,尤其是周一需要完成的工作
        • 星期天的时候,早睡15分钟
  • 🌠高盛集团的优先顺序设定法

    • 概论:工作繁忙时,尤其应该先停下来整理好眼前该做的事
    • 高盛优先顺序设定矩阵图
    • 主导思想:将事务进行2个维度的分析并进行分类,一个是优先程度,另一个是事务所需完成的时间长短
      • 麦肯锡精英拥有这么48个优秀的工作习惯 - 图3
    • 应用方案:应对A —**> 处理B —> 处理A —> 处理C —> 处理D**

      🧧自我投资管理

  • 20岁时候的投资:尽可能的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工作上。

    • 注重休息
    • 注重投资短期、长期目标
      • 短期目标是工作上的成就、成功、期望
      • 长期目标是指3年、5年、10年以上的期望,类似于语言学习、取得专业资格、阅读商业书籍或者完全不同领域的书籍
      • 长期投资的时间应该细化到每周一天为标准
  • 30岁时候的投资

    • 同样注重短期和长期投资,30岁以后的投资应该以“周末的半天”为基础

      🎫Part IV: 宏观眼光看问题

      🧶会议资料准备

    • 基本概念:每一份资料准备都是自己的门面、是自己的产品**;**资料的展示形式不要花花绿绿,除非特别有要求#重要

    • 重视内容的准备:先收集足够的信息、再思考整体框架的制作、最后对要强调的部分进行配色
    • 会议准备的“3W意识”和“连环画”意识
    • 3W意识即为:Wh - 给谁看、给谁听; Why - 有什么目的; What - 内容是什么

      • 3W准备法: 先准备好开场白,目的是简单引导大家的思路到本次会议, 再生成Who、会议的原委Why、会议内容What
        • Who:准备资料之前,应从出席者的职务、立场、背景、年龄等出发,明确其所了解的知识以及对项目的立场
        • Why:在开始之前,必须非常明确会议的目的并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说明
        • What:将Wh和Why缩小范围之后,就可以落实要传达的内容了。如果与会者对项目持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就不应该首先讲出结论,而应该先陈述逻辑关系、逻辑事实进而得出结论

          📑尽量使用手绘草稿、而非PPT和电脑说服对方

    • 手绘草稿的优势

      • 集中思考而不易被干扰、重新制作的速度比较快、手绘图表更具说服力

        🖼“一页、一张表格、一条信息”

    • 准备资料时大部分时候应该贯彻“一页、一张表格、一条信息”的简单思维

    • 特别重要的资料可以灵活应变,不拘泥于一页的框架

      ⏲细节掌握

    • 格式统一,文字、字体、颜色等统一,除非有特别要求,应该强调统一

    • 校对资料的语法、文字、格式等,防止细节上的错误

      🎁不从公司“退学”而从公司毕业

    • 公司的资源和好处

      • 前任同事的宝贵的财富。同事、上司、下属都可能在将来成为你以后人生的支持者
      • 不要逃避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