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每天我们的大脑都会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着,刷朋友圈、看订阅的公众号、然后微博热门事件又去吃一堆瓜,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有时候发现几篇深度的文章,又觉得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也安慰自己是一个碎片化的学习者。但是时间一长,发现全部都是碎片化的内容,没有自己的一个认知框架和体系,遇到真正的问题时,并不能很有系统和框架性的来解决。

学习知识分为三个阶段:

  • 知道:如果是因为不知道具体的知识,那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无知犯很多错误。
  • 学到:知道了但是认知深度不够,没有学到,就不能很好的去做到,所以深刻的理解知识也是重要的一环。
  • 做到:学习的最后一层就是能做到,知行合一,这点是最为关键。

在具体学之前很多人会面临下面的问题:

  • 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看什么书,上什么课?
  • 不知道怎么学**?**碎片化学习,看文章、听音频等;
  • 没时间学习者?工作和学习冲突,怎么办?
  • 不能坚持学习?坚持不了多久,在断断续续中放弃。

巴菲特背后的巨人——查理芒格,是巴菲特认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他认为:

“一个人如果掌握100个思维模型,你就可以比别人更聪明。” ——查理·芒格

他创造了芒格四步学习法:

  • 第一步:跨学科学习
  • 第二步:只学习重要学科重要思维模型
  • 第三步:把思维模型进行跨学科组合,打造多元思维模型
  • 第四步:刻意练习,组合进化,学以致用,不断验证迭代。

他将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重要思维模型,找到了100个顶级思维模型,自创了投资领域的“多元思维模型”其中包括能力圈模型、价值投资模型、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复式簿记、断裂点理论、误判心理学、规模优势理论等。

只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思维模型。 —— 查理·芒格

什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就是用简单易懂的图形、符号、结构化语言等组成的可视化的模型,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视化的“心理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公式,是顶级高手的套路。比如:第一性原理、复利理论、决策树、金字塔原理、幂次法则等等。

image.png

思维模型形成有四个步骤:

  • 点状思维:零散的知识点,相互没有关联、散落在大脑的空间里,随时会忘记;
  • 逻辑思维:通过归纳和演绎方式对知识进行的线性连接,可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 结构思维:把多个逻辑知识进行结构化整理,形成稳定的结构思维,可以解决复杂问题;
  • 模型思维:以结构思维为框架,碎片化知识填充,形成了稳固可视化模型,左右脑协同记忆,牢记不忘,提高提取效率和使用效率,思维更完整更快速,可以快速解决复杂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

学习思维模型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 避免思维误区
  2. 解决实际问题
  3. 构建思维模型

避免思维误区

  • 非黑即白 绝对思维:思维绝对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没有折中,例如: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 主观臆断 情绪推理:没有证据,感觉对方不是什么好人,所以认定对方是坏人。
  • 以偏概全 点状思维:经验主义,碎片化思维,点状思维、考虑问题单维度,抓不住解决问题本质规律,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不会模型思维、不会思维建模。 例如:身上有刺青的人都不是好人。
  • 思维懒惰 宿命论者:懒的思考,喜欢跟风,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解决实际问题

  • 简单问题:单学科问题,比如写一篇论文,可以运用金字塔原理模型或者黄金圈模型;
  • 复杂问题:涉及多个学科,例比特币、股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投资学、概率学等)、房价预测等,组合跨学科模型去分析预测;
  • 个性问题:跨学科组合和自创模型去解决问题,比如子女教育。

构建思维模型

  •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从单纯的拍脑袋决策,转化为理性思考。
  • 从点状思维到模型思维:从单维度的点状思维,转化为多维度的模型思维。

如何学习思维模型?

学习思维模型的方式有四种:

  • 向高手学习
  • 刻意练习
  • 联脑思辨
  • 学以致用

向高手学习

像诺贝尔奖得主这些世界顶级高手,花了一辈子时间,研发出一个思维模型,只要想学你可以免费得到,而在古代,武林高手为了《九阴真经》或《葵花宝典》,争的你死我活,而现在你可以唾手可得。另外目前还有各类经典的书籍,也都是前人通过不断实际的经验总结梳理出来,也是学习思维模型好的选择。

有句号说的好: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光靠自己的经验,自我摸索,进步会比较慢,别人都已经研究出解决方法了,为什么不可以拿来就用呢?除非人家不给你用。只有先学习模仿,然后再创新超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刻意练习

知识没有经过折腾就不是自己的,针对每一个思维模型要去研究作者提出这个思维模型的历史背景,基础假设、逻辑推理、实验数据等,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包治百病,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非常重要。不然吃错药就很麻烦,不是药不好,而是不对症。用思维模型去分析自己身边的案例或者实际问题,刻意练习,反复思考。

联脑思辨

托马斯.爱迪生、特德.特纳、杰夫.贝索斯、斯蒂夫.乔布斯等,他们能提出重要的新见解是由于他们将自己置于一个极具活力的开放式交流网络中。这些重大的见解都是通过和许多多样性的人群进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不是他们凭借个人的智力水平凭空想像出来的,所以要不断的去和更多跨学科的人交流分享,不断的迭代自己的思维方法,才能思维升级。

学以致用

思维模型的价值在于你使用之后解决了什么问题,很多问题都是跨学科,需要组合应用,所以要不断的使用,组合验证,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实现1+1大于2效应。

思维模型的五个阶段

  1. 事中想不起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想不到可以用哪个思维模型去解决;
  2. 事后才想起来:在解决完某个问题之后,才想起有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但是自己解决的过程是混乱的;
  3. 事中想起来:在思考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正在进行当中,突然想起某个思维模型可以用来解决现状;
  4. 事前想起来:在解决某个问题时,能提前想到有某个或多个模型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5. 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没有意识到思维模型的存在,但在实际上已经使用模型来解决问题了,已经成为潜意识的习惯了。

特种兵为什么厉害?是因为掌握了最少50种以上武器用法,并且模拟真实场景刻意练习,组合应用,才能应对未来复杂的战争场景。职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有掌握最少50+思维模型武装自己的头脑,刻意练习组合进化,成为职场特种兵,才能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