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回归效应

在概率中,如果一件事情比正常值高,那么下次很可能就会比这次低。

比如一个人的成绩排名平均在第10名,突然有一次他考到了第2名,那么他下次考出的成绩比第二名低的概率非常高、比第十名低的概率很高。类似于通过统计结果推测统计数据。

过度自信

后见之明

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进行的猜测。如果猜测成功了,则会认为之前早就料想到这结果;如果猜测失败了,则会认为下定猜测时就觉得不太可靠。
这个错误很明显,但这不过是后见之明,你事前根本无法知道。

比如做一张数学试卷,当你交卷时,你一定认为自己答的都是准确答案。但是批完卷成绩下来时,在不知道真正答案的情况下,一看到错误的题目,立马就能知道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并且能很顺利的改正它并算出正确的答案。 在知道结果的时候,推测当初的原因。

光环效应

漂亮/帅气的明星,走个路都是仙的样子。大公司的领导一定是英明的。好的学校的老师教书能力强;好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聪明。

禀赋效应

可能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

风险规避

分母忽视效应

药物的副作用在0.0001%时,大家以为这个概率很小。但是当对比成100万人中会有一个人产生副作用,那就会觉得这个概率比较大。

沉没成本

损失憎恶

窄框架&宽框架

选项A:100%获得240元;期望240
选项B:25%获得1000元;75%获得0元;期望250
选项C:100%失去100元;期望-100
选项D:50%失去200元;50%失去0元;期望-100
分别在AB、CD选项中选择一项。

  1. 方案一:AC组合
  2. 100%获得140元;*期望140*
  3. 方案二:AD组合
  4. 50%获得240元;50%获得40元;*期望140*
  5. 方案三:BC组合
  6. 25%获得900元;75%失去100元;*期望150*
  7. 方案四:BD组合
  8. 12.5%获得1000元;12.5%获得800元;37.5%获得0元;37.5%失去200元;*期望150*

引用

增加幸福感的最简单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时间,你能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 如果你的收入超过了满意水平,你能够拥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经历,但你将会丧失一些享受小乐趣的能力。 人们通常在未必有收益的情况下选择风险追求,在未必有损失的情况下选择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