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考:
- 根据数据规模,考虑可以使用什么算法?
- 不急着动手,根据题意,理清大致流程。
- 前缀和+线性dp
- 贪心(常先排序)+优先队列
- 二分:二分下标,二分答案,其他有序的都可以作为二分条件。
- 单调栈,单调队列
- 二分套二分,二分套双指针
看到一道题,第一反应想到用什么方法解题?
- 若dfs超时,可考虑动态规划,剪枝,可考虑是否可以二分答案。
- 递归改动态规划,几个可变参数维护几维数组
- unordered_mp :哈希,key-val 的类型可以有很多种,key也可以是指针。
数据规模跟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对应关系
| Input Size | Complexity | | —- | —- | | 50000 | O (n) | | 20000 | O (n logn) | | 1000 | O (n ^ 2) | | 30 | O (n ^ 4) | | 20 | O (2 ^ n) |
各算法对应的最坏时间复杂度
如何判断自己的程序是否会超时: 首先看题目数据的大小, 会给一个数据范围,比如0<N <1000, 接下来看你的程序的代码的语句一共运行多少次, 基本上就是看 循环的层数(一般是看有多少个for嵌套或者while)。N为上面那个范围,要考虑极限数据 就是 N = 1000的情况, 三个for嵌套 就是 1000的三次方 等于10亿 对于这个数量级程序就会超时。
- 程序执行语句次数一般控制在(10^7 -10^8)以下 就不会超时,这个是因为计算机每秒可以运行大概10^8条语句。
双指针,滑动窗口
哪些编码方式,影响时间复杂度的
// vector的构造比 pair的耗时。
queue<pair<int, int>> 时间复杂度优于queue<vector<int>>
// new 的操作很耗时,程序代码不能循环new
// unordered_map<pair<int, int>, int> 的方式标记已访问坐标,不如使用数组vector<vector<int>>。
//
二维数组每个点的标识方式
{i, j}
id = i * n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