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这种模式,当客户端Pod请求内核空间的service iptables后,把请求转到给用户空间监听的kube-proxy 的端口,由kube-proxy来处理后,再由kube-proxy将请求转给内核空间的 service ip,再由service iptalbes根据请求转给各节点中的的service pod

    由此可见这个模式有很大的问题,由客户端请求先进入内核空间的,又进去用户空间访问kube-proxy,由kube-proxy封装完成后再进去内核空间的iptables,再根据iptables的规则分发给各节点的用户空间的pod,这样流量从用户空间进出内核带来的性能损耗是不可接受的

    相关文档:https://blog.csdn.net/kenkao/article/details/87375435
    相关文档:https://www.cnblogs.com/wlbl/p/1069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