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相关的内容的时候,看到了“6页备忘录”,它是为了替代PPT,提高开会效率而提出的。
贝索斯对“6页备忘录”有过这样的表述:“传统的公司会议从PPT演示开始。某人站在会议室前面讲PPT。在我看来,你得到了非常少的信息,你得到的是「罗列的项目信息」。这种方式对讲演者容易,但是对听众很难。所以,以后我们的会议从6页结构化,叙述清晰的备忘录开始。
6页备忘录
那么“6页备忘录”到底是什么呢?整体上看分为下边6个部分:
1. What we do?(背景)
2. Why we do it? or What’s the problem(解决什么问题)
3. How we do it?(我们怎样做)
4. Validation(如何验证)
5. Discussion/Analysis(讨论、分析)
6. Summary(总结)
具体解释
What we do? 背景,什么情况下,我们做了什么。
因为XXX产品即将量产,我们已启动XXX下一版升级产品的规划。今天开会的主题就是汇报与同步目前的规划情况。Why we do it? or What’s the problem: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解决什么问题?
XXX产品规划基于以下考虑。
1、解决一代遗留的明显体验问题;
2、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了新的需求点;
3、通过用户调研,我们发现了新的痛点;
4、竞品打算这么做,我们要如何做应对……How we do it?:做法,我们是怎么做的?和以前做法有什么不同?
我们给出解决方案:1、2、3、4
依赖的资源:1、2、3、4……
成本预估:XXXXXX
需要消耗的人、财、物资源,成本预估。
有了支出,才能评估换回的价值是否值得。Validation:验证,看效果,是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何评估给公司带来的好处。
事前:定义验证的方法(对照组设计,和谁比?)、效果指标口径、必要的数据收集。
事中:数据统计方法可执行,且准确。
事后:数据回收、效果分析。
客观验证:可量化指标;
主观验证:满意度调研,基于统计得出结论;
合理设置对照组,ABtest,好坏是比出来的。Discussion/Analysis:讨论、分析
讨论不同看法;尽量达成一致;
局势分析、识别风险,讨论对策;
列出挑战,一一突破。
列问题的同时,要提前给出方案建议。Summary:总结,结论与待办。
结论1:XXXXXXXXXXXX // 负责人:XXX
结论2:XXXXXXXXXXXX // 负责人:XXX
结论3:XXXXXXXXXXXX // 负责人:XXX
待办1:// 负责人XX,完成时间
待办2:// 负责人XX,完成时间
待办3:// 负责人XX,完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