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一下挣值分析,之所以花费一篇文章来重点说,是因为挣值分析真的非常重要。今天来继续说一下数据分析技术。

image.png

假设情景分析

假设情景分析是对各种情景进行评估,预测它们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积极或消极的)。

假设情景分析就是对“如何情景X出现,情况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进行分析,即基于已有的进度计划,考虑各种各样的情景。根据分解结果,评估项目进度计划在不同条件下的可行性,以及为应对意外情况的影响而编制进度储备和应对计划。

应用过程

  • 6.5 制定进度计划
  • 6.6 控制进度

迭代燃尽图

迭代燃尽图用于追踪迭代未完项中尚待完成的工作。它基于迭代规划中确定的工作,分析与理想燃尽图的偏差。可使用预测趋势来预测迭代结束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在迭代期间应该采取的合理行动。

燃尽图能显示范围和进度情况

image.png

应用过程

  • 6.6 控制进度

绩效审查

绩效审查是指根据项目基准,测量、对比和分析项目绩效。如实际开始和完成日期、已完成百分比,以及当面工作的剩余持续时间。

应用过程

  • 6.6 控制进度
  • 8.3 控制质量
  • 9.6 控制资源
  • 12.3 控制采购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分为两种

  • 一致性成本

    • 预防成本(比如培训、文件过程等)
    • 评估成本(比如测试、破坏性试验等)
  • 非一致性成本

    • 内部成本(返工、报废等)
    • 外部成本(债务、保修等)

一般来讲,一致性成本属于较好的成本,非一致性成本属于比较差的成本。

应用过程

  • 7.2 估算成本
  • 8.1 规划质量管理

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可以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同时检查在过程期间遇到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非增值活动。

识别问题 -> 探究根本原因 -> 制定预防措施

应用过程

8.2 管理质量

相关方分析

相关方分析会产生相关方清单和关于相关方的各种信息。

分析的内容主要有:

  • 组织内的位置
  • 项目中的角色
  • 项目的利害关系
  • 期望
  • 态度(对项目支持程度)
  • 对项目信息的兴趣

应用过程

11.1 规划风险管理
13.1 识别相关方
13.4 监督相关方参与

SWOT分析

对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逐个检查。S(Strength),W(Weakness),O(Opportunity),T(Thread)。在识别风险时,它会将内部产生的风险包括在内,从而扩宽识别风险的范围。

image.png

首先,关注项目、组织或一般业务领域,识别出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然后,找出组织优势可能为项目带来的机会,组织劣势可能造成的威胁,分析组织优势能再多大程度上客服威胁,组织劣势是否会妨碍机会产生。

应用过程

  • 11.2 识别风险
  • 13.2 规划相关方参与

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每个项目及其项目管理计划的构思和开发都基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并受一系列制约因素的限制。这些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往往都已纳入范围基准和项目估算。

开展假设条件和制约分苏分析,来探索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有效性,确定其中哪些会引发项目风险。从假设条件的不准确、不稳定、不一致或不完整,可以识别出威胁,通过清楚或放松会影响项目或过程执行的制约因素,可以创造出机会。

应用过程

11.2 识别风险

风险数据质量评估

风险数据是开展定性风险分析的基础。风险数据质量评估旨在评价关于单个项目风险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质量低的风险数据,可能导致定性风险分析对项目来说基本没用。如果数据质量不可接受,就可能需要收集更好的数据。

可以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项目相关方对数据质量个方面的评价,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客观性、相关性和及时性,进而对风险数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计算这些方面的加权平均数,将其作为数据质量的总体分数。

评估风险数据对风险管理的有用程度

  • 考察人们对风险的理解程度
  • 考察风险数据的准确性、质量、可靠性和完整性
  • 如果无法接受数据的精确度,应重新收集

应用过程

11.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

风险概率评估考虑的是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影响评估考虑的是风险对一项或多项项目目标的潜在影响,如进度、成本、质量或绩效。

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登记册
形式:访谈或会议
评级:评估每个风险的概率水平及其对每项目标的影响级别
细节:记录相应的说明性细节,例如,依据的假设条件
对于低概率和低影响的风险将被列入风险登记册中的观察清单。

应用过程

11.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