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核心的地方应该聚焦为4大功能,分别是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分析 。以下将
进行详细阐述:

  1. 连接管理是基础
  2. 设备管理是核心
  3. 应用开发是价值体现
  4. 数据分析是应用潜能
  5. 安全是重要保障

连接管理是基础


这里我以蜂窝网络为话题点阐述一下为什么我认为连接管理是基础?

对于充分感受到传统业务饱和的通信运营商来说,利用物联网连接开拓新的市场十分关键。

比如在中国移动 2019 年中期业绩报告里,集团物联网智能连接数达到 6.93 亿,业务营收 52 亿元,平均每个物联网连接每月带来的收入仅为 1.25 元
从赚钱能力上分析,每个物联网连接带来的收入对比每个手机用户带来的收入相差甚远,并且前期为了扩大用户规模常常推出超低资费,这点从物联网卡的套餐资费中就能看出。

但物联网海量的连接规模足以让厂商憧憬新时代业务创新的可能性,再结合前几年互联网的玩法,一般的企业认为初期扩大盈利的办法无外乎是“做大连接”:扩大连接数量、连接更多高价值的设备

基于盈利模式的限制,从物联网连接开始做业务的企业群体并不多,甚至就算是运营商,也只有市场份额排在前面的头部企业才有从连接中获得盈利的希望。

💰 物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分析 - 图1

这里的蛋糕🍰一般的企业也很难分走,不过可用和运营商合作通过企业量大的优势来做中间商,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运作方式。

我也有幸参与过关于卡连接相关的业务平台测搭建,主要是对SIM 卡生命周期管理、资费账单管理、账户管理、连接诊断、通知管理、运营服务管理等能力进行管理。

底层的基于卡的连接等等是一般企业接触不到的,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如果做卡平台的管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为自己上层的连接管理、设备管理的功能组成一个小的生态圈

这种情况促使连接管理平台作为中间力量成长起来,满足两方面提出的需求。

在 2019 年间,包括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也都推出物联网卡服务,这些大厂开辟新业务的本意并非是从物联网卡连接管理中直接获取数量可观的盈利,而是计划先帮行业客户解决连接管理方面的痛点问题,进而有机会扩大平台上的设备连接数量。


设备管理是核心


物联网设备联网以后,可与智能手机实时由用户进行操作有很大不同了。

很多场景下的物联网终端,因为物联网的设备对比起消费级的设备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多!多!多!

往往一个人需要管理的设备有上百上千个,因此更需要批量的解决设备联网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是无法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的。

设备管理平台由此而生,其功能可以按照 4个主要功能来理解:注册认证、配置与控制、监测与诊断、蔚云与更新

💰 物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分析 - 图2


应用开发是价值观

物联网产品开发链路漫长,协议复杂多样,企业若是独立完成包括设备端、云端、应用端的开发,势必浪费研发成本、使开发周期变长,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滞后。

就但说平台来讲如果从零开始我认为以5-10人的专业团队至少三年才能有成效。

因此物联网平台最核心的目标,不在连接管理也不在设备管理,而在于帮助企业减少重复造轮子的低效性, 使其专注在自身的核心业务做开发。

在这个层次,物联网平台的玩法定位很明确,是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快速开发、部署、管理应用的能力 ,而无需考虑底层基础设施扩展、协议对接、第三方系统对接等问题。

我这个思路是以单做平台的逻辑去总结归纳的,如果是玩生态的、解决方案的那么这个价值观铁定不适合,但!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 物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分析 - 图3


数据分析是应用潜能

客户做物联网产品或应用最终的期望,就是数据分析

然后根据数据分析再更快更新准的做决策,保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找到那价值最大的东西。

然而做数据分析需要两大支撑:一个是行业数据,一个是行业经验

数据难收集,经验难分享。现在这个年代数据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体层资产之一了。

与此相关,做数据分析的企业普遍会遇上两大问题:

能力问题。仅仅作为一个平台开发方,往往不具备行业经验,而物联网各应用场景是有自身独立属性的,不在行业之中很难摸清楚,这也是我这些年时时刻刻在问的问题,问自己,问市场,问所有客户问的人,只有无限进步。

意愿问题。数据是有敏感性的,在行业中有深厚积累的企业客户,在提供数据这件事上存在很大的顾虑,真正想知道没人会告诉你的,你真正掌握的也不愿意分享给别人。

总而言之,数据不好拿,越有用的数据越难拿到,导致了行业十分憧憬数据分析,但很少有真正做起来的。
可见在企业的观点里,数据分析仍然值得期待,在发展早期更应该抓住机会培育技术与市场。在我的实际经历中,认为企业先不用着急谈大数据,能通过平台用好“小数据”都称得上是不错的进展。


安全是重要保障


在我目前的职业生涯中对物联网安全这里一直都是一种敬畏的态度。

物联网安全市场至今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或者说仅仅在部分关键领域发展起来了,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一个行业在疯狂发展的阶段不太可能去太注重安全相关的事情,安全就代表这繁琐和限制,这显然是和现在的大势有冲突的。

但是我认为物联网安全要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包括在设备端、网络端以及云端各方面,如果要做安全就必须认识到从头就开始考虑安全的重要性,而不是事后补救。

为此,物联网平台企业也普遍强调在安全方面的技术能力,脑子里面要时刻崩一根线,来降低客户考虑上云上平台时对数据或业务安全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