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设计思维理念认知

1. PPT依然是一种高质量的表达工具

作为一个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互联网从业者,我对PPT这种表达形式有着复杂的看法。我在公司的职位是CTO,管理着产品、研发、设计团队,向下经常会参与大量的会议,深入参与到同事们的讨论中;向上也经常需要与CEO、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这些会议的规模有的很小,几个人参与;有的会议规模挺大的,有10人以上的与会者;不管会议规模大小,如果要想会议有质量保障,提前准备好会议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会议」这个场景中,我对PPT这种表达形式就有了几次变化:

  • 在职场的早期阶段,我比较喜欢用PPT来作为会议材料,一方面是自己天生比较擅长写PPT,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基于功利性因素,秀出漂亮的PPT材料后,容易抓住领导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获取到资源支持,这种正反馈让我持续首选PPT进行工作交流。
  • 开始管团队后,我发现会议越来越多,特别是需要自己写的PPT也越来越多;我发现写出一份有质量的PPT材料其实非常耗时间,而且PPT这种材料,其边际时间成本并不会因为我的熟练度而直线递减,到了一定程度后,我写出一份靠谱的材料的时间就比较固定了,再也无法压时提效,这个情况让我非常苦恼;后面看到了亚马逊的「6页纸会议法」,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高效的开会方法,在团队内推行了一段时间,说实话,效果确实不错。再后面我们团队引入飞书以后,我又结合飞书的工具方法,在团队内的小规模会议上,极力推动飞书官方倡导的「飞阅会」,叠加了“在线协同”的因子,小规模会议的会议质量更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其实对PPT有了一种否定的态度,我觉得PPT的表达方式确实陷入了内卷状态,花了大量的时间做出来的材料,其实其价值与付出时间并不对等,我们用几页纸也能将事情讲清楚,把会议高效开完。
  • 再后来,需要参加的大规模会议越来越多,我发现「飞阅会」也不是灵丹妙药。一场会议的参会人员超过10个人,材料很可能不止一份,特别是涉及到很多深入讨论的议题,我们的材料做得越细,讨论质量越高。这种场景下,PPT的价值就凸显了,用PPT来表达想法毫无疑问更完善,从我的经验来看,通过PPT来组织信息,既能帮助议题输出者整理思路,也能给整个会议提效。经过这样的一些思考后,我对PPT的态度变得更客观了一些,不再完全否定它,而是认识到它有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合的场景。

我认为,在一些需要高效、小范围的沟通场景中,我们通过「6页纸」这样的沟通框架能非常好的完成沟通目标;而在需要进行高密度、高质量信息的表达场景中,PPT依然是首选的表达工具。

2. PPT表达的内卷困境

关于「内卷」,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什么是内卷,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相传林家的辟邪剑谱是武学至宝,天下人都想抢林家的武学宝典,群狼环伺,林家怎样才能躲过浩劫? 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找印书馆,印一万份辟邪剑谱,雇人到大街上发传单一样的发。 于是,整个江湖马上内卷,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欲练神功,引刀自宫,练不练? 你不练,别人都练,大家都练了,你的帮派就没了。 但是你练了呢?练了也白练,因为现在辟邪剑谱和太祖长拳一样烂了大街,是个人都会,你练了也就是普通水平。 每个人的武功都提高了,等于没提高,大家都在内卷。 要想不内卷,就远航出海去日本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而PPT表达,则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生「内卷」,再来看一个“故事”:

PPT如何在工作中卷起来 你终于当上了部门经理,每个月要做PPT述职,原来做PPT述职,各个部门简明清晰的说自己做了什么,简单高效。 但是你原来做过设计,你把自己的PPT做得美轮美奂,老板大家赏识,认为你用了心,结果其他的部门不服气,他们自己出钱找专业广告公司设计PPT; 你不甘心被他们比下去,你一个月工资不要了,找最顶端的设计师帮你做动画效果….. PPT做漂亮了对工作有帮助吗,有,但效果不会超过0.5%。

我们很容易在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地挖掘、研究,我们会研究PPT如何做的效果更好更炫更吸引人眼球,而忘记了沟通表达的本源在于内容本身。也许我们并不会如故事里面所描述的那么极端,但是就我自己个人的PPT制作经验而言,外界环境的反馈与互动,会引导我们在心态上逐步陷入内卷,道理很简单:

  1. 当我在某份PPT材料中,偶然做了一份特别棒的效果;
  2. 展示的时候,周围的同事都很受震撼,纷纷夸奖,推崇;
  3. 自己个人心态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正反馈促使我在PPT效果上更加精益求精;
  4. 越是精益求精,越是能得到更多的推崇;
  5. 越得到受推崇的正反馈,自己在心态上越发判断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越发对PPT效果追求精益求精;
  6. 这个过程循环往复……

其实整个过程就陷入了对PPT细节、效果的无止境的追求,个人心态上的内卷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PPT细节及效果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在一份PPT材料的质量已经达到85分(优秀)以后,进一步挖掘的「PPT细节效果」对沟通价值的提升真的不会超过0.5%

3. PPT应该是接地气的好工具

这个世界上,使用PPT工具的人大致可以分为2类:

  1. 需要对内/对外进行交流的互联网从业者,如业务负责人、产品经理、运营、技术、设计师等,这些人以PPT为「表达工具」,在会议、邮件、汇报等沟通场景中大量使用PPT。
  2. 专业的PPT服务者。这类人群以PPT作为服务工具,承接各类商业型PPT的服务输出,例如产品发布会、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等。他们以PPT作为谋生的基础载体,结合企业的服务需求,成为了这个技能品类下的高级专家。

这两类人的占比,根据二八定律,PPT服务专家占比约20%;而以PPT作为沟通工具的普通人,占比达到了80%。作为这80%中普通的一员,我认为PPT应该是一个接地气的普通工具,大家应该一看就懂,一用就会,只要经过简单的学习,即可输出85分以上的好作品。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并不需要成为一个PPT的专业服务者,去花大力气追求PPT的各种设计细节、恢弘效果。简单来讲,就是当我们面临写PPT的需求时,能「又快又好」写出一份「85分PPT」材料。

这里隐藏了两个问题:

  • 何谓「85分PPT」?
  • 如何做到「又快又好」?

4. 何谓「85分PPT」?

所谓「85分PPT」,并不需要一个明确的评分规则进行量化打分。「85分」是一个概数,它代表PPT材料的整体质量达到了「优秀」以上。我们可以从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进行判断:

感性角度而言,听众对这份85分PPT具备如下感受:

  1. 听众会觉得PPT整体上具备和谐感,风格统一,水平在线;直观上不会觉得PPT很粗糙、很low
  2. PPT的信息呈现比较流畅自然,听众的耐心不会被PPT扑面而来的劣质感和压迫感所消耗掉
  3. 听众的注意力能较好的被PPT内容引导;而不是跳跃式、拼凑式的信息铺设,导致听众抓不到重点,注意力不能集中,理解困难

理性角度而言,85分的PPT应该满足:

  1. 内容上,PPT具备严密的逻辑立足点,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具备应有的思考深度和视角广度。
  2. 组织上,各部分在结构上有良好衔接,能通过并列、总分、递进等表达手法将材料内容进行组织。
  3. 表达上,PPT的表现形式符合基本的设计原则,具备一定的设计美感,听众在阅读时不会有因视觉呈现而导致的阅读障碍。

5. 如何「又快又好」?

我自己是技术背景出身,也招聘和管理过各种不同经验背景的技术从业者。据我观察,经验丰富的老鸟与初出茅庐的菜鸟之间的直观区别,就在于出活能否又快又好。

一个需求丢给老鸟,他能迅速理解需求意图,在编码等具体开发工作上也能火速完成,而且质量非常高,主动帮产品经理考虑了功能的各种异常情况,扩展性等工程问题。

而菜鸟接到需求后,理解需求可能就得来来回回讨论半天,开发的时候更是感觉磨磨蹭蹭出不了活;好不容易功能开发完成提测了,还一堆的Bug等着你,让人战战兢兢。

毫不夸张的讲,老鸟与新人之间的效率差距,时间很可能是成倍的差距。老鸟2天可以完成的工作,对于菜鸟来讲,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我相信有过产研背景的同学都能理解我说的这种情况。

如果说开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敲键盘,那么老鸟与菜鸟之间的差距,是在于他们键盘敲打速度上的差异吗?显然不是!

老鸟之所以快,是因为老鸟的项目经验让他足够快!而且,这些经验不仅仅是简单存储在大脑里面的智慧经验,优秀的老鸟在做完足够多的项目以后,他的经验系统中会沉淀下来一系列的东西,包括且不限于:

  1. 体系化的系统设计方案,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他能迅速的调度这些方案进行适配,只需要在原来的方案上少量改动方案即可;
  2. 特定场景下的一些技术解决思路,在新项目中遇到相同的场景,他完全可以照搬这些思路,省去了技术预研、可行性分析等过程的时间消耗;
  3. 大量现成的工具类代码、组件类代码;爱钻研的老鸟甚至会把这些组件/工具进一步封装,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复用;

如果说「项目经验」还只是一个抽象的”知识”,那么组件和方案则成为了具体可见的“沉淀”。

老鸟在开发新功能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快,往往是因为他调度和复用了之前的组件库,对他来讲可能只是一个复制粘贴的工作而已;而如果这个功能真的从零开发,所需要的时间,老鸟和菜鸟之间的差异也并不会存在几何级的时间差异。

总之,并不是新人不够快,而是老鸟不需要这么慢!

日光之下无新事,这种在开发领域的效率差异现象,在PPT设计领域同样存在。那回到问题本身:写PPT材料如何做到「又快又好」?拆解来看,无非做到如下几点:

  1. 要做到「快」。就要整理沉淀出一套自己的PPT组件库,需要之时随时调度。
  2. 要做到「好」。就要保证组件库中的组件是优质的,套用的组件水平在线,给PPT材料整体提分。
  3. 要做到「又快又好」,还应该具备一套扛打的设计思维,既具备筛选组件的审美能力,也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灵活应用。

6. PPT技能树养成之路

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设计素养的技术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存在两个非常严重的认知误区:

  1. 「设计」是一件特别抽象的事情,与逻辑无关,完全依赖设计师的个人审美。
  2. 「审美」是一件特别主观的事情,美的标准是一直在变化的,就像每个季节的流行元素一直在轮回。

带着这样的误识,我对「设计和审美」这件没有”确定性“的事情,一直认为它是神秘领域,畏于研究,也懒得折腾。

直到有一个周末,偶然读到了一本小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完全颠覆了我对设计的认知——设计工作的展开,就是完全基于逻辑来进行的,虽然不像开发编码那样直观,却也有诸多逻辑考量,甚至很多时候逻辑的复杂度超过编码工作,因为要考虑的不是简单的if-then,需要进行复杂的平衡决策。例如书中介绍的「CRAP设计4原则」,都是基于严格的大脑认知逻辑提炼总结的经验。

有了书中的设计原则作为设计思维,我发现自己具备了发现美的能力。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区观察生活中的设计点,有缺陷的,我会去分析它的问题;优秀的设计,我也会进行拆解,并内化到自己的组件库中。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组件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丰富度,应对日常工作已经绰绰有余,同事们都普遍给我打下了「PPT小能手」的标签。

在这个过程中,我同时对一条朴素的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专业、便捷的设计工具,对PPT的设计工作确实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找到靠谱、优质的资源网站,更是省时省力的不二法门;

基于我自己的经验,PPT体系的技能树,可以用这张图进行阐述:

技能|PPT-1|关于PPT表达的一些看法 - 图1

如图,我认为PPT的知识体系相对简单,主要分为3个层次:

  • 思维层:思维层面需要去理解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色彩搭配原则、字体选型原则。知晓这些原则以后,我们就具备了审美能力和设计的逻辑能力,知道如何如何去发现美、验证美、应用美。
  • 应用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会输出各种各样的PPT材料,这些材料的很多表达组件都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抽象、整理、沉淀,在下次需要应用时直接复用。当然,我们的组件来源也可以从其他优秀的设计中进行吸收,以备不时之需。
  • 资源层:资源层是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愉悦心情的利器。写PPT本来是一个偏细节、消耗耐心的工作,如果找到趁手的工具,幸福感提升简直不要太明显。

基于这样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我相信我们这些仅仅把PPT作为工具的普通人,是能轻松输出一份「85分PP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