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的又一管理学名作,格鲁夫是一个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在书中,他分享了在英特尔20多年的管理经验,系统性的总结了许多管理要点,对于有技术背景的新晋经理人,此书对日常工作有极大指导价值。

    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 第一部分【早餐店的生产线】:用早餐店的经营故事,来类比企业的经营管理,介绍了一些数据分析、产品预测、产品检验的办法,提出了管理杠杆率以及关注产出的管理原则。
    • 第二部分【打好团体战】:展开论述管理杠杆率,并且讨论了开会、决策和规划。
    • 第三部分【推动组织的巧手】:从企业组织架构入手,谈混合型组织,双重报告,CUA模型,以及文化价值观。
    • 第四部分【谋事在人】:讲人员管理。涉及激励、工作成熟度、绩效评估、招人与留人、报酬与培训。

    我认为《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不止是经理人的专用书,本书对个人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也有很多启发。作者在序言的一句话振聋发聩:无论你从事哪一行,你都不只是别人的员工 — 你还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员工。

    中层管理者一般担任着部门领导,或者是副手级别的干部。他们在工作中既要自己干得好,还要对下面的团队“传帮带”。一个得力的中层管理人员,不仅能够在具体业务中起到骨干作用,还能承上启下,把自己的能力有效放大。下面是一部分印象较深的段落摘抄。

    1. 无论从事哪一行业,你都不只是别人的员工==你还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员工。
    2. 规模化的生产,是基于单次产品的生产,需要考虑规模化时的更多因素。
    3. 区分活动和产出:强调并着眼于产出,才是提高产能的关键。
    4. 经理人产出的定义:经理人的产出 = 他直接管辖部门的产出 + 他间接影响所及部门的产出。
    5. 一个非常常见的高杠杆率的活动:传授知识、技能或价值观给下属。
    6. 一片愁云和举棋不定,这两种经理人,都会有很高的负杠杆率。
    7. 如果经理人,将超过 25% 的时间,用在应急的任务导向会议上,这个组织就一定有了毛病。
    8. 经理人,在会议中的最主要角色,是协调者,负责聚焦主题、控制会议的进度和化解纠纷。
    9. 我们希望,决策是由离问题最近、且最了解问题的人制定的。
    10. 必须自信,自己具备聪明才智以及意志力,可以克服意见不被采纳的恐惧,参与讨论,并表述自己的主张。
    11. 目标是短期的、明确的、清晰的,明确、简明扼要的描述清楚目标。
    12. 组织结构,随着发展,最终都会趋于混血型组织,项目制 + 职能制,无可取代。
    13. 双重报告,以及同级群体是否能发挥最大效能,关键:健全的企业文化。
    14. 什么处境下,人会被某些因素控制,做出可预测的行为;我们要顺势而为,判断环境,并利用「这个规律」,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15. 我必须一再强调,一个经理人最主要的职责,便是激发部属的最佳表现。

    学习完这本书留下印象最深的几个关键词就是规划、产出、与杠杆率。核心词语就是“效率”,工作中的效率、处理生活与个人成长的效率。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产能和工作杠杆率,提高自身的价值,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还有一段很长的摸索道路,而随时保持一种开放与接纳的态度,在实践中沉淀,在历练中反思,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