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原文链接xjchenhao,谢谢!

小儿荨麻疹(pediatric urticaria),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局限性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其基本病变为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暂时扩张和渗透性突然增加。本病多数是变态反应所引起,急性大多预后良好。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寄生虫都可以成为过敏原,花粉,灰尘,化学物质,甚至有的食物也能成为过敏原。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

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临床表现

本病典型症状为红斑与风团。典型病例在接触过敏原后,先出现红斑,然后出现风团。风团可出现于红斑中心,并向周围扩散。临床上有时仅有红斑而无风团(多见于婴幼儿),有时仅见风团而无红斑(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

小儿急性荨麻疹发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随着痒感和搔抓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苍白色的风疹块;皮肤划痕症阳性(用针头在患儿正常皮肤上划痕可出现与划痕一致的红色疙瘩);皮疹数量一般较多,有的为环状,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多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本病极易复发,时隐时现。多数患儿除皮肤奇痒外,没其他不适感。但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支气管及喉头受累,则出现咽喉发堵、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些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面部水肿;重时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慢性荨麻疹的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一般以超过2~3个月者称为慢性

此外,本病可有多种类型,如急性、慢性,寒冷性、局部热性、日光性、水源性、压迫性、胆碱能性、荨麻疹性血管炎、血清病型、血管性水肿等。

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如手足癣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

病因

病因复杂,不易明确病因,仅10%~25%患儿可有明确病因。由某些内、外源性因素所致。

外源性因素

多为暂时性,包括容易发生过敏的:

  • 食物
    • 如鸡蛋、奶制品、虾蟹、贝壳类、香料、染料等等
  • 植物或水果类
    • 如杨梅、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
  • 药物
    • 如磺胺类化合物、抗生素、血清、疫苗、类毒素、吗啡、可待因、阿司匹林等
  • 吸入过敏物
    • 如花粉、真菌、孢子、动物的羽毛、皮屑、气雾剂等
  • 感染
    • 细菌以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多见、幽门螺杆菌、病毒、真菌、肠寄生虫等
  • 温度、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等物理因素,植入物
    • 人工关节、吻合器、心脏瓣膜、骨科的钢板、钢钉等
  • 运动
  • ……

内源性因素

多为持续性,包括肥大细胞对IgE高敏感性、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劳累以及精神紧张等也可诱发。

也就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治疗方式

轻者以口服药物为主,儿童主要应用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目前临床中较常用的是地氯雷他定及左西替利嗪,副作用小;配合钙剂、维C等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

有明显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病广泛者,或伴有其他系统症状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缓解病情。若有明显呼吸困难等喉头水肿或有休克表现者,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

荨麻疹能根治吗,尤其是慢性荨麻疹?

必须要说,荨麻疹影响因素众多,根治不易,脱敏治疗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药物控制仍然是目前的主流方式。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需要依靠药物长期维持着,才能控制症状不发展,保持平衡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很好的治疗助益,应该同时进行。

护理

  1. 远离过敏原
    • 宝宝出现荨麻疹之后,爸妈要注意观察引起小儿荨麻疹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和食物。
  2. 涂抹止痒药水
    • 孩子痒得厉害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等药水,还有煮土豆揉成泥敷或用钙片磨成粉蘸水涂抹,这些都能缓解小孩的皮肤瘙痒症状。
  3. 剪短指甲
    • 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防止宝宝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 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总注意皮肤瘙痒。
  4. 保持皮肤清洁。
    • 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继发感染。
  5. 注意室内通风、干净。
    • 宝宝活动的室内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杀虫剂、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致敏。
  6. 加强身体锻炼。宝宝要加强锻炼,参加各项有利于健康的运动。
    • 如夏季可以从用冷毛巾擦身逐渐过渡到用冷水冲澡,以便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
  7. 饮食清淡,忌食鱼、虾、蟹、羊肉等发物,以及辣椒、咖喱、蒜等辛辣刺激类调料。
  8. 保持生活规律,让宝宝保持精神愉快,积极治疗胃肠及内分泌疾病。
  9. 不要热敷
    • 有些家长会给宝贝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不那么敏感,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浸泡在过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里保暖过度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 要经常洗澡,但洗澡水的水温不要太高,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护肤品

预后

小儿急性荨麻疹治疗相对容易,抗过敏治疗,大部分患儿皮疹可迅速消退。而慢性荨麻疹治疗时间则需要延长,有少数患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被称为慢性顽固性荨麻疹。此种类型荨麻疹往往由于查不出过敏原,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预防

  1. 注重饮食
    • 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
    • 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机体过敏的几率。
  2. 注意卫生
    • 家庭防螨很重要;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
    • 避免孩子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草丛等处活动。
  3. 注意天气变化
    • 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引起寒冷性荨麻疹;荨麻症患儿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免对患处造成刺激。
  4. 注意药物
    • 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
    •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如出现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积及时的采用荨麻疹组合疗法进行治疗。
  5. 注意休息
    • 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以上内容整理自:

  1. 百度百科
  2. 知乎《小儿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
  3. 知乎《荨麻疹可以治愈和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