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1833年人们发明了用木梗涂磷的办法,之后,火柴制造业出现了。在此之后,自1845年起,火柴制造业在英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并由伦敦人口稠密的地区传到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布利斯托尔、诺里奇、新堡、格拉斯哥等地,随着它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也使牙关锁闭症蔓延到各地,这是一种火柴工人的职业病。

    1. 在火柴制造业的工人中,有一半是13岁以下的儿童和不满18岁的少年。我们都知道,这种火柴制造业是有害健康,非常令人生厌的。因此,也就只有工人阶级中那些最不幸的人,饿得半死的寡妇等等,才肯把自己衣衫褴褛、饿得半死、无人照管、未受过教育的孩子送去干这种活,以求养活他自己和家庭。

    正因为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疯狂掠夺,引发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迫使国家制定工厂法限制资本的无限扩张。

    要知道,不论是法律上的缩短工作日,还是实际上的缩短工作日,这都不是资本家的大发慈悲,这都是劳资双方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为了让自己不再通过自愿与资本家缔结的契约而把自己及自己的后代卖出去送死和受奴役,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必须团结起来,作为一个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争得一个正常的工作日。

    所以说,正常工作日的规定,是几个世纪以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斗争的结果

    劳动力价值采取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工人的劳动表现为有酬劳动。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或者说,是由同一个资本家同时剥削的劳动力的数目与单个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之间的复比例决定的。

    “平均工作日”(它天然总是小于24小时)的绝对界限,也就是可变资本的减少可以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或者说,就是受剥削的工人人数的减少可以由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

    第一规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或者说,是由同一个资本家同时剥削的劳动力的数目与单个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之间的复比例决定的。

    第二规律:受剥削的工人人数的减少可以由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

    第三规律: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已定的情况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同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