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这个英文词汇,由于元宇宙的火热,近些日子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它具有“关于某个事物自身”的含义。当然了,我个人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是很不感冒的,不过这并不是本篇文章要讨论的对象。正如标题,这篇文章所讲的是关于我自己拼凑出来的一个新词 —— Metathinking,即关于思考本身的思考。而要花时间去阐释这个词,是因为我发现 Metathinking 的思维方式,或思维理念,对于我们认识和提升自己的思维与逻辑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笔者对自己思维与工作过程的观察。截止发布时,笔者尚未阅读过相关领域的书籍或文献。所以,这篇文章里的内容是不严谨的,可能出现与已有文件的相似或矛盾。不过笔者认为,即使是这样,因为他们对我工作思考起到的现实作用,同时也作为自我观察的结果和记录,仍然有必要在此时写下这些文字。

Metathinking —— 认识思考和逻辑运行的方式

metathinking这一单词的第一个解,便是对人的思维和运行逻辑本身的理解。经过观察,我发现人的思维有如下几个特点。

人通过概念的连接来认识事物。

就好像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知识图谱一样,人的思维也是通过概念的连接来解释,理解事物的。当然了,我这句话就好像讲爷爷长得像孙子,实际上正是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人工智能中的一系列方法才逐渐成为现实。仔细想想,我们在孩童时代,先是不断通过自己的感官积攒着对现实世界的经验。我们会感受到黑暗、明亮、粗糙、细腻、温暖、寒冷。这些直观感受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学习语言,将它和原始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并运用这样的抽象工具来组织思维,进行学习和表达。之后的学习过程,将更加明显地反应这种规律。关于语文,我们先学习拼音,再学习写字,然后阅读文章。关于数学,我们先学会数数,然后逐渐接触基础的数学公理,再通过学习推导运算的方法向上攀登。每个人都是从基础的元素开始,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识金字塔。而这一切的最底层,就是我们原始的,未经加工过的感官和生理体验。

提到蓝色,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想到某一个晴朗的下午,会想到徐徐吹来的海风,或者是洗衣机里忘记取出的袜子。但提到依达拉泰,你会想到什么?我什么也想不到,而这正是因为我所知的概念里没有任何与后者相连。事实上,当与一个概念连接的已知概念丰富到一定程度(比如,可以回答我能想到的关于它的所有疑问),那么你就会认为你“理解”了这个概念。而基于这种想法,面对困难的问题是,我们就能够正确地分析我们的处境。一篇文章我读起来很困难,可能是因为我对这篇文章的领域知之甚少,里面的很多词我并不能用已知的概念去分解,必须不断查找,而这非常耗费精力;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一定是因为支撑它所需的概念中有我不清楚的或未掌握的,只要找到它关联的概念并进行巩固即可。事实上,之前在课程调研中我曾找到过讯飞推出的一款教育产品,针对k12学习进行了知识图谱的构建,正是采用了这样的思路。我真希望在学生时代的自己可以意识到这一点。

来到创意和艺术的领域,概念的连接同样起着作用。我们人类永远无法创造出完全没有见到过的事物。比如,你可以直观的想象出四维空间吗?(不要拿所谓“超立方体”反驳这一点,那仍然是一个三维构造物,即使刻画准确,也只能说是四维实体在三维的投影)有句话道出了创新的本质,创新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也正是因此,我很反感“灵感”的说法。所谓“灵感”本质上形容的只是一个人积累的概念深度,以及他把旧概念组合为新概念的能力。

人通过创造多个相互独立的评价维度来衡量事物。

如果在你眼前出现一张纸,你需要得到它的尺寸,那么你会需要一把尺子。而我们要评价、衡量事物,或者给事物归类,也需要一把思维的尺子。这个规律本质是很简单的,但问题在于,大多数时候,我们的主管意识注意不到这个普遍的过程,而潜意识创造的评价维度太容易出问题了。

我看到一件衣服,给出了我的评价:“这件衣服真好,我真喜欢。”这个时候,你快速地给出了评价,但你是否想过,我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好、坏、美、丑这些词句,事实上都是非常模糊的。如果我们用数学概念来比喻,好、坏就好像在坐标轴上标记一个方向,一个大致的范围。这个轴本身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评价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把它明确地讲出来。你可能觉得,柔软的面料,鲜艳的颜色,合适的价格是好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你自动创建了三个评价维度,第一是面料的柔软程度,第二是色彩饱和度和明度,第三是价格,越柔软,越鲜艳,价格越低,这三个方向和“好”这个词自动绑定在了一起。

也许你会说,“我当然有能力做出评价,但是我这样费劲的剖析自己有什么用呢?”。的确,在买衣服的这个情形下,用处不大。但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工作中频繁的沟通交流,对评价维度的拆解就非常重要了。比如在交接工作时,“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件事做好”“我们要把这个产品设计得美一些”这些话是非常不精确的。也许你的潜意识中自动产出了一套标准,但你传达出来的只有一个字,这样在其他人眼中产生误解,几乎是必然。而且,这样简单的形容词也不具备操作性。这种情况下,明确自己评价的标尺维度就是必须的。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在认识或分类事物的时候,很容易下意识地破坏评价维度的独立性,把一些不同的维度主观地绑定在一起。还是拿衣服举例。有一天,我决定好好打扫一遍我的衣橱。我扫了一眼,发现我的衣橱里主要有这样几种衣服:厚重的深色上衣、纯棉衬衫、长裤和短裤。于是我把这几件衣服分类放在不同的格子里,想着这样下去一定不会乱了。结果一周以后,我买了一件衣服。买回来发现,这是一件颜色鲜艳毛衣的,那么,我该把衣服放在哪里?

重新检视这次分类,我们就会发现,我根据观察到的有限事实,下意识地绑定了好几个评价维度。上面出现的独立的评价维度总共有,厚度、颜色、款式、上衣还是下装、长短、材质。这些维度会构成一个七维的矩阵,产生各种各样的组合,但是我因为看到了几件衣服,就把“厚重”、“深色”、上衣绑定了起来,并且得出了少数几种分类。更不要说“上衣”和“衬衫”这样的词语在某种理解方式下,还存在包含关系。当然了,这个例子和上面一样,在生活中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到了工作中,比如你在进行一次严肃的调研,或者设计软件的结构时,还是下意识地进行了混合,那就糟糕了。你会发现这样设计出的分类或架构缺乏扩展性,为了容纳新的案例,你必须不断地调整架构本身,最后变成一团乱麻。维度和维度之间当然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他们可以联动,可以互斥,也可以相互平行,但在建立这样的联系时,必须保持逻辑的清醒,充分地检验事实。下意识地、主观地建立联系很难恰当地反应真实世界,你的架构的熵将随着规模扩大不可避免地增加,直至达到一个覆水难收的境地。

顺便说一下,作为设计师,我觉得对于本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在审美的角度采取模糊的态度,放弃明确化审美标准,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设计师需要有效率地,高质量地营造秩序与美感,靠模糊的信念很难指导自己的工作。另外,一些读者也会注意到,评价的维度本身也是一种概念,而用维度去评价事物本身就是对概念的分解和连接。以上的两块内容本身就是互相关联的,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去强调一些事实。

人的大脑是一个单核处理器。

截止目前,我还不知道任何人能够有意识的同时思考两道数学题。他也许可以快速地切换自己的思维,左边写一笔,右边写一笔,但无论如何练习,面对复杂的逻辑问题,在同一时刻,我们普通人的思维只能聚焦在一件事上。这个事实本身我想大家都可以亲身体会到,那么,下面我要强调的重点就是:不要和自己对着干。

我们的大脑在某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复杂问题,那么就不要给他分配两个任务。在面对一些工作情况时,我们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也许只是嫌麻烦,我们会省去分解的步骤,直接开始制作最终的成果。比如做ppt时,不去写大纲,直接在软件里上手,内容、配图、排版、架构一次搞定。

这种方法能不能真正省下时间,应当打一个问号。但另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这种做事的方法会令人非常痛苦。也许你说,这些也没那么复杂,我可以一起做。或者说,我切换思维的能力很强,直接在PPT上动手也没问题。但你不能否认,哪怕是简单的任务同时执行,或者快速切换,都会非常耗费精力,让你快速感到疲劳,并且也很难得出高质量的成果。在这些时候,将任务拆解成独立的步骤,明确每一个小步骤的目标,让自己保持聚焦,这是让自己轻松、高效、并产出高质量成果的有效方法。

对思维本身的认识就到这里。从上面的案例里可以看到,对思维本身的认识可以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找到解决方法,并想办法减轻自己的负担。这样的做法在我的实践中是非常有利的。

Metathinking —— 关注做事的方法、目的、缘由本身,而不仅仅关注成果

这是我对 Metathinking 的第二个释义,即强调在工作、生产和学习活动中,除了关注最后的成果,也同样应该关注做事的过程,事物本身的目的、事物本身的来源等信息。这里“meta”所指的对象,并非“thinking”,而是指你正在面对的事物或者进程。或者说,第二种释意描述的是一种“meta”(回顾某个事物自身)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接收到的固有概念。我们通过这些固有的概念来学习、工作、生活,但也被他们限制。比如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我(曾经)觉得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就只能坠毁,我了解到汽车都在烧油。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概念和事实习以为常,把他们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我们忘记了问“为什么”。而这会使我们永远沉浸在桎梏里,失去走向未来的道路。关于这一点,我听到了三段话,他们极大地启发了我。下面我把这些话和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话由笔者根据回忆写出,言辞并不一定准确)

第一段话来自乔布斯的采访,“我们生下来就被告知,人生就是这样的。你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生活,尽量不要去碰壁。但是,生活可以比这广阔得多,我们所知的生活是被一群并不比你聪明的人创造的,你可以改变它,影响他,你可以创造出造福别人的事物。”

第二段话来自费曼,他说“有一天我和朋友碰到一只鸟。我的朋友得意地跟我说,你知道这只鸟叫什么吗?我说不知道。我的朋友说,这只鸟叫鸮鹦鹉(非原文)。回家后我跟父亲说了这件事,并问他这鸟叫什么。父亲说,我不了解这只鸟。你可以知道这只鸟叫鸮鹦鹉,你还可以知道它的日语名字、西班牙语名字、拉丁语名字,你可以知道它的一百种名字,但你依然对这只鸟一无所知。”

第三段话来自《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图册的宣传片,“一个事物的起源与沿革的故事,会让你真正理解他。”(与正文内容相关性不大,但笔者仍然想写一段话解释这个句子。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事情,直观来看是不符合逻辑的。比如男女的扣子方向不一样,电脑的盘符总是从c开始。这个时候,只有去观察事物的起源和沿革,在能得到答案。而这些故事,往往也是非常精彩的。你可以从其中看到人的执念与追求、社会和科技的影响、偶然产生的奇迹,甚至更多意想不到的因素。日常里有一句话,我们每天度过的日常,可能正是接连不断的奇迹。了解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幕后故事,这些生活之谜会让你真正感受到奇迹的存在)

第一段话,告诉我教条的存在,但可以被理解,可以被打破;第二段话告诉我认识和理解之间的区别;第三段话则传达了一种有效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我想要说的是,真正认识事物本身,思考事物本身,而不是跟随着教条做事,不光是一种能够不断进步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会带来多得多的热情,多得多的发现,多得多的精彩,多得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