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领域,从事设计的我自己应该算是一个涉猎不深的旁观者。虽然上过相关课程,也看了不少的展览,不过还是没法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尽管如此,几年经历下来,还是难免对于现代艺术领域产生了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是不成熟的,缺乏理论支撑的,不过都是非常真实的。这篇文章本质上还是一个思维记录,希望读者了解这些前提,带着批判的态度看待下面的内容。也非常欢迎读者与作者探讨,作者会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与艺术素养。

当然了,既然是吐槽,这篇文章的语气可能比较激奋。提前说明,作者的批判仅仅是针对艺术圈里一部分不是很好的现象,并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意思。

艺术馆的白墙

艺术是高雅的还是平民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你指向美术馆里陈列的那些艺术品,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把他们归类为后者。

我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进入艺术馆是什么时候,但我对那时的感觉印象深刻。高大的内部空间,奇特绚丽的光影,极度简洁的装潢。我一步一步走进陈列在房间中央的雕塑,看到了墙上的介绍文字但却不好意思靠近。我在作品周围来回踱步,仔细端详着,想要从这件艺术品当中看出些重要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

当然,最后我失败了。不过,在这里我也希望读者回想一下,这是不是你们刚刚进入艺术馆时的感受。我们总是觉得艺术品自身是神秘的,高雅的,难以接近的。他们可以拥有简洁的,甚至完全几何化的形态,但它们总是拥有极其深刻的内涵。

几年以后的我,开始了解到这完全是扯淡。不少艺术品的确讲了一个故事(通常是相对古典的类型),但要了解故事和里面的细节,你往往需要一些场外信息。对于那些不那么有名的作品而言,个性化的表达本来就不一定能被观者看懂。而一些完全抽象的艺术品,可能他们本身只是对形式的探索,并不需要我们编一个故事来强行解读。不过随后我又想到,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些想法呢?

19年的夏天,赶在疫情之前,我去了一趟英国。在那里,我有机会在一些真正古老的建筑里观赏历史悠久的油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可以感受到这些画就好像我们现在拍的照片一样,是为了记录曾经住在这里的人的样貌。而后当我走近一个现代化的艺术馆,我感受到哪里不对劲了。巨大的白墙,漂亮的射灯,这些东西的确突出了作品,的确营造了一个壮观美丽的空间,但他们本身在观众的眼里并不是“空”的。恰恰相反,这样的空间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它好像一个宗教场所,像一个祭坛,只有作品摆在当中。观众看到一个物件被如此庄重地放在那里,被灯光强调着,被人群围绕着,怎么能不对它产生额外的想象呢?

当然了,把艺术神秘化的因素不止于此。在艺术馆里,一些十分空灵,不明所以的音乐,和鬼魅般的投影,对于营造这种“宗教气氛”也非常有用。而现实生活中,对艺术的介绍也往往十分严肃,画作的片段,经常与象征封建权利的富丽堂皇的建筑放在一起。而现代艺术,则总是带着一种“你爱看不看”(会在下面解释)的感觉。这些故弄玄虚的因素,一起让狭义的艺术圈跟普通人的生活产生隔离。解读艺术在人们的理解里变成一件复杂、困难、敬而远之的事情。殊不知,早期的一些艺术珍品,是为了让看不懂字的普通人了解圣经在绘制的。

当然了,没准他们就像这样,以便艺术品市场能够卖出高价。我无力改变现状,但看清上面的事实,至少可以帮助我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过滤掉故弄玄虚的因素,享受一个轻松、愉快的艺术之旅。

绘画领域的迷失自我

我觉得,绘画领域在摄影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发明之后,有些迷失自我了。

以往的很多画家,追求模仿自然的美。然而在摄影术发明之后,模仿自然似乎有些索然无味了。我觉得这一方面给绘画的发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另一方面也让绘画有些迷失自我,不知所措了。

前两天看到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问自己的创作如何更加有“艺术感”。很多人谈到,自己学了很久画出来的东西,反而不如一些业余人士刚刚上手时画的有“艺术感”。我自己查看了他们的画面和评论,发现他们所谓的“艺术感”,实际上只是一些反常规的表达。新手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自然更容易画出他们所谓的“艺术感”了。

但是又如何评价这种追求呢?我认为,使用“艺术感”这个词,这个非常模糊,没有准确定义的名词,就说明这些人实际上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艺术,或者具体来说绘画,就是一个取材、组合、表现的过程。这些人所说的“艺术感”,实际上只是在表现上离经叛道。然而,他们所拿出来的那些表达,究竟表达了什么呢?与主题有怎样的关联呢?究竟是一种艺术上的选择,还是技能不足的无奈呢?

我不能说所有的质朴的表达都是迷失自我的画家。但是在现代绘画作品中海量的歪歪扭扭的作品里,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充满了迷茫。这类作品把丑、拙当成了所谓“艺术感”,不能与相机比保真度,便一头扎进反面。没有对于形式的仔细考量,对表达也看不出什么益处,乃至于将业余者技术不足的无奈作品看成自己要学习的标杆,对于艺术领域本身,以及艺术的公众形象而言,实在是十分有害的。

杜尚的小便池

去英国的时候,我也见到了这个家伙。

这件作品本身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艺术边界的探讨,可以说对于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多数人可能会从正面的角度解读这件事,但是既然今天是吐槽,我也想说说它的负面影响。

小便池的负面影响很简单,就在于它的模仿者。小便池本身对于艺术的边界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它自己实际上功成名就,被收藏到了著名的美术馆当中,那他的继任者也就毫无羞耻心地大肆抄袭起来了。需要说明的是,小便池本身值得被纪念,不代表由它启发所创造的一些垃圾也值得被纪念。所谓“对艺术边界的挑战和探讨”与其他所有艺术创意一样,核心也是一个点子,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被表达第一次,获得了热烈讨论。但表达第二次、第三次呢?你必须承认,模仿者的价值永远比不上首创者。

无论你是否认可小便池的艺术品身份,必须承认的是,从大众舆论和艺术品交易的领域来看,小便池实质上拓宽了“艺术”的范围。而这个拓宽,既拓宽了上限——激发了一些突破常规的佳作,同时也拓宽了下限——让滥竽充数的作品更容易混进来。在两百年前,一个小孩的完全无意义的随手涂鸦并不会被当成艺术品。而现在呢?

艺术信息的传达

对艺术的理解,一直是一个难题。搞笑的是,直到现在,我理解的最好的作品仍然是那些纪录片里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讲解非常全面。从作品本身的内容,到作者的经历… 这让我认为,我到美术馆的时候,也必须看成这个样子,才算“理解”。

当然了,我很快发现我做不到。哪怕看了旁边说明的小卡片也做不到。当时的我会认为,这是自己水平太差了。直到有一次,我去看央美的毕设展。看到几个教授模样的人走到一幅画跟前,端详片刻,然后提问“xxx同学你来讲一下你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然后我就释怀了,搞了半天这些人也看不懂。我仔细想了想,对于很多艺术家而言,艺术品本身就是非常个性化的表达。他想表现的可能是他自己某一个伤心的下午,或者是一段开心的恋情,而这些信息,他可能没必要也不想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要看懂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子的。只是因为他们比较有名,被多次研究解读,才让大量普通人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对于一个普通的艺术品而言,他们几乎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这些艺术品更像是作者在自己的孤岛上抛出的一个漂流瓶,等待着知音捡起他,解读其中的信息,或者花钱把它买下来。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观众都只是局外人。或者简单点说,他根本就没想让我看懂,我费那个劲干什么?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这样。有一些作品,他们表达的主题为人熟知,具有公共属性,或者手法极其直白。这样的作品观众缘自然也比较好。非常著名的比如格尔尼卡,这虽然是一幅抽象画,但其控诉战争的主题很容易就能交代清楚,观众也能够从画面中读取到足够的信息。

还有一些作品,恕我直言,他们可能就没什么主题。比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当然了,你可以探讨蒙德里安自身对于平面构成的贡献,和那个年代艺术家的种种创新,但这不是画面本身的内容。红黄蓝的画面本身是对构成的纯粹探索。你最多可以说这幅画给了我某种感觉,但硬要从中解读出一段故事,一种思想,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对于艺术品传达的信息,我终于能够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对于个性化的表达,我碰运气。看得懂的当然好,看不懂的也没关系。对于一幅画作,我们可以欣赏它的构成,可以欣赏它本身传达的内容,也可以试图了解它的幕后故事。但我在面对同一幅画作时,并不一定要把这三项任务全部完成。就像创作的行为一样,欣赏这一行为,也应该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