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什么是单页应用呢?单页应用的全称是 single-page application,简称 SPA,它是一种网站应用的模型,它可以动态重写当前的页面来与用户交互,而不需要重新加载整个页面。单页应用的流畅性让 Web 应用更像桌面端或 Native 应用了。相对于传统的 Web 应用,单页应用做到了前后端分离,后端只负责处理数据提供接口,页面逻辑和页面渲染都交给了前端。前端发展到现在,单页应用的使用已经很广泛,目前时兴的 React、Vue、Angular 等前端框架均采用了 SPA 原则。单页应用意味着前端掌握了主动权,也让前端代码更复杂和庞大,模块化、组件化以及架构设计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来体验一下单页应用吧,打开你的 Gmail,点击左侧的导航栏,在开发者工具的 Network 中可以看到资源是按需加载的,此时页面也并没有刷新,观察 Elements 栏下的 HTML,你会发现整个 HTML 的大框架是不变的,页面改变时,或者说路由改变时,DOM 树只是改变它需要改变的部分,也就是动态改变。
场景及优缺点
在早期的 Web 应用中,前端的作用很弱,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都在后端,后端给前端返回一个 HTML 页面,前端只负责展示。在这种模式下,单个 HTML 页面被当做一个功能原件,表单提交,超链接跳转都可以用来重新请求新的 HTML 页面,从而达到给用户展示新的页面的目的。在这种方式中,你可以感觉到页面总是在不停的刷新,一个点击可能都需要等待很久,这是因为,当页面变化时,所有资源都需要重新请求。这些问题导致了用户体验不佳,也浪费了资源。单页应用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SPA 可圈可点,现在已被大家广泛使用,也得到了主流框架的支持,但是它也有局限性,我们将它的优缺点总结如下,优点有:
- 无刷新体验,用户在切换页面过程中不会频繁被“打断”,因为界面框架都在本地,对用户的响应非常及时,因此提升了用户体验;
- 分离前后端关注点,前端负责界面显示,后端负责数据存储和计算,各司其职,不会把前后端的逻辑混杂在一起;
- 减轻服务器压力,服务器只用出数据就可以,不用管展示逻辑和页面合成,吞吐能力会提高几倍;
- API 共享,同一套后端程序代码,不用修改就可以用于Web界面、手机、平板等多种客户端;
- 完全的前端组件化,前端开发不再以页面为单位,更多地采用组件化的思想,代码结构和组织方式更加规范化,便于修改和调整。
缺点有:
- 对 SEO 不太优好,尽管可以通过 Prerender 预渲染优化等技术解决一部分,但是相对还是不容易索引到它;
- 易出错,需要使用程序管理前进、后退、地址栏等信息;
- 首屏加载时间较长,因为需要加载大量静态资源;
- 较高的前端开发门槛,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对设计模式有一定理解,因为面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页面,而是一个运行在浏览器环境里面的桌面软件。
更多
我们简单理解了 SPA 以及 SPA 在路由层面的实现,但需要完整做一个spaApp,你需要掌握:
- history API 及浏览器刷新机制
- 主流前端路由方案的使用:react-router, vue-rout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