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当前主要关注5类数据,分别是库存数据、在途数据、实际入库数据、实际收料数据、生产入库数据。

完成库存金额数据对接可节省3人/年,其余4个指标数据对接完成节省0.6人/年;
数据采集的周期由当前的每周一次提前到每日一次数据采集,可提升7倍数据实效性;
预警能力也由7天提升到1天,预警能力提升7倍。

物料数量和成本

不同的物料单价不同,比如一个半导体成本几毛钱,1000个物料也才几百块钱。而一个芯片几百上千,1000个物料就几百万的成本。因此相对于物料数量而言,物料的价格更有实际参考价值,经营管理层也对金额数据更有敏感度。

01.库存

包括仓库实时库存+产线当前在制做+委托在外制作三类数据

当前的做法

每个月计算一次库存金额,需要由财务花2天计算出每个物料的单价;

期望改进

每周提供库存数量和金额;
可按日预警库存金额;

我们可以做到

1.每日计算一次当日各物料的库存数量和金额;
2.设置各项库存数量和金额预警值,并按日进行告警推送;
3.按物料名称、规格、类别、仓库、库存组织等维度查看数据;

价值

1.数据的实效性提升7倍,从7日一次数据到每日反应数据;
2.数据按日预警,提升7倍预警时效;
3.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筛选和分析方式;
4.节省人力数据统计=0.8人/周*4/22=3人天/月=1.8人/年;金额汇算=2人天/月=1.2人/年。

在库存的计算中,物料积压的金额尤为重要。比如财务给出库存积压限额13000,即时(实时)库存10282,(产线当前)在制2000,委外(委托外厂)采购(战略备料)1000,则总的库存积压为13282,超过目标282。此时需要想办法快速处理掉高成本库存量。
image.png

存在风险:

库存物料的成本和工厂在制物料的成本均不是简单的基础物料采购成本,是根据各项经营管理产生的费用分摊计算得出的成本费用。金蝶云顾问已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开发还没验证有效性以及可用度。因此人力投入可能会很高。

02.在途

即已采购但是还没收到货的物料数量。

通过采购订单-剩余收料数量可查看到还未收到货的物料数量和金额,以此来反映在途的物料金额,把控整体物料的采购和库存。

当前的做法

每周导出一次剩余收料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

期望改进

每日提供剩余收料数量和金额;
可按日预警金额;

我们可以做到

1.每日计算一次当日各物料的剩余收料数量和金额;
2.设置金额预警值,并按日进行告警推送;
3.按物料名称、类别、采购数量、最晚交货日期、供应商等维度查看数据;

价值

1.数据的实效性提升7倍,从7日一次数据到每日反应数据;
2.数据按日预警,提升7倍预警时效;
3.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筛选和分析方式;
4.节省人力0.5小时/8小时*4/21.5=0.012人/月=0.14人/年。

03.实际入库

即采购入库的实收数量

通过采购订单-实收数量可查看到采购的实际收到的物料数量和金额

当前的做法

每周导出一次采购入库实际收料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

期望改进

每日提供实际收料收料数量和金额;
可按日预警金额;

我们可以做到

1.每日计算一次当日各物料的实际收料数量;
2.按物料名称、规格、供货方、入库日期、采购部门、仓库等维度查看数据;

价值

1.数据的实效性提升7倍,从7日一次数据到每日反应数据;
2.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筛选和分析方式;
3.节省人力0.5小时/8小时*4/21.5=0.012人/月=0.14人/年。

04.实际到料

即收料的实到数量

当前的做法

每周导出一次实际到料的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

期望改进

每日提供实际到料数量和金额;
可按日预警金额;

我们可以做到

1.每日计算一次当日各物料的实际收料数量;
2.按物料名称、规格、供货方、预计到货日期日期、仓库等维度查看数据;

价值

1.数据的实效性提升7倍,从7日一次数据到每日反应数据;
2.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筛选和分析方式;
3.节省人力0.5小时/8小时*4/21.5=0.012人/月=0.14人/年。

05.生产入库

即实际生产录入库存的数量

当前的做法

每周导出一次实际收料的数量进行统计;

期望改进

每日提供实际到料数量;
可按日预警在途金额;

我们可以做到

1.每日计算一次当日各物料的实际收料数量;
2.按物料名称、规格、单据类型、入库类型、生产车间、库存状态等维度查看数据;

价值

1.数据的实效性提升7倍,从7日一次数据到每日反应数据;
2.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筛选和分析方式;
3.节省人力0.5小时/8小时*4/21.5=0.012人/月=0.14人/年。

1.8人/年+1.2人/年+0.6人/年=3.6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