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微服务到底怎么拆分和设计才算合理,拆多小才叫微服务?”
微服务的边界历来也是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阿里巴巴成功完成了中台战略转型。于是,很多大型公司也开启了中台数字化战略转型,中型公司也根据自身需求跃跃欲试。
作为中台,需要将通用的可复用的业务能力沉淀到中台业务模型,实现企业级能力复用。因此中台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中台领域模型的重构。而中台落地时,依然会面临微服务设计和拆分的问题。
要想应用 DDD,首要任务就是要吃透 DDD 的核心设计思想,搞清楚 DDD、微服务和中台之间的关系。
- 中台本质是业务模型,微服务是业务模型的系统落地
- DDD 是一种设计思想,它可以同时指导中台业务建模和微服务设计,它们之间就是这样的一个铁三角关系。DDD 强调领域模型和微服务设计的一体性,先有领域模型然后才有微服务,而不是脱离领域模型来谈微服务设计。
其次,就是通过战略设计,建立领域模型,划分微服务边界。
我认为微服务拆分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知道业务或者微服务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确定了业务边界和应用边界,这个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DDD 核心思想是通过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定义领域模型,从而确定业务和应用边界,保证业务模型与代码模型的一致性。
DDD 是一种处理高度复杂领域的设计思想,它试图分离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并围绕业务概念构建领域模型来控制业务的复杂性,以解决软件难以理解,难以演进的问题。DDD 不是架构,而是一种架构设计方法论,它通过边界划分将复杂业务领域简单化,帮我们设计出清晰的领域和应用边界,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架构演进。
DDD 包括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两部分。
战略设计主要从业务视角出发,建立业务领域模型,划分领域边界,建立通用语言的限界上下文,限界上下文可以作为微服务设计的参考边界。
战术设计则从技术视角出发,侧重于领域模型的技术实现,完成软件开发和落地,包括:聚合根、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应用服务和资源库等代码逻辑的设计和实现。我们不妨来看看 DDD 是如何进行战略设计的。DDD 战略设计会建立领域模型,领域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微服务的设计和拆分。事件风暴是建立领域模型的主要方法,它是一个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它通常采用用例分析、场景分析和用户旅程分析,尽可能全面不遗漏地分解业务领域,并梳理领域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事件风暴过程会产生很多的实体、命令、事件等领域对象,我们将这些领域对象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聚类,形成如聚合、限界上下文等边界,建立领域模型,这就是一个收敛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三步来划定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边界。第一步:在事件风暴中梳理业务过程中的用户操作、事件以及外部依赖关系等,根据这些要素梳理出领域实体等领域对象。第二步:根据领域实体之间的业务关联性,将业务紧密相关的实体进行组合形成聚合,同时确定聚合中的聚合根、值对象和实体。在这个图里,聚合之间的边界是第一层边界,它们在同一个微服务实例中运行,这个边界是逻辑边界,所以用虚线表示。第三步:根据业务及语义边界等因素,将一个或者多个聚合划定在一个限界上下文内,形成领域模型。在这个图里,限界上下文之间的边界是第二层边界,这一层边界可能就是未来微服务的边界,不同限界上下文内的领域逻辑被隔离在不同的微服务实例中运行,物理上相互隔离,所以是物理边界,边界之间用实线来表示。
DDD 与微服务的关系
有了上面的讲解,现在我们不妨再次总结下 DDD 与微服务的关系。DDD 是一种架构设计方法,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两者从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高响应力,而从业务视角去分离应用系统建设复杂度的手段。两者都强调从业务出发,其核心要义是强调根据业务发展,合理划分领域边界,持续调整现有架构,优化现有代码,以保持架构和代码的生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演进式架构。DDD 主要关注:从业务领域视角划分领域边界,构建通用语言进行高效沟通,通过业务抽象,建立领域模型,维持业务和代码的逻辑一致性。微服务主要关注:运行时的进程间通信、容错和故障隔离,实现去中心化数据管理和去中心化服务治理,关注微服务的独立开发、测试、构建和部署。
DDD收获
- DDD 是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设计方法,它能带给你从战略设计到战术设计的标准设计过程,使得你的设计思路能够更加清晰,设计过程更加规范。
- DDD 善于处理与领域相关的拥有高复杂度业务的产品开发,通过它可以建立一个核心而稳定的领域模型,有利于领域知识的传递与传承。
- DDD 强调团队与领域专家的合作,能够帮助你的团队建立一个沟通良好的氛围,构建一致的架构体系。
- DDD 的设计思想、原则与模式有助于提高你的架构设计能力。无论是在新项目中设计微服务,还是将系统从单体架构演进到微服务,都可以遵循 DDD 的架构原则。
- DDD 不仅适用于微服务,也适用于传统的单体应用。
基础篇
基础篇主要讲解 DDD 的核心知识体系,具体包括:领域、子域、核心域、通用域、支撑域、限界上下文、实体、值对象、聚合和聚合根等概念。我会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带你理解它们以及它们之间的合作、依赖关系。
进阶篇
进阶篇主要讲解领域事件、DDD 分层架构、几种常见的微服务架构模型以及中台设计思想等内容。具体包括:如何通过领域事件实现微服务解耦?怎样进行微服务分层设计?如何实现层与层之间的服务协作?通过几种微服务架构模型的对比分析,让你了解领域模型和微服务分层的作用和价值。另外,我还会介绍中台设计的核心思想,和你探讨如何实现前中后台的协同和融合?如何利用 DDD 进行中台设计?
实战篇
实战篇是我们专栏课程的重点,我准备了多个实战小项目。中台和领域建模的实战:带你了解如何用 DDD 设计思想构建企业级可复用的中台业务模型,了解事件风暴以及用事件风暴构建领域模型的过程。微服务设计实战:带你了解如何用 DDD 设计微服务代码模型,如何从领域模型完成微服务设计,建立领域模型与微服务代码模型的映射关系,如何完成微服务的架构演进等。然后我会用一个典型的案例将 DDD 所有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带你深入了解如何用 DDD 的设计思想来完成领域建模和微服务设计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