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
_Atomic ( type-name )
(1) (C11 起)_Atomic type-name
(2) (C11 起)
- 1) 用作类型指定符;指代新的原子类型
- 2) 用作类型限定符;指代 type-name 的原子版本。在此作用中,它可以与 const 、 volatile 及 restrict 混合使用。尽管不同于其他限定符, type-name 的原子版本可能拥有不同的大小、对齐以及对象表示。
type-name
- 任何异于数组或函数的类型。对于 (1) , type-name 亦不能为原子或 cvr 限定
头文件 atomic_bool
到 atomic_uintmax_t
,它们简化此关键词和内建及库类型的一同使用。
_Atomic const int * p1; // p 是指向 _Atomic const int 的指针
const atomic_int * p2; // 同上
const _Atomic(int) * p3; // 同上
解释
原子类型的对象是仅有的避免数据竞争的对象,即它们可以被两个线程共时修改,或先被一个修改再被另一个读取。
每个原子对象都拥有关联于其自身的修改顺序,即对该对象的完整修改顺序。若从某个线程的视角来看,对于某原子对象M的修改 A 发生先于同一原子对象 M 的修改 B ,则在 M 的修改顺序中 A 的出现先于 B 。
注意即使每个原子对象都有其自身的修改顺序,它却不是全序;不同线程可能会观测到相异原子对象有相异的修改顺序。
对于所有原子运算,保证有四种连贯:
- 写写连贯:若原子对象 M 的修改操作 A 先发生于 M 的修改操作 B ,则 M 的修改顺序中 A 出现早于 B 。
- 读读连贯:若原子对象 M 的值计算 A 先发生于 M 的值计算 B ,且从 M 上的副效应 X 求得 A 值,则 B 所计算得的值要么是 X 所存储的值,要么是 M 上的副效应 Y 所存储的值,其中 Y 在 M 的修改顺序中出现后于 X 。
- 读写连贯:若原子对象 M 的值计算 A 先发生于 M 上的操作 B ,则从 M 上的副效应 X 求得 A 值,这里 X 在 M 的修改顺序中出现先于 B 。
- 写读连贯:若在原子对象 M 上的副效应 X 先发生于 M 的值计算 B ,则求值 B 从 X,或从在 M 的修改顺序中出现后于 X 的副效应 Y 求得其值。
一些原子运算亦是同步操作:它们可以拥有附加的释放语义、获取语义,或顺序一致语义。见 memory_order 。
内建的自增减运算符和复合赋值运算符是拥有完全序列一致顺序(如同用 memory_order_seq_cst )的读-修改-写操作。若想要较不严格的同步语义,则可以用标准库函数替代。
原子属性仅对左值表达式有意义。左值到右值转换(模仿从原子区域到 CPU 寄存器的内存读取)会把原子性及其他限定符剥去。
注意
若编译器定义了宏常量 STDC_NO_ATOMICS(C11) ,则不提供关键词 _Atomic 以及
访问原子结构体/联合体的成员是未定义行为。
库类型 sig_atomic_t 不提供线程间同步或内存顺序,仅提供原子性。
volatile 类型不提供线程间同步、内存顺序或原子性。
关键词
_Atomic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hreads.h>
#include <stdatomic.h>
atomic_int acnt;
int cnt;
int f(void* thr_data)
{
for(int n = 0; n < 1000; ++n) {
++cnt;
++acnt;
// 对于此例,宽松内存顺序是足够的,例如
// atomic_fetch_add_explicit(&acnt, 1, memory_order_relaxed);
}
return 0;
}
int main(void)
{
thrd_t thr[10];
for(int n = 0; n < 10; ++n)
thrd_create(&thr[n], f, NULL);
for(int n = 0; n < 10; ++n)
thrd_join(thr[n], NULL);
printf("The atomic counter is %u\n", acnt);
printf("The non-atomic counter is %u\n", cnt);
}
可能的输出:
The atomic counter is 10000
The non-atomic counter is 8644
引用
- C11 standard (ISO/IEC 9899:2011):
- 6.7.2.4 Atomic type specifiers (p: 121)
- 7.17 Atomics
(p: 27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