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下载地址:梁宁·产品思维30讲

image.png
🙋🏻‍♂️《产品思维30讲》梁宁 - 图3

image.png

🎯 学习目标

  1. 了解产品核心概念词
  2. 掌握产品核心工作方法
  3. 理解产品思维,终身受益

🌲 文章结构

  1. 微观视角。
    1. 模块一。同理心,引入心理学概念,剖析人性
  2. 中观视角。日常产品工作视角
    1. 模块二。机会判断,一套底层思维,三个具体方法,发现机会
    2. 模块三。系统能力,四个步骤,打造个人、公司核心能力
    3. 模块四。用户体验,五大具体方法,优化你的表达界面和产品体验
  3. 宏观视角。
    1. 模块五。创新模式,五个创新模式,洞悉顶级公司的创新战略

      前言 |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1. 为什么产品能力是人生的底层能力

      我们大家都是从一无所有走过来的。 因为没有认知框架,所以每天面对着各种正面、负面的信息,任其冲击情绪,却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些信息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应该如何识别? 同时,我们害怕自己的才华得不到赏识;自己努力了,却总是被diss;没有得到正面的反馈,得不到回报。 还会有人会自怨自艾,没有家庭背景,没干爹,没靠山。

2. 产品能力会给你自信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别怕茫然,别怕被diss,别怕推倒重来。 因为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先建立信息的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在一片纷杂里,你会知道自己该放弃哪些点,抓住哪个点,慢慢建立起掌控。 这个过程里,你会碰到数不清的diss,被各种吐槽,被指着脸批评,还有数不清的推倒重来。这就是一个产品人生活的常态。

丘吉尔说:如果你到了地狱,那就继续保持前行。

3. 产品思维,到底讲什么?

  1. 教你怎么去观察判断
  2. 如何建立一种系统能力,以此向用户交付一种确定性
  3. 如何建立交互能力,接着在不断的连接与迭代中,深化你和用户的关系

你最终要服务的对象,是那个人他未被满足的需求

你能得到什么?

  1. 一双眼睛。是发现痛点、找到破局点的敏锐之眼
  2. 一双手。是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
  3. 一颗心。是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自己,懂得用户,懂得一个产品上,每个细微的小点给到人的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人

结婚也好,创业找合伙人也罢,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关系。

1. 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

  1. 感知层。一个产品,你拿到它,它设计的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就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2. 角色框架层。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
  3. 资源结构层。它可能会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4. 能力圈
    1.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其实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就好像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的。
    2. 因为扩充能力圈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想狮子为了吃饭去杀长颈鹿,其实它挨打也是极其痛苦的。
  5. 存在感。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1.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2. 一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窜下跳?其实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让自己变化的内在的动力。 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明确你们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其实这个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只是做用户,想短期关系、捡现成的,那你看到一个人的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 但如果你是要结婚,你要投资一个人,或者你要选择和某个人成为长期的合伙人。 那这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的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他对自己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才是更重要的。

image.png

一、同理心训练

1. 怎么理解愉悦与不爽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

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1.1 生物性情绪

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1.2 满足

我们的产品工作,以及我们很多的重要观察与洞察,几乎都是围绕这个词展开。
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也是你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

1.3 愉悦

愉悦就是被满足。

大家肯定都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吧?下来一个你需要的形状,消掉一行,消掉两行,伴随着消除的音乐,这种感觉叫愉悦。 你摞了很高一列,就等一个四格的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下来了,一下子,四行消掉了,这种感觉叫爽。 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满足,愉悦,不爽可以度量一个产品,也可以度量和一个人的关系,还可以深入探究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

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视打扫房间不厌其烦,一天扫三次?

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

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发现你天分的密码

我们一般认为的天分是显性天分,比如长得漂亮、身体协调、唱歌好听、智商高。

其实还有一种天分,是隐性天分,他不会两三岁展现出来,让别人看得到。

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

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我们都知道天才的1万小时理论。

问题来了,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一件事上花一万小时呢?

有些人是不得已。

但是多半人,是在深入体验中,找到了满足,找到了愉悦感。

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撑一个人持续投入一万小时。

优秀的人才会有的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2. 怎么理解愤怒与恐惧

愤怒。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恐惧。
人的边界呢?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
就好像愉悦与难受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得不到满足就难受。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所以,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呢?焦虑也是恐惧。
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这个我们会在下一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