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上课作息时间表
时间段 | 起止时间 | |
---|---|---|
上午 | 第一节课 | 8:00—8:50 |
第二节课 | 8:55—9:45 | |
第三节课 | 10:15—11:05 | |
第四节课 | 11:10—12:00 | |
下午 | 第五节课 | 14:00—14:50 |
第六节课 | 14:55—15:45 | |
第七节课 | 16:15—17:05 | |
第八节课 | 17:10—18:00 | |
晚上 | 第九节课 | 19:00—19:50 |
第十节课 | 19:55—20:45 |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美育课程、劳育课程、外语类课程、数学思维与文化课程、人工智能基础与程序设计类课程、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创新创业类课程、能源资源科学概论,以及其他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等。
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16学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等课程。
2. 大学体育(3学分)。大学体育以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掌握2项体育锻炼技能为目标,大一至大三学年每个学期都设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必修课程。
4. 美育类课程(2学分)。美育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全校各专业必修,艺术类专业可免修,由校团委、建筑与设计学院等负责。
5. 劳动教育与实践(1学分)。劳动教育实践为全校必修课程,由各专业、总务部、学生工作处、建筑与设计学院等负责。
6. 外语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8学分)实行分级教学。雅思达到6.0或托福达到80分的学生可不选英语课,但应参加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或以该学期的雅思或托福成绩申请认定课程考试分数。已要求修读高阶外语类课程的专业可免修。鼓励学生选修第二外语或英语提高类课程。
综合英语(1)为预备级课程,供分级为一级的学生修读,课程学分和成绩列入成绩单,但不计入毕业基本学分。
7. 数学思维与文化(4学分)。该课程全校各专业必修,已要求修读数学分析、高等数学课程的专业可免修。
8. 人工智能基础与程序设计类课程。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含上机实践3学分)建议各专业必修,已要求修读高阶课程的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可免修。
程序设计类或数据库类课程(含上机实践3.5学分)建议各专业必修,由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自行确定。通过国家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可申请免修相应类别的课程,但应参加课程考试,或以等级考试成绩认定课程考试分数。
9. 军事理论(2学分)与军事训练(2学分)。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为全校必修课程。
10. 创新创业类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全校各专业必修。
11.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所有学生至少修读1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理工类专业应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议修读大学语文、写作与训练等课程。其他类专业应选修科学与技术类课程。非能源资源类专业建议修读能源资源特色类课程。非管理类专业建议修读组织领导能力培养类课程、项目管理类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由本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构成,旨在加深专业知识或拓宽知识面。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内容一般以专业概论或专业科普类知识为主。学生在校期间须修读4学分跨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程不属于拓展课程。
- 厚基础挑战性课程组。设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等数学挑战性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物理学挑战性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挑战性课程,以及各专业设置的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专业大类基础挑战性课程。学生修读专业大类基础课程时,可选修厚基础挑战性课程作为替代。
- 科研训练挑战性课程组。学生自主申请具有一定难度的科研训练项目,或者由相关科研团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度的课题,经所在专业认定后,可认定为该类课程。
- 创业教育课程组。创业教育学院每年面向全校招收学员30人,设置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全面实施导师制培养,其课程包括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对具有创业热情、具备创业实践基础的学生,开展专门的创业理论讲授和创业实践指导。
第二课堂课程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设置社会实践、公益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含美育实践)等必修课程。第二课堂课程4学分为必修,由校团委负责。
一、教学内容特色课程
(一)专业导学类课程
专业导学类课程主要指专业导论课程或新生研讨课,在专业课程之前开设,由知名专家、著名学者、教授讲授。课程以学科最新发展为主要内容,强调探索和研究,重点培养学生在学术信息获取、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学术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科前沿讲座课程
学科前沿讲座课程可在大三学年第二学期及以后开设,由专业内知名专家、著名学者、教授讲授。课程以学科前沿进展为主要内容,通过研讨式教学,使学生深化对专业领域的认识,激发其探索与研究的兴趣,重点培养学生在思辨能力、批判思维、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为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各专业须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或科研训练活动,并取得相关成果,认定获得该课程学分。如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结题、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获得奖励、参加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并达到要求、参加通过评审入园的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园项目并考核合格等,皆可认定学分。鼓励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
(六)校企合作课程
工程教育专业应与企业合作共建课程,每个专业应安排2~4门课程,将企业的优秀资源融合到教学中,丰富课程内涵,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或联合授课,鼓励并支持校企联合编写高质量教材。校企合作课程应在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中明确说明。
考核方式(包括作业、测验、考试(开卷、闭卷)等及其所占比例。具备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课程,线上学习情况纳入总成绩计算。
实习类型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其他实习。
课 程 性 质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数 | 课外指导学时 | 开课学期 | 建议选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总学时 | 讲授 | 实验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 识 教 育 必 修 课 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全 | 2或3 | 全校各专业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48 | 全 | 3或4 |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3 | 48 | 48 | 全 | 1或2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48 | 秋 | 1 |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全 | 8学期 | ||||||||
体育(1) | 0.5 | 24 | 24 | 8 | 秋 | 1 | ||||||
体育(2) | 0.5 | 24 | 24 | 8 | 春 | 2 | ||||||
体育(3) | 0.5 | 24 | 24 | 8 | 秋 | 3 | ||||||
体育(4) | 0.5 | 24 | 24 | 8 | 春 | 4 | ||||||
体育(5) | 0.5 | 24 | 24 | 8 | 秋 | 5 | ||||||
体育(6) | 0.5 | 24 | 24 | 8 | 春 | 6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5 | 8 | 8 | 8 | 全 | 1或2 | ||||||
综合英语(1)(预备级) | 2 | 32 | 32 | 16 | 秋 | 1 | 综合英语(1)供分级为一级的学生修读,不计入毕业基本学分 | |||||
综合英语(2) | 2 | 32 | 32 | 16 | 全 | 1或2 | ||||||
综合英语(3) | 2 | 32 | 32 | 16 | 全 | 2或3 | ||||||
综合英语(4) | 2 | 32 | 32 | 16 | 全 | 3或4 | ||||||
数学思维与文化 | 4 | 64 | 64 | 秋 | 1 | 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 | ||||||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 | 2 | 32 | 32 | 8 | 秋 | 1 | ||||||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或数据库 |
2.5 | 40 | 40 | 8 | 春 | 2 | ||||||
军事理论 | 2 | 32 | 16 | 20 | 全 | 1 | 全校各专业 | |||||
小 计 | × | × | ||||||||||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
创 新 创 业 类 课 程 |
创新教育基础 | 2 | 32 | 全校各专业 | |||||||
创业管理概论 | 2 | 32 | ||||||||||
大学生创新基础 | 2 | 32 |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2 | 32 | ||||||||||
创业创新领导力 | 2 | 32 | ||||||||||
其他创新创业类课程 | 2 | 32 | ||||||||||
创新创业类课程至少选修 | 2 | 32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
美 育 类 课 程 |
艺术导论 | 2 | 32 | 32 | 非艺术类 专业 |
|||||
---|---|---|---|---|---|---|---|---|---|---|---|---|
音乐鉴赏 | 2 | 32 | 32 | |||||||||
美术鉴赏 | 2 | 32 | 32 | |||||||||
书法鉴赏 | 2 | 32 | 32 | |||||||||
影视鉴赏 | 2 | 32 | 32 | |||||||||
舞蹈鉴赏 | 2 | 32 | 32 | |||||||||
戏剧鉴赏 | 2 | 32 | 32 | |||||||||
戏曲鉴赏 | 2 | 32 | 32 | |||||||||
其他美育类课程 | 2 | 32 | 32 | |||||||||
美育类课程至少选修 | 2 | 32 | 32 | |||||||||
能源资源科学概论 | 1 | 16 | 16 | 各专业 根据需要 自行确定 |
||||||||
人文社科类课程(含大学语文或写作与训练课程) | 2 | 32 | 32 | |||||||||
经济管理类课程(含领导能力培养) | 2 | 32 | 32 | |||||||||
体育文化类课程 | 2 | 32 | 32 | |||||||||
科学技术类课程 | 2 | 32 | 32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 10 | 160 | 160 | |||||||||
通识教育课程至少修读×学分 |
|
课
程
性
质 |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数 | | | 课外指导学时 | 开课学期 | 建议选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学时 | | | | 讲授 | 实验 |
| 专
业
大
类
基
础
课
程 | 专业大类基础必修课程 | | 高等数学A(1) | 2 | 32 | 32 | | 8 | 秋 | 1 | | 各专业
大类
协商
确定
|
| | | | 高等数学A(2) | 3 | 48 | 48 | | 16 | 秋 | 1 | | |
| | | | 高等数学A(3) | 3 | 48 | 48 | | 16 | 春 | 2 | | |
| | | | 高等数学A(4) | 3 | 48 | 48 | | 16 | 春 | 2 | | |
| | | | 大学物理A(1) | 3.5 | 56 | 56 | | 16 | 春 | 2 | | |
| | | | 大学物理A(2) | 3.5 | 56 | 56 | | 16 | 秋 | 3 | | |
| | | | 大学物理B(1) | 3.5 | 56 | 56 | | 8 | 春 | 2 | | |
| | | | 大学物理B(2) | 3 | 48 | 48 | | 8 | 秋 | 3 | | |
| | | | 大学物理C | 5 | 80 | 80 | | | 春 | 2 | | |
| | | | 大学化学B | 2 | 32 | 32 | | 16 | 全 | 1或2 | | |
| | | | 线性代数 | 2 | 32 | 32 | | 16 | 全 | 2或3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5 | 40 | 40 | | 16 | 全 | 3或4 | | |
| | | | 工程力学A(1) | 4 | 64 | 64 | | 16 | 全 | 3 | | |
| | | | 工程力学A(2) | 4.5 | 72 | 64 | 8 | 16 | 全 | 4 | | |
| | | | 工程力学B(1) | 3.5 | 56 | 56 | | | 全 | 3 | | |
| | | | 工程力学B(2) | 3.5 | 56 | 56 | | | 全 | 3或4 | | |
| | | | 工程力学C | 4.5 | 72 | 72 | | 16 | 全 | 3 | | |
| | | | 工程图学A | 4 | 64 | 64 | | 16 | 全 | 2或3 | | |
| | | | 工程图学B | 3.5 | 56 | 56 | | 16 | 全 | 2或3 | | |
| | | | 工程图学C | 2.5 | 40 | 40 | | 16 | 全 | 2或3 | | |
| |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A(1) | 2.5 | 40 | 40 | | 8 | 秋 | 3 | | |
| |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A(2) | 3 | 48 | 48 | | 16 | 春 | 4 | | |
| |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B | 4.5 | 72 | 72 | | 16 | 全 | 3或4 | | |
| |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C | 3 | 48 | 48 | | 16 | 全 | 3或4 | | |
| |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D | 3 | 48 | 40 | 8 | 8 | 全 | 3或4 | | |
| | |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2 | 32 | 32 | | | 全 | 2或3 | | |
| | | | 心理学 | 2 | 32 | 32 | | | 全 | 2或3 | | |
| | | | 逻辑学 | 3 | 48 | 48 | | | 全 | 2或3 | | |
| | |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32 | | | 全 | 2或3 | | |
| | | 小 计 | | × | × | | | | | | | |
| | 专业大类基础选修课程 | | | | | | | | | | | 各专业
大类
协商
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 计 | | × | × | | | | | | | |
| | 专业大类基础课程至少修读×学分 | | | | | | | | | | | |
|
课
程
性
质 |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 课内学时数 | | | 课外指导学时 | 开课学期 | 建议选修学期 |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学时 | | | | 讲授 | 实验 |
| 专
业
知
识
课
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组 | | | | | | | | | | | | 专业确定
(可以有
选修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 计 | | | | | | | | | | | | |
| | | ×××课组 | | | | | | | | | | | | 专业确定
(可以有
选修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 计 | | | | | | | | | | | | |
| | | 至少选修1组课程 | | | | | | | | | | | | |
| | 专业选修课程 | | | | | | | | | | | | | 专业确定
要保证开
出量,以
满足学生
选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主干和选修课程至少修读 | | × | | | | | | | | | | |
| | 跨专业选修课程 | | | | | | | | | | | | | 无先修课程要求的非本专业知识课程(建议学院列出课程名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 | 4 | | 64 | | | | | | | | |
| | 专业知识课程至少修读×学分 | | | | | | | | | | | | | |
| 理论教学总学分:×学分 | | | | | | | | | | | | | | |
课 程 性 质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数 | 课外指导学时 | 开课学期 | 建议选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总学时 | 讲授 | 实验 | |||||||||
通 识 教 育 实 践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2 | 2周 | 全 | 3或4 | 全校 各专业 |
|||||
英语口语(2) | 1 | 16 | 全 | 1或2 | |||||||
英语口语(3) | 1 | 16 | 全 | 2或3 | |||||||
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 上机实践 |
1 | 32 | 秋 | 1 | |||||||
计算机语言上机实践 | 1 | 32 | 春 | 2 | |||||||
军事训练 | 2 | 2周 | 秋 | 1 | |||||||
劳动教育与实践 | 1 | 1周 | 全 | 7 | |||||||
小 计 | × | ||||||||||
专 业 大 类 基 础 实 践 |
物理实验(1) | 1 | 32 | 春 | 2 | 和理论 课程 匹配 |
|||||
物理实验(2) | 1 | 32 | 秋 | 3 | |||||||
物理实验C | 1 | 32 | 春 | 2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A(1) | 0.5 | 16 | 秋 | 3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A(2) | 0.5 | 24 | 春 | 4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B | 1 | 32 | 全 | 3或4 |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C | 0.5 | 16 | 全 | 3或4 | |||||||
工程图学实验A | 1.5 | 48 | 全 | 2或3 | |||||||
工程图学实验B | 1 | 32 | 全 | 2或3 | |||||||
金工实习A | 4 | 4周 | 全 | 2 | 理工类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 | ||||||
金工实习B | 3 | 3周 | 全 | 2 | |||||||
金工实习C | 2 | 2周 | 全 | 2 | |||||||
金工实习D | 1 | 1周 | 全 | 2 | |||||||
小 计 | × | ||||||||||
专 业 实 践 |
专业实习实训 | ||||||||||
专业综合实验 | |||||||||||
课程设计或实训 | |||||||||||
……………… |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2周 | 秋 | 7 | |||||||
毕业实习或实训 | |||||||||||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或专业综合训练 |
|||||||||||
小 计 | × | ||||||||||
实践教学总学分:×学分 | |||||||||||
课 程 性 质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数 | 课外指导学时 | 开课学期 | 建议选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总学时 | 讲授 | 实验 | |||||||||
第 二 课 堂 |
社会实践 | 2 | 7 | 7 | |||||||
公益志愿服务 | 1 | 7 | 7 | ||||||||
校园文化活动(含美育实践) | 1 | 7 | 7 | ||||||||
小 计 | 4 | ||||||||||
第二课堂总学分:4学分 | |||||||||||
拓 展 课 程 |
各专业自行确定 | ||||||||||
拓展课程总学分:X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