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建造者模式中, 有如下4个角色:

  • Product产品类 通常是实现了模板方法模式, 也就是有模板方法和基本方法, 这个参考第10章的模板方法模式。 例子中的BenzModel和BMWModel就属于产品类。
  • Builder抽象建造者 规范产品的组建, 一般是由子类实现。 例子中的CarBuilder就属于抽象建造者。
  • ConcreteBuilder具体建造者 实现抽象类定义的所有方法, 并且返回一个组建好的对象。 例子中的BenzBuilder和BMWBuilder就属于具体建造者。
  • Director导演类 负责安排已有模块的顺序, 然后告诉Builder开始建造。

优点:封装性;建造者独立,容易扩展;便于控制细节风险 使用:

  • 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执行顺序具有不同结果;
  • 多个部件或零件,都可以装配到一个对象中,但是产生的运行结果又不相同;
  • 产品类非常复杂,或者产品类中的调用顺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能;
  • 在对象创建过程中会使用到系统中的一些其他对象,这些对象在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不易得到时

建造者模式关注的是零件类型和装配工艺(顺序),这是它与工厂方法模式最大不同的地方,虽然同为创建类模式,但是注重点不同。建造者模式最主要的功能是基本方法的 调用顺序安排,也就是这些基本方法已经实现了,通俗地说就是零件的装配,顺序不同产生的对象也不同;而工厂方法则重点是创建,创建零件是它的主要职责,组装顺序则不是它关心的。

范例

ifndef PRODUCT_H

define PRODUCT_H

include

class Product {
public:
void setA(int a) {a = a;}
void setB(int b) {b
= b;}
void Show() {qDebug()< private:
int a, b;
};

endif // PRODUCT_H

ifndef BUILDER_H

define BUILDER_H

include “product.h”

class Builder {
public:
virtual void setA() = 0;
virtual void setB() = 0;
virtual Product getProduct() = 0;
};

endif // BUILDER_H

ifndef CONCRETEPRODUCT_H

define CONCRETEPRODUCT_H

include “builder.h”

class ConcreteBuilder : public Builder {
public:
virtual void setA() override {product.setA(1);}
virtual void setB() override {product.setB(2);}
Product getProduct() {
return product;
}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

endif // CONCRETEPRODUCT_H

ifndef DIRECTOR_H

define DIRECTOR_H

include “concrete_builder.h”.h”

class Director {
public:
Product getAProduct(Builder *builder){
builder->setA();
builder->setB();
return builder->getProduct();
}
};

endif // DIRECTOR_H

include “director.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irector d;
Product p =d.getAProduct(new ConcreteBuilder());
p.Show();
}

源码GitHub:CppDesignPattern 相关链接:C++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