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金字塔原理
作者 芭芭拉·明托
类别 效率
读完日期 得到听书,冯唐总结,未读原文
书摘总结 内容来自得到听书,看了冯唐总结,未完整读完全书

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结构化记录本书的核心观点。

0416fe649739eb7dec2c0fde146a83a.jpg
金字塔原理.pdf

读后感

观点1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联想到的内容,随意拓展

by冯唐:
用一句话说,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金字塔原理的用途:
伟大用途之一,解决问题:
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伟大用途之二,管理手下:
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原则,管理起来最有效,领导做得最轻松。

伟大用途之三,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尖向领导汇报。过去皇帝早朝殿议,给你三分钟,现在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如果领导和刘备一样三顾你的茅庐,而且臀大肉沉,从早饭坐到晚饭,吃空你家冰箱。你有讲话的时间,他有兴趣,你就汇报到第十八级论据,为什么三分天下,得蜀而能有其一。有了这个原则,交流起来最有效。

观点2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联想到的内容,随意拓展

by叶小鱼:
一、序言: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都需要一个序言或开场白来交代背景等,这个序言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让沟通者或阅读者和我们站在同一个理解点上。
一个好的序言应该是怎样的?答案是:一定是包含四个要素的:背景、冲突、疑问、答案。
背景是公认的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而冲突则是推动情节发展事件发展并引发人疑问的因素,最后解决受众对应疑问,抛出答案。
根据不一样的疑问,得到的答案就不一样。另外,将以上几个元素更换表达顺序,获得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如: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销售都与整体行业持平,但今年整体行业销售增长5%,我司的业务却不增反降了10%,本次销售方案主要从产品改进、渠道拓展方面做出最新的调整。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如:为了提升销售,我们从产品改进、渠道拓展方面做出最新的调整,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销售都与整体行业持平,但今年整体行业销售增长5%,而我司业务却不增反降10%。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今年整体行业销售增长5%,而我司业务却不增反降10%,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销售都与整体行业持平的,为了改善销售情况,我们将从产品改进、渠道拓展方面做出最新的调整。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我司应如何提升销售?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销售都与整体行业持平,但今年整体行业销售增长5%,而我司业务却不增反降10%,为了改善销售情况,我们将从产品改进、渠道拓展方面做出最新的调整。
不同的顺序会带出不同的语感,代表的情感和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

二、总结:总结要有思想,多花点精力用归纳演绎等方法去提炼自己的总结句。

  1. **三、纵向关系:**自上而下的搭建,自下而上的思考<br /> 构建金字塔时自上而下:先提出主题思想,再按照受众的主要疑问进行疑问进行一层一层的解答。<br /> 思考问题的时候自下而上,先列出要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再找出各要点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2. **四、横向关系:**完全穷尽,相互独立。<br /> 横向关系中的演绎关系和归纳关系,尽可能的使用归纳关系,并且遵循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MECE原则来思考。<br /> 归纳关系:正如以上的例子中的:成本高、地域限制、其他城市竞争的结构一样,他们三个都是A城市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们之间又并不重复,有排他性。在这里,他们遵循MECE原则——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并且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被称为MECE原则。<br /> 演绎关系:比如这句话:所有鸟都会飞,我是一只鸟,所以我会飞。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一般而言,用归纳关系会更方便表述。

观点3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联想到的内容,随意拓展

结论先行,多个论点总结,和读书时常常用的议论文写作方式异曲同工。 自己知道这种方式,但是并没有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思考中,需要刻意练习一下这种思维方式,让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能更有条理一些。

精华书摘

该书的金句、有触动有共鸣的语句的摘录

  •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

这本书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知识体系等

自己的思考一直比较跳跃,而且性格偏内心不擅长表达。之前一直有了解金字塔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确没有完整读过本书,本来准备仔细看一遍。但是可能因为之前也确实了解过金字塔原理,看了前两章后感觉没有获得新的体验,再加上看了冯唐老师的评语,就暂且先方向,换下一本书吧,毕竟以我的阅读速度,要想完整读完这本书估计得2-3周,就按金字塔原理看大佬精炼的总结好了~

本书总结

对整部书的逻辑线进行梳理,看作者如何串接和勾连的,并从中提炼主题和脉络 有触动和感慨的部分的总结

前面摘抄的冯唐的总结相当精辟,这里再次复习下~

冯唐≪老聃的金字塔原则≫
进了麦肯锡公司,我被训练的第一个玩意儿是金字塔原则。后来证明,这也是之后诸多训练中,最宝贵最有用的玩意儿。
阐明金字塔原则的是一个叫Minto的外国老太太,面容慈祥,金头发金链子金镯子,言语唠叨。她啰里啰唆写了一大本书,其实,我用一百字就能说清楚。Minto没学好自己阐明的金字塔原则,或者是故意啰嗦,充字数印书卖钱得版税,不用再在麦肯锡每周工作八十小时,当苦力加速身体折旧。
用一句话说,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这些事情可以很复杂,如: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世界经济五年的走势,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这些事情也可以很简单,如:小贾见到姑娘为什么会脸红,老妈每天喝半斤白酒是不是很危险,以及当高中时候的梦中情人问你、她现在该不该带着三岁的女儿离婚、你如何回答等等。
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金字塔原则看似废话,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一个伟大的方法论。
伟大用途之一,解决问题: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伟大用途之二,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原则,管理起来最有效,领导做得最轻松。
伟大用途之三,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尖向领导汇报。过去皇帝早朝殿议,给你三分钟,现在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如果领导和刘备一样三顾你的茅庐,而且臀大肉沉,从早饭坐到晚饭,吃空你家冰箱。你有讲话的时间,他有兴趣,你就汇报到第十八级论据,为什么三分天下,得蜀而能有其一。有了这个原则,交流起来最有效。
作为中国人,需要小心的是,我们传统上日常生活的交流,不是从金字塔尖尖到金字塔基底的,而是相反。比如我们通常这样对小王的妈妈说:小王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打瞎子骂哑巴,挖绝后坟瞧寡妇门,小王是个坏蛋。我们通常不这样对小王妈妈说:小王是个坏蛋。然后看看小王妈妈的反应,再进一步提供证据:小王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打瞎子骂哑巴,挖绝后坟瞧寡妇门。纯用金字塔原则交流,在中国,容易找抽。
作为中国人,可以骄傲的是,我上国文化博大精深,外国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偷我们祖宗的,所以不是毕得格拉斯百牛定理而是勾股弦定理,所以阴阳盂是最早的计算机,所以不是Minto的金字塔原则而是老聃金字塔原则:孔丘在春秋时代开了一家有三千个咨询顾问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各个野心邪跳的诸侯通过加强基础管理而提升业绩。孔丘请教老聃如何培训新招的咨询顾问,老聃说,告诉他们,第一个要掌握的原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

原文

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1、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要把它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2、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和概括
3、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4、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一、写作的逻辑: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1、先表达主要观点,让受众对观点产生疑问,再用下一层论据来回答疑问
2、上一层是对下一层的总结,下一层是上一层结论的解释和支撑;使用分组和概括的方法
3、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为了方便理解记忆,会假定同时出现的事物有某种逻辑关系,如果不事先告诉他们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4、神奇的数字【7】:人的记忆一次不能处理超过7个概念,最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超过3个就会开始归类到不同逻辑范畴以便于记忆。
5、表达时观点要自上而下,结论先行;但思考构思写作过程要自下而上的思考总结概括。
从最底层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再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思想,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
6、演绎推理: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演绎推理过程中引出的结论:
例:鸟会飞,鹰是鸟类,所以鹰会飞
7、归纳推理:将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共同性。
例:美军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德军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俄军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所以波兰将遭到坦克进攻。

二、思考的逻辑:把握横向结构,注意归纳,演绎和MECE法则的运用
1、要找出金字塔每组每组中横向各个思想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
2、罗列是一种将作者思想排列出来并进行审视的好方法,但应该进一步思考,保证每组中各个思想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明确这种逻辑关系的隐含意义。
3、三种组织思想的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
第二种是根据结构顺序,MECE法则
第三种是根据程度顺序,也叫重要性顺序
4、当将一根整体划分为不同部分时,必须确保各个子模块满足两个条件,即MECE法则:
第一,各个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第二,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5、MECE即: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6、在概括各组思想时,要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要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假设先行,结构化分析问题
假设分析法,即先建立诊断的框架和假设,然后再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假设的真实程度,必须认真研究问题所在领域的结构,用结构框架界定问题中的原因和切入点。
第一步:提出各种假设
第二步:进行一项或多项重要验证,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第三步:通过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步:相应地采取措施和实施方案
即:先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外展推理),最后重点收集资料,以证明是或者不是这些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答案。
例如:咨询顾问在进入一个企业前,对这个行业和公司都已经做了详细的外围研究,同时在进入企业的时候,都带着一系列假设,如公司业绩下滑是产品还是销售渠道,内部运营效率还是外部行业趋势,又或者内部团队问题?这种结构化的思考有助于找到问题根源。

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呈有形结构,即产业链或价值链就是一直分析问题的结构
第二种:寻找因果关系,比如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
第三种:将所有有可能原因按相似性归类分组,这时候就用到MECE原则。在结构化分析问题时,鱼骨图就是一种好用的工具,具体来说,通过鱼骨图将一个个要素展示出来,针对不同因素进行分析。

四、演示的逻辑:以读者为中心,精炼和串联要表达的内容
如何正确地在word和ppt上展示内容
1、word文档上呈现金字塔层级:多级标题法,下划线法,数字编号法,项目符号法等
核心特点是把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和主要观点突出出来,帮助你的读者简历整篇文章结构,让他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明白内容。
2、PPT演示要尽可能直接简单地传递信息,不把文字浪费在可以口头表达的转折性或介绍性语言上。
原则:
(1)每张幻灯片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在这一个片子里把问题介绍清楚
(2)幻灯片顶部的那句话应该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清楚表达出观点
(3)文字应该尽量简短,如果一张幻灯片难以说清楚一个思想观点,可以使用多张幻灯片
(4)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数字表达越简单越好,如790万就比7898799元更容易让人记住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