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1

为什么大屏设计师需要加强关注「需求调研」

首先,为什么我认为数据大屏的设计师,需要加强关注「需求调研」?

你要帮客户画大屏,难道不该了解清楚客户想要什么吗?

但事情并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你注意看我写的,是“让设计师加强关注「需求调研」”,而不是“让设计师加强「需求调研」”,为什么这么写?因为在实际项目中,公司并不会让设计师直接和客户对接需求,而是让产品经理(往往兼项目经理)去和客户对接。

说说有产品经理对接需求的好处(若无特殊说明,下文中的产品经理都默认兼项目经理)

  • 产品经理能更好地把控需求边界,综合评估客户需求、预算和公司能力、投入成本;
  • 产品经理比较(擅长和客户博弈,呸呸呸)擅长引导客户进行需求梳理和优化,为设计师安静地做设计提供了保障。其实反过来,设计师也应该学习一些项目需求的评估和管理,互相理解和成就。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2

那么,这个话题实际要说的是 ——

大屏的设计师为什么要关注产品经理调研需求?

这不还是废话吗?产品经理对接完需求,接下来就是设计画大屏页面了,上游要是没调研清楚,下游怎么画得好?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数据大屏设计师的工作更像是舞台设计 / 室内设计 / PPT 设计… 在项目中做的大屏是定制化的大屏,我们必须在前期对现场、硬件、客户需求有深入了解,才能作出让客户满意的东西;可以说,对于数据大屏这种侧重视觉设计的产品,从做原型规划时,就已经进入【设计阶段】了
坐在电脑面前把大屏画出来,只是 “设计的执行阶段 “,通过了解需求,知道设计这个东西的目的所在、侧重点所在、价值所在、限制所在,对于设计师是一种养分给予,能让设计师更好地进入设计执行。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3

那么 ——

设计师应该怎么关注 “需求调研”?

1、和产品经理 “通气儿”。【沟通】

我想大家一定都会在设计执行阶段,遇到那种【因为前期没调查清楚所以很难进行设计决策的点】,这个时候,就要做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想知道什么就和要产品经理说,让 Ta 去问,不要憋在心里做含糊设计(我曾经就是不好意思说,最后开发完还是得改,累人累己),这样也能让产品经理得到 “进步”,Ta 会意识到【下次项目对接的时候,这些点是设计师关注的,要及时确认掉,避免后续麻烦】,这样项目才会越做越顺、越高效。

2、设计师和产品经理要加强 “原型规划” 阶段的合作。

大屏做多了就感觉像做装修,客户更期待看到的是对于内容布局、画面感的规划,所以项目经验不多的产品经理,往往会策划犯难,或者是策划得比较蹩脚,我想这时候,是需要一起来完成这份原型规划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屏原型图大概是这个样子 —— 分好区,往里面粘截图或者用文字描述,但是对于设计师来说,画得太 “粗” 了,不够细致,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4

使用文字描述,很不直观,而且很容易造成误解;截图示意往往会存在数据量塞太多的问题,原型里硬塞下了,但在设计执行时,保证最小字号的前提下,很可能会放不下原型里规划的内容。

项目背景对设计的影响
项目背景,也就是客户做大屏的目的和期望。

从大屏的使用目的来说,大致可以分成 3 类:

🌸「门面派」侧重汇报展示,就是要好看

这类客户做大屏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接待参观人员,对外进行企业形象展示,也有对内展示进行员工激励的(类似数字化的幼儿园小红花榜),想从大屏体现出公司的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展示一下公司的业绩成果等。
对于这类需求应对建议 —— 内容上,主次要足够分明,能形象通俗地传达数据背后的含义,例如公司业务发展到底有多好;视觉动效上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元素的使用上最好能结合企业 VI 和文化。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5

🌿 「实用派」侧重监控、数据分析,指标要全、维度要多

这类需求会比较 “务实”,一般是给内部的员工进行流程、现场、进度监控使用,或者是协助领导进行复盘、某个业务主题的数据分析。侧重这类需求的客户,通常不会对效果有很高的要求,而是重点关注他们的实际使用场景。

对于这类需求的应对建议 —— 一定要吃透他们的业务、指标内容,不然会全程只由客户主导,很被动;可以适当地减少装饰元素,突出指标数据的大小、状态;另外一个感触是,不要就简单地 “重复造轮子”,要尝试作出优化,因为这类客户往往已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后台业务系统,他们想“搬到” 大屏上,所以很容易就变成了“照着美化了一遍”,会让设计过程比较“枯燥”;设计难点往往在于,比较较难挖掘可以做视觉主体的指标数据。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6

🌷「雨露均沾型」

这类需求想兼顾炫酷视效和庞杂的内容展示交互 —— 效果很炫,内容不能少。我感觉大部分的项目都是这样的目标心态,而且可视化行业里的大屏产品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进步,所以要求大屏产品的性能、交互复杂度的支持都要跟得上。对于设计师而言,难点应该在指标内容的组织,以及场景视角、模块切换的动效设计上。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7

👂 倾听客户的 “蓝图”

一般客户的对接人,会有自己的初步规划——要展示哪些指标,这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初代原型】。

如果客户已经有自己的构想,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基于他的构想进行设计,而是和他聊聊他的思路,不懂含义的指标,问清楚!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8

你理解了客户的业务指标,你才能对客户的想法作出赞同或者改进,才能有自己的主动权,换个角度来说,才能体现专业性。

对于一个陌生行业的项目,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摸清这个行业的全部方面,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隔行如隔山,对于一些概念名词、业务逻辑关系,真的只有在行业里待过,才会了解,就像那个设计圈的梗 “客户说:你不要用 PS,要用 PhotoShop”。

所以,我们需要客户帮助来快速地了解他用到的业务指标和逻辑,反过来,客户本身也有义务协助配合乙方进行需求和业务调研,这样才能共赢,才能合作愉快。

如果,不幸的话 ——

遇到了毫无想法的客户,那就会比较 “危险”

打个比方,就像你刚到一家公司,老板给你一推数据资料,让你做成 PPT,要体现公司今年的发展成果,你会很懵 X,你不知道从哪些维度去入手,不知道自己挑选的维度是不是合适,不知道有没有抓到重点指标,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反复核对,然后你就会加班🥴 。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9

所以,这里的 “危险” 意味着低效、被动。看似得到了“无限可能”、自由发挥,其实真相是你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理清客户没有说出口的需求。

不合理的需求与需求优化

早些时候,我接到客户的一些修改需求时,会觉得 emm*&¥#@… 实在是太不合理了,而且,为什么早不说?!

后来,我们团队的人有一句话挺给我启发的 —— 你要去听客户描述背后的需求。也许他背后的需求是合理的,只是他告诉你的实施措施有问题。 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在接到需求的时候,可以冷静深入思考一些,或许会有新的体会。(当然,如果真的不合理,那就别瞎想了)

关于不合理的需求,我只有一点想说!

不要以为大屏很面积大,就啥都想往上放!

这个 “温馨提示” 还被我做为彩蛋加进了 EasyV 产品组件的预置数据里😬 。

需求调研不积极,数据大屏改到你窒息_EasyV-站酷 - 图10

客户经常会比较 “贪心”,对一屏页面上放多少指标内容没谱,这时候,反问自己和客户 —— 这些东西是必须同时看的吗?如果不是必须同时看的,考虑做交互切换;如果必须同时看,考虑按照重要次序做删减让位。

怎么面对需求变更?

就算前期把需求调研得再透彻,还是无法杜绝需求变更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最大的力量把不确定的因素降低,从而降低后期需求变更的可能性和修改成本。

怎么面对呢?

  1. 继续做好每一个流程的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潜在的改稿隐患;
  2. 周末集体去灵隐寺烧香祈祷接到的项目都一稿过;
  3. 多囤点生姜洗发水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MwNTg2OA==.html


⛳核心知识点提取:

:::tips 设计师要帮客户画大屏,难道不该了解清楚客户想要什么吗?

“让设计师加强关注「需求调研」”,而不是“让设计师加强「需求调研」”
因为在实际项目中,公司并不会让设计师直接和客户对接需求,而是让产品经理(往往兼项目经理)去和客户对接。

设计师必须在前期对现场、硬件、客户需求有深入了解,才能作出让客户满意的东西;可以说,对于数据大屏这种侧重视觉设计的产品,从做原型规划时,就已经进入【设计阶段】了

设计师应该怎么关注 “需求调研”?

1、和产品经理 “通气儿”。【沟通】

想知道什么就和要产品经理说,让 Ta 去问,不要憋在心里做含糊设计

2、设计师和产品经理要加强 “原型规划” 阶段的合作。

原型图画得太 “粗” 了,不够细致,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项目背景,也就是客户做大屏的目的和期望。

分清楚大屏使用目的,针对性设计:

🌸「门面派」侧重汇报展示,就是要好看

内容上,主次要足够分明,能形象通俗地传达数据背后的含义

🌿 「实用派」侧重监控、数据分析,指标要全、维度要多

重点关注他们的实际使用场景,一定要吃透他们的业务、指标内容。
可以适当地减少装饰元素,突出指标数据的大小、状态;要尝试作出优化。

🌷「雨露均沾型」

大部分的项目都是这样的目标心态,大屏产品的性能、交互复杂度的支持都要跟得上

和他聊聊他的思路,不懂含义的指标,问清楚!
你理解了客户的业务指标,你才能对客户的想法作出赞同或者改进,才能有自己的主动权,换个角度来说,才能体现专业性。

你要去听客户描述背后的需求。也许他背后的需求是合理的,只是他告诉你的实施措施有问题。(当然,如果真的不合理,那就别瞎想了)

对一屏页面上放多少指标内容没谱,这时候,反问自己和客户 —— 这些东西是必须同时看的吗?如果不是必须同时看的,考虑做交互切换;如果必须同时看,考虑按照重要次序做删减让位。

尽最大的力量把不确定的因素降低,从而降低后期需求变更的可能性和修改成本。

继续做好每一个流程的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潜在的改稿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