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对于设计师是持续终身的事-开到茶花设计_设计师专访设计作品—致设计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2
大家好,很开心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一般常用的名字是开到茶花,主业是两只猫的铲屎官,副业是一枚 UI 设计师,目前在北京工作。


致设计: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设计的?


开到茶花: 我从小就对电子游戏之类没有太多爱好,上学时候出于无聊就开始摸索一些创作软件,从 Windows Movies Maker 到会声会影、PS、PR 还有 AE,几乎都是跟着网上一些零零散散的教程自学的。学会之后给班里做过一些海报、小宣传片之类的,那时候因为掌握了一些跟大家不太一样的技能,在同学之间得到了一些赞赏崇拜之类的得意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对创作方向就一直学习下去了。
毕业本来打算从事影视相关的工作,之后经过朋友介绍了解到 UI 设计跟我所会软件的应用范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再加上自己本来也很爱玩 Windows 主题、手机主题之类的,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做了 UI 设计。有时候想想还挺庆幸的,影视行业脱发率比设计高太多了,哈哈玩笑~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3

致设计:所以说你学的专业是与设计没有任何关系的,软件全靠自己上网自学?


开到茶花: 对,学校学的专业本身跟 UI 设计没有关系。软件当时主要靠看网上李涛老师的 ae、ps 高手之路,从零基础学这两个软件里每一个功能,其实当时那套可能更偏影视后期一些,很多技法到现在我都几乎没在工作中用过,也差不多忘完了,但还是很感激当时在网络资源相对匮乏的时候李涛老师分享的课程。
当然对于现在的 UI 设计新人来说软件主要是学习 sketch/figma 之类的,软件特别简单上手成本变得越来越低,但是对设计思维、审美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建议新人能更多关注设计技法背后的思考,这样可能进步会更快一些。


致设计:走入社会后,在工作中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


开到茶花: 其实我刚工作前半年的状态都是比较懒散的,想要换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作品集里的内容太少而且质量都很普通,于是开始被动的做一些设计练习去填充,后来把一些练习发到设计网站上有了一些反馈,从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乐趣、认识了一些设计师朋友,所以才这样慢慢坚持提升和练习下来。现在其实我还会在业余时间去写一些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和一些经验分享,其实也是在锻炼表达能力、整理一些设计思维和方法论,公众号名字叫开到茶花,大家要是无聊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哈哈
工作方面,由于前两家公司规模都比较小,主要负责的设计师就我一个人,承担的压力和要做的事情很多,主要是促进自己打好了一些设计基础。

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负责社交产品相关的设计,工作内容和设计维度比以前要更广一些,社交和娱乐领域也是之前不熟悉的,相对来说锻炼也更多一些。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4


致设计:每个设计师都会有瓶颈期,你在什么阶段的时候遇到过瓶颈


开到茶花: 我记得在刚工作一年左右,那时候因为公司都只有我一个设计师,工作环境里没什么人交流而且公司产品偏传统 B 端,领导对设计的要求和关注度也比较低,在公司里完全能应对日常需求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个方向再晋升,瓶颈主要是方向上比较迷茫。


致设计:你解决瓶颈的方法是什么?


开到茶花: 后来我开始慢慢在一起设计网站和设计交流群里活跃,看了大量的文章、别人的作品加上自己做了很多练习,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工作自己才对以后的规划晋升上有了一个比较明确。
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现在依靠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效率,其实任何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是一些设计群交流之类的方式得到解答,软件操作的门槛也在变得越来越低。
有时候瓶颈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往哪个方向提升,这个时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处在了一个舒适区内习惯了已有的设计方式,那就需要去尝试一些不同类似的设计内容,或者将更新的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设计纳入到现有的设计工作中来。

至于设计思维或是审美上的瓶颈其实就是多看多练来提升,没看过足够优秀的作品设计也很难做好,视野决定了审美和执行的上限。有些人的困惑可能来自职业选择方向,这个就因人而异需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发现和探索适合自己的内容,确定好了方向只需要向爬山一样,一级一级台阶向上走就好了。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5

致设计:你会有经常反稿的时候吗吗?


开到茶花:可能刚工作时候会有,现在相对来说好很多了。
其实设计师需要明白的是再优秀的设计作品也不可能得到每一位甲方的认可,每个人的出生环境、社会经历都不一样,对于设计跟审美的感知自然也是不尽相同,设计师所接触到的风格和理论对于没有接受过设计训练的甲方来说都是很空洞的。所以为了避免反复修改和折返,一定要在设计之前通过和甲方的充分沟通,并且去寻找一些实际的参考来确认设计方向之后再执行,这样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改稿的几率也大大减少了~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具备阐述理念和一些方法论的能力,让甲方知道设计是经过不断调研分析尝试得出的理性结果,而并非设计师空想的感性产出。前期的充分沟通再加上后期的阐述说明基本上就能保证过稿的几率了。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6


致设计:前几年 UI 行业正处于非常火爆的状态,哪怕刚刚入行都嫩拿上万的薪水,从目前来看,你对未来 UI 行业的趋势有什么看法?


开到茶花:关于设计行业的未来趋势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行业职能的细分化,会有更多的设计相关职位出现,例如:用户体验设计、视觉设计、动态设计等等,所以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去规划一下自己的 T 型发展方向,也就是先专注于一项领域,再向其他设计维度去横向拓展,这样能将自身精力的价值最大化,使专业能力进步的更快。

现在有好多人面对很多新的设计方向都很迷茫,一阵子想学 C4D,一阵子想学动效的,这样杂而不精其实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帮助很小。虽然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专注于一个领域一定能做好。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7

致设计:你觉得 UI 设计和电商设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开到茶花: 其实相同点还挺多的,内容都是基于平面设计的元素组合、信息划分、视觉包装等待,我觉得只要平面设计扎实,做 UI 和电商的执行能力都不会太差。不同点我理解的事电商设计可能更偏运营、数据转化,设计上可能更需要突出产品本身,营造视觉氛围等等,可能更偏静态展示需要用户交互的内容没有那么多。UI 设计相对来说更理性一些,视觉上看起来可能没有电商那么有冲击力,更服务于产品功能、平台内容和交互体验,更多的需要考虑使用场景、用户体验的同时平衡好视觉设计才行。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8

致设计: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设计师?


开到茶花: 日本的原研哉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仅是他的一些创作带给我的影响,更多的可能是他对于工作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还有想通过设计影响生活、设计和人的关系之类的理念。快节奏的社会中有很多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完成需求,满足领导或者甲方的预期就好,对于工作任务本身的钻研进深似乎有些淡薄,也可以说缺乏了一些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坦白说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

设计执行完成之后能不能再去优化改进,就算甲方认可,自己从心里是不是真的满意了,有没有尽全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每天的工作是得过且过还是不断地给自己提高要求、去产出更优秀的工作成果。我觉得这些也是我自己缺乏的。


致设计:我直接你以前发布的一些作品有被网友一模一样的 “借鉴” 走。你对这样的事情是一个怎样的看法和态度?


开到茶花: 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我的排版被抄袭的最多,其实我现在早就免疫了哈哈,我看到网上关于作品集抄袭也有各种各样的言论,有些设计师说抄排版不算抄,有些人说内容是原创的就够了,但其实每部分内容都是原创者经过反复思考、尝试、修改得来的,被无成本的抄袭后果就是原创可能会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原创者的权益越来越难维护,带来恶性循环。

另外通过抄袭获得的任何受益对于没有实际能力的人来说是很难被二次验证的,虽然短期内可能省了事、走了捷径,但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永远的黑点,只要抄袭过其实早晚会被发现。对于新人来说大家都经历过临摹的阶段,但是一定要分清界限,吸收沉淀优秀作品之后更多收获的是设计理念,如果只是设计方式(排版、布局、字体等)这种具象化内容的复制那就是抄袭,这种没有经过思考的创作结果不但对设计能力没有帮助,还可能产出的作品与产品调性完全不符,甚至会因为抄袭结果的传播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9

致设计:你觉得设计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开到茶花: 这个问题其实挺大的,每个人对于答案的理解也都有所不同,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跟上进心,具体来讲就是对新鲜的事物敏感勤思、对已经完成的作品勿满自足。记得日本现代设计大师原研哉老师说过 “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应该是一个抱设计理想来生活、来活下去的人。” 其实归根到底不论是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都是在为人服务、与人沟通。在 UI 设计中也会经常强调用户体验,既然设计是沟通人与物质的一种手段,这就需要设计师对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保持好奇心、留心观察人与世界的沟通方式才能更好的去反哺到设计工作中。既然从事了设计行业,就需要我们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直不断地去观察、学习、体验,让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不断精进。

另外学无止境,不论一个人已经拥有何等成就,只要愿意向上就永远都会有精进的空间。更何况人外有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仅仅局限于受限的范围之内,因此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满足自己所拥有的持身自傲,时刻保持进取之心,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己以往的成绩不值一提,这样就会有进步了~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10

致设计:做为自学出道的设计师,对刚入行的设计新人有什么建议?


开到茶花: 刚接触设计的朋友可能大多数都是在校生或者大学刚毕业,虽然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是也处在一生中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一定要敢于尝试,多动手勤思考,慢慢去发现一些真正感兴趣适合自己的方向,也不一定是在设计上,就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同时不怕失败,少偷懒。
设计之路很枯燥也很艰难,没有足够的热爱和坚持可能很多年也不会在行业里有所成就,如果是真的喜欢设计,希望大家能永远能保持一份赤子之心吧。


致设计:节目的最后,有什么想对致设计网友说的?


开到茶花: 聊了这么多,最后想跟大家说,创作对于设计师是持续终身的事,想要有设计能力的提升就需要不断去创作、实践突破原有的惯性和局限,不断去努力让输出与审美平行才能激发出更好的自己,最后感谢大家收听。
开到茶花-设计师专访 - 图11

https://www.zhisheji.com/zhuanfang/155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