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系列是我们 BDR 可视化设计最重要的一步,公众号新开了一个专访栏目,主要去采访一些关于可视化设计行业比较牛逼的公司和比较牛逼的设计师朋友,为此我已经做了一份名单,后面将逐步邀请各行各业的大佬来为我们 BDR 可视化星球进行解惑,下面我们就看看采访的正文吧!


被采访人

瞿霞 - RayData 运营负责人、吕晶 - RayData 高级视效设计师

Q1:专访设计师自我介绍

您好,瞿霞小姐姐,吕晶小姐姐,这里是 BDR 可视化,我是本场主持人阿勇,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我是吕晶,也可以叫衍乐,在光启元主要负责 RayData 商业版项目视效设计和设计创新研发等工作。负责过的项目多数在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以及金融安全等行业,如:天府机场、上海宝龙城、腾讯大金融安全和腾讯地图等。

Hi,大家好,我叫瞿霞,也可以叫我 Melody 小姐姐,我在光启元的是从设计转内容转运营,情况比较复杂,经历有点曲折,目前主要负责 RayData 的全线产品运营,以及 RayData 可视化社区的建设。

Q2:可视化设计行业遇到的困难

请问您是如何选择了这一行业呢,对于您来说,作为 RayData 可视化运营负责人,您认为对于产品的推广有哪些阻力,您又是如何去解决这些困难的?

我选择这个行业也是比较偶然,原来是在广告公司从事创意设计工作,期间对于可视化的了解是是受到一本书的启蒙《大数据之美》,当时了解到原来数据可视化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觉得很有意思。就自己模仿做了一些相关的作品,在转行期间偶然有这样的机会,就进入到这样行业。

作为 RayData 的运营负责人来说,在运营上早期更多地是投入在设计师用户的增长,从整个行业上来看,不管是我们公司的设计基因所影响的产品形态,还是对于数字内容交互的设计理念,都是为这部分用户量身定制的。但是由于行业还处于初期,尚未形成一定的标准和比较普及的应用场景,说白了这个市场还不足够大,很多设计师对于可视化设计是没有一个清晰和体系的概念,主要包括就业方向的选择、业务的理解、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系统的可视化设计思维。(也就是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所以在推广上的难点是对于设计师在这几个方面的认知普及上。

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启动了 RayData 光源计划,RayData 光源计划是由 RayData 实验室发起的可视化行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降低技术门槛、开放生产力工具、提供完善的课程学习体系、建立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来推动大数据可视化行业发展。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这一计划,陆陆续续在推出一系列针对设计师的优惠政策,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优秀设计师看到这一行业的价值,一起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Q3:可视化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说到新基建,以及在可视化行业方面的研发和应用,raydata 出品一直是行业的风向标,被无数的企业和个人争相模仿,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首先能被模仿我认为是行业对于 RayData 的一种很高程度的认可,之前也有很多设计师小伙伴有提到过 RayData 的设计是相对来说比较有辨识度的风格,行业的客户也比较认。之所以 RayData 的作品有自己强烈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内部经过多年的设计迭代,已经形成一套以设计师为核心的从构思到落地的流程。并且依靠这套流程在内部培养了不少设计新人成为目前 RayData 项目设计的主力。

市面上确实能看到一些作品带着 RayData 的设计风格的影子,但是很多还是流于表面的参考,从业务的角度来考虑有时候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我们现在开设的《RayData 可视化实训班》第一期,将内部的这套设计流程公开教授,我们更希望能够培养设计师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只学会工具的使用和简单的照猫画虎,这样其实是很容易走偏的。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接下来也会重点筹备关于系统课程的事情,目前也在和一些高校合作,也欢迎优秀的设计师加入我们一起做这个事情,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涌现大量的优秀设计师,从模仿到超越,当然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迭代和尝试新的方向,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整个可视化行业的发现才会越来越好。

Q4:如何应对工作项目排期

一直很好奇,RayData 面对非常多的项目时,或者项目非常紧急时,是如何去安排项目排期的?会不会有非常多的情况下,时间不够用,需求比较紧急,那么贵公司遇到这种情况是如何应对的?

当项目非常多或者项目非常紧急时一般是安排加班的。(狗头保命)加得班多了,就知道如何有效规避工作加班。

首先售前在接收项目时会筛选需求、风险评估,包括交付风险这类,初步对项目有一个等级的划分。之后由项目统筹整合当前资源,进行合理排期,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正常推进并及时交付。

那么导致加班的情况主要是这两类,一是修改,紧急修改,有需求修改,也有 bug 之类的排查修改等,二是压缩时间,为后面新的项目,挤出时间。针对这两类一般情况下都会化解,问题不大。

那么提升效率减少加班的两大利器是工具的敏捷性以及设计流程的规范性。

首先我们使用的 RayData 商业版可视化项目开发流程来说十分敏捷的,由于是低代码开发,设计师可以掌握主要环节,不需要过多地协调沟通修改,如果是代码开发,是需要测试的,每改一次都要测一遍,RayData 商业版就可以把这个环节省略,提高修改效率。

其次是设计流程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对设计资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不同行业的通用资产库的积累,随取随用。目前我们已经上传了部分的商业项目资产到 RayData Asset 资源商城里,未来也会陆续开放更多的资源组件。如果是使用商业版的用户目前可以免费下载下来直接使用。

Q5:可视化设计师技能要求

众所周知,RayData 的设计出品都是非常酷炫的,那么 DayData 的设计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或者说公司招聘对于候选人有哪些技能以及业务要求呢?

光启元里不同产品线的设计师有不同的能力偏重,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下 RayData 商业版项目的设计师需要的能力。目前视效部主要由 3D 渲染和 UI 设计两类设计师组成,从执行层面来说,每一类设计师也有纵向能力分级和逐渐递增的内容制作范围。打字不如上表,能力大概要求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我们有明显的能力阶梯要求,我们招聘时,会按这三个阶梯去看候选人是否具备第三梯队的基础能力,以及是否有成长为后面两个梯队的潜力;前两个梯队都相对好找人,第一梯队属于软硬技能都具备,更考验综合能力,这一类人通常都需要有跨领域学习工作的经验,所以不管是招聘还是培养都有难度。

如应聘 3D 渲染的设计师,我们会看作品集是否能展现他的 3D 能力范围以及效果审美,然后会给予他相应的测试题,通过才会有后续面试;至于 UI 设计师,现在市场上 UI 作品集同质化比较严重,在看重他们的作品分析过程外,也会看该作品集的包装风格是否有个人特点,同样他们需要做测试题;

至于设计师会的软件是哪些,这个我们不太在意,软件都是实现设计想法的工具,我们比较在意结果,如用 Sketch、Figma 或者 AI 做了界面都行,用 XD、AE、C4D 实现动画都 ok,重点看你信息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动画是否顺畅、符合视觉习惯等等;

Q6:如何平衡设计表现与开发实现

您是如何看待设计与开发之间的配合的,如何保证页面的还原,在开发和设计在表现上存在分歧时,是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众所周知,RayData 商业版的设计师本人就是半个开发,设计想法和还原程度都看设计师自身的能力。当然也有想法或者需求比较复杂,需要与逻辑组、数据组配合的情况,不过不存在表现上的分歧,只有这个功能效果能否实现的技术问题。比如我们除了图表要展现实时数据外,场景有些状态动画也需要接实时数据去控制,这种情况就要找数据组商量,希望他们把哪些状态数据转化成哪种形态输出给我们。

Q7:贵公司的设计师是如何丰富自己的灵感库的?

个人灵感库和项目素材库不太一样,如果是项目素材库,那肯定是先以了解公司产品风格为先,另外就是看同样的信息主题,国内外其他同类型公司或者产品里是怎么表现的,并且去找可以优化的点,设计领域的素材网站就众所周知吧,Behance、Pinterest、Dribble、Artstation、站酷等等,还有些比较有名的视觉领域的公司,如加拿大的 Territory Studio 等等。

如果是个人以提高审美为目的的灵感库,那上次 RayData Live 第二次直播分享课中我有讲我通常找的几个设计艺术领域的作品,以及怎么提取其中有用的点。个人认为设计做到后面都是相通的,人类对于美会有共通的潜意识,有区别的只是当下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当下的人们关注点,看美术史就会发现,艺术、美术风格或设计思潮大爆发的社会背景,要么是战争时期,要么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和动荡等等。所以多了解各个领域的表现形式,对抓设计本质是非常有益的。

Q8:设计稿如何与客户需求平衡

接下来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也是众多设计师比较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些不懂设计的客户,客户一味的要求酷炫,而忽略功能和可用性,设计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服客户的?

其实目前我工作到现在,倒还没觉得是客户要求酷炫而忽略功能的,都是反过来的。如果客户对视觉有要求,大多都是在功能和可用性满足的基础提前下,对自己喜欢的风格有个偏向,但对视觉有偏向的客户都是水平比较高的,提的需求也合理,这样的客户不多的。

其实这里应该要分辨一下,客户到底是对视觉不满还是对可用性不满,客户因为不懂设计,所以很容易表达不清楚,甚至懒得去表达,比如他觉得这个表看起来不清晰,就可能说成,这个不好看……,这样的表达,设计师就容易误解成,这个样式不好看,然后改 n 版样式,本质信息清晰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大家都折腾累了,就说要第一版吧……

所以设计师也要培养产品思维那种定义问题、分析问题的抽象能力,以及体验设计里的用户思维挖掘用户的本质需求,才能顺利一些地完成工作。

Q9:可视化设计师职位壁垒和上限

您觉得可视化设计师这个职位,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市场,可视化设计师这个职位的技术壁垒以及上限会不会很高?薪资待遇会不会比传统 C 端更丰厚?

从国家发展偏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来讲,以后社会产生数据量越大,个人或组织的数据价值越有,可视化的需求就越多,对应的就需要更多可视化设计师。个人认为,以后更多会考验设计师从现象抓本质规律的抽象能力,以及技术上偏向于多表现形式的全栈型人才。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可视化这个行业,这也是硬件设备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决定的发展趋势,如场景式全方位交互形式或者降低认知力的信息传达设计等等。抓住本质才能以相对低成本小变应万变。

Q10:如何接触最前沿的可视化资讯知识

对于一些可视化的社区交流,您一般会通过哪些平台去沟通,又是如何接触到最新的最前沿的可视化知识的呢?

基本上可视化社区我都有做一个了解,也加入到各个社群里和大家,包括我们自己也有这类的社群 RayData 研习社。其实都能获取到丰富的可视化资源,甚至还链接一些业内牛人。

大部分的设计师找参考会去传统的设计师综合网站,比如站酷、花瓣、Behance、Pinterest 等。

现在也有一些做得比较不错的垂直可视化设计网站,比如像 Tob Design、图象可视化,汇聚了行业内很多优秀的可视化项目设计作品,省去了设计师的搜索和筛选时间。

同时 RayData 目前也上线了官方社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应用商店搜索 “RayData” 即可下载。这个社区主要是提供专业系统的可视化课程学习,课程中学员的作业以及老师的专业点评都会呈现在社区里。以及 RayData 的一手设计资源和案例教程,并且还提供了问答交流帮助设计师们答疑解惑。也非常欢迎设计师们入驻 RayData 社区分享你的观点。

Q11:期许建议

今天的采访就到此结束了,瞿霞小姐姐还有什么话想对读者说的?

可以看到目前有很多的关于可视化的产品和社区开始涌现,以及像勇哥这样通过分享教程或者组建社区形成在可视化行业里个人影响力的设计师越来越多,整个行业都在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对于现在进入可视化行业的小伙伴来说,会比我们当年要好很多,因为前景越来越清晰,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项目需求越来越多,设计师的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


https://mp.weixin.qq.com/s/XdxCfvdC1sWxqmdLy5rS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