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复盘来自星球课代表 - Rebecca

设计日记直播访谈设计师复盘 - 图1

个人介绍

✨阿勇(AYONG),‮人一‬身兼‮职多‬,是知‮星识‬球:“BDR 可视‮设化‬计” 星主;

✨也是 “BIG DATA ROOM” 公众‮主号‬理人;

✨他是 “可视化设‮十计‬要素” 出‮人品‬;

✨他是 “玩转‮视可‬化大屏设计” 课程‮师讲‬,

✨他还是站酷‮万百‬人气设‮师计‬!

设计故事分享:做可视化这行有几年,为何做这行,有些什么经历?

✨16 年毕业,在 4a 广告公司做网页设计,和大家一样是 C 端,后来机缘巧合进了一家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如何提升的?当时比较幸运入职这家公司的总监是大学老师,待人方式和教你学习方式偏向于学校那种,会帮你改稿,指出问题,该如何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自己在这家公司呆了两年半,飞速成长在 17-19 年,就是不停的加班改稿,甚至经常通宵学习,并不是卷,而是项目太忙,甚至有时候同时并行 4-5 个项目,提升最快还有就是领导也喜欢加班,他睡上半夜,我想睡觉叫醒他帮我改做好的图,然后我睡下半夜,就是经常这样,一星期有两到三天都是睡在公司,非常庆幸能够遇到一个好领导,好老师,帮助了我非常多。

✨19 年 10 月离开北京到上海,之后参加了工作之余的创业项目 G 端可视化网站建设,负责设计板块,当时行业内参考较少,我就输出作品,写文章,甚至为了网站拉新留存用户,熬一个多月为网站做了一个关于可视化的课程,当时市面上没有这行的课程,我算是第一个做的,帮助了很多设计师,购买人数有七百多人,所以为了回馈帮助更多人,定价也没有很高,后来因个人原因退出该项目。因为该行业人较少,就想自己组建一个社群,给大家做内容参考,分享自己如何学习,大家一起来做,众人拾材火焰高,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内容便会提升很快,目前利用业务时间做星球分享,课程分享,每周直播,专业性知识问答,帮助大家改稿等。

如果想要转行,如何开始,如何成为可视化设计师,你对可视化的理解?

✨我们做的是可视化大屏设计,引出一个概念: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不管是 B 端 G 端,本质都是商业设计,商业设计本质是服务设计,我们主要是做服务的,就是要让客户(G 端政府领导)拍板,一切目的就是满足领导的想法,但也要保证设计师的专业程度。

✨可视化行业火是因为目前国家在做新基建(基础建设),企业在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如华为差不多完成了转型,在国家政策风口中,很多企业已经接触到可视化内容,很多设计师以前是做 C 端、网页,有时突然接到可视化需求,要做大屏政府项目,虽然不会做但又属于设计范畴,所以设计师需要及时拓宽自己的技能,当赛道有新东西出现时,要立马接触了解。我做可视化将近 5 年,以前有智能汽车中控大屏 HMI 设计,没接触过但后来突然想要了解,然后就查资料带星球伙伴一起练习,对于新的行业也是在不断的学习,要勇于跨界,多了解学习新东西,不仅仅是设计上。

✨目前可视化需求很大,17 年初没有什么参考,都是到国外网站、科幻电影找参考,目前国内有阿里 dataV,百度图说,腾讯云,raydata,优诺,袋鼠云,四方伟业,数字冰雹,帆软等,这些公司已经深耕很多年了。做数据可视化讲究的云计算,大数据,阿里一直在布局这块,做一行之前先了解头部公司的招聘需求。需要懂一些三维,城市建模,游戏引擎的开发,只是需要懂这些知识,而不是自己上手去做。目前这块行业壁垒高技术高(工资也高),只要做得好,有名气,输出自己观点,有独立见解,是非常稀缺的人才。这块前景是非常好的,普通大学生三年左右在一线城市差不多可以到 15-20K。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你很喜欢输出分享,怎么规划自己时间同时做那么多事的?

✨对于时间,我是一个 “肝帝”,永远比别人的多,有段时间一直是晚上一两点睡,早上七点左右起,这个时候是我输出东西最多的时候,也是最有想法的时候,晚上十一点之后思维非常活跃,此时工作效率比白天高两倍,平时作图比较快,工作效率是同事的两倍,而且还不差,其实就是平时要锻炼手上功夫和审美,基本上拿到需求,脑海里就有想法,这样的话时间就挤出来了。中午午休时散散步思考一些东西,中午的时候也会写作看书,平时也会打游戏聚餐(游戏中找灵感),时间就是挤出来的,平时多做积累,多学习。现在不建议大家熬夜,现在十点就睡了,早上六七点起床做早饭,九点左右到公司做一些星球社群的规划,时间是挤出来的,而不是熬出来的,我从来不午睡,整天像了打鸡血一样。(勇哥啥时候有空分享一下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金句】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你能为团队赋能多少,你的影响力就有多大。

✨时间是挤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高效学习,高效工作,保持专注力。

✨拒绝无意义的加班。

✨设计师需要及时拓宽自己的技能,当赛道有新东西出现时,要立马接触了解。

✨平时多锻炼手上功夫和审美,基本上拿到需求,脑海里就有想法,时间就挤能出来了。

✨要勇于跨界,多了解学习新东西,不仅仅是设计上。

怎么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 目标?

✨就业择业创业期有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三类:

1)择业期,刚开始步入社会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动力会非常足;

2)第二类疲倦期,建议把目标拆分为小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加油打气,提升自己完成任务的动力;

3)第三是迷茫期,很难熬,需要停下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清楚朝自己方向去努力。4)一个悲伤的故事,在北京时有一段时间坐地铁在换乘时都是被人推着走,那时候感觉非常孤独,在一个城市没有认同感,也没有太多朋友,一个人的时候真的会很孤单,就总会想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为什么在互联网,应该如何突破。

交互和用户体验 UX 哪个更重要?

✨这本身就是伪命题,二者没有谁非常重要,这两个东西是很密切的关系。举例:建房子,产品经理是提出建房子需求的人,交互是决定房子的布局和架构,视觉设计是决定房子的外观(墙壁厨房外观啥样),真正盖起房子的人是研发工程师,用户体验是每一个参与建房子的人都要考虑,比如盖房子考虑采光好,结实,布局合理等,UX 和交互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包括整个设计流程,从需求产生初期到落地开发后期,用户体验一直存在并伴随整个流程。

个人如何赋能团队?

✨你能为团队赋能多少,你的影响力就有多大。有三点:

1)自我驱动:通过自我觉醒,体现自我价值,获得团队认可;

2)创新共识:决策时要有创新和突破,执行时能够达成共识,坚决向前推进;

3)敏捷进化:勇于试错,不断学习,推动团队一起进步。

4)内卷是无意义的加班,拒绝无意义加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高效做事,只有提升自我或者项目非常忙才会加班。

如何提升自媒体运营,你的文章阅读量都很高?

✨才做了一年,也是萌新,不过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有一些个人见解:做设计打造个人 ip 都是做的知识 ip,通过个人学习能力,向行业输出自己的观点,目前行业内文章已经有很多,但同一个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来阐述,选题要新颖,擅于找新的点来解析,产出内容得到同行认可,运营帮忙推广阅读量自然就上来了。

新手接触数据可视化如何入门,如何对接开发?

✨分为 4 个部分:

1)了解可视化大屏设计的 **载体 **,就是设备和硬件,在可视化中是大屏,需要了解设备参数、属性,通过投屏、本地部署的形式,关于设备硬件的 ppt 讲义会分享到星球。

2)了解可视化大屏设计的 **呈现 **,分为场景(主视觉)和面板(左右图表),主视觉常用的有二维 gis、矢量地图、三维模型、卫星地图,面板就是柱状图、折线图等。

3)了解可视化大屏的 **风格 **-方向和趋势,酷炫、出彩、动起来,三维能力和动效能力。

4)可视化大屏设计的 **协作 **,如何开发协作,如何落地,一种是基于 web 端 pc,有一种是游戏引擎开发 u3d 和 ue4,跟开发 PC 端交接,切图、动效、序列帧、视频,跟 C 端对接相同,三维引擎需要模型、贴图,其实就是开发需要啥给啥,各公司岗位不同。

浅色大屏如何设计?

✨先做深色版,实现换肤功能浅色,是非常难的,第一个方案就是根据深色风格 1:1 还原,颜色反向,这种效果非常不好,深色和浅色的表现并不相同。第二个建议:保证组件和模块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适当修改一些边距和呈现方式,要有细微变化,不能增加开发负担,所以大的布局不会变,整体模块可以换位置移动,描边去掉,加投影等都是可以的,建议在不影响开发的情况下去还原成浅色的,

初入 B 端,如何学习提升?

✨B 是做企业端的,一般有很严格的规范,可以基于一些大厂的组件库来进行修改,比如 Element,antdesign,蓝湖,头条,有赞,Teambition,UDCDesing 等。

如何突破可视化技术壁垒?

✨1)能力上需要有业务理解能力(可视化业务较偏,很多专有名词),需求转化能力

✨2)掌握多种技能,动效制作,三维建模(城市建模),引擎开发,不是需要所有软件功能都懂,了解对应需要的即可。

三维搭配 QJS 软件使用,烘焙贴图,地图公司有超图专门处理二维 gis,要提升可以了解。设计师初期需要了解二维 gis 如高德百度后台编辑,矢量地图是区块组成,通过 QJS 技术进行制作。卫星地图是天地图和高德,国外谷歌,城市模型了解多边形建模、渲染知识,更深有程序化建模,最后有能力时间兴趣可以往三维开发学,包括场景美术和技术美术,游戏公司较多,非常稀缺,薪资非常高。

普通设计师如何学习提升改变自己?

✨考虑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要有自信,根据自己能力去发展副业,对自己有哪些期望,人要有副业,当副业收入大于工资收入时,你就会很自信。做一行不行就做另一行(跨界),学会去发掘自己的价值,不管是设计还是自媒体或其他,这个社会迷茫的人很多,你是设计,至少还会作图,慢慢的开发自己的技能,所有的设计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第二曲线,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感想】

在直播之前不知道勇哥居然如此年轻才 27 岁,就如此优秀(宝藏),只有一个感概:优秀的人都是努力的,都拥有非常高效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而且还是顾家的👍

其实很早就加了勇哥微信,但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多请教,感觉浪费了(因为现在人太多了😂),不过开始永远不晚,现在也正是好时候,大家加入星球,一起共建完整的可视化社群,靠近勇哥,提升可视化指日可待!

以后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也想变厉害去好公司🆙
https://mp.weixin.qq.com/s/r1bvP0E2XrGW-l6M8Mm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