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本神带着小伙伴们简单了解一下Apache-Zookeeper,并进行Zookeeper集群的环境搭建;

Zookeeper基础知识、体系结构、数据模型
  • Zookeeper是一个类似linux、hdfs的树形文件结构,zookeeper可以用来保证数据在(Zookeeper)集群之间的数据的事务性一致性,zookeeper也是我们常说的CAP理论中的CP(强一致性);
  • Zookeeper有一个概念叫watch(也称之为事件),是一次性触发的,当watch监视的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设置了该watch的client端,即watcher实例对象(用于改变节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行为)
  • 关于Zookeeper其他相关内容,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这里我们仅仅使用Zookeeper做注册中心;

    Zookeeper有三个角色:Leader,Follower,Observer
  • Leader:数据总控节点,用于接收客户端连接请求,分发给所有的Follower节点后,各个Follower节点进行更新数据操作并返回给Leader节点,如果满足半数以上(所以Zookeeper集群一般是奇数个节点)更新成功则此次操作成功;

  • Follower:相当于跟随者的角色,Zookeeper的Leader宕机(挂掉)时,所有的Follower角色内部会产生选举机制,选举出新的Leader用于总控;
  • Observer: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客户端,用于观察Zookeeper集群的数据发送变化,如果产生变化则zookeeper会主动推送watch事件给Observer(客户端),用于对数据变化的后续处理;当然Observer(客户端)也可以发送数据变更请求;

    Zookeeper应用场景:
  • 统一命名服务(Name Service)

  •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集群管理(Group Membership)
  • 共享锁(Locks)
  • 队列管理

Zookeeper集群环境搭建与配置:
  1. 1. 准备工作:
  2. ## 准备3个节点,要求配置好主机名称,服务器之间系统时间保持一致
  3. ## 注意 /etc/hostname 和 /etc/hosts 配置主机名称(在这个里我准备bhz125,bhz126,bhz127三节点)
  4. ## 特别注意 以下操作3个节点要同时进行操作哦!
  5. ## 注意关闭防火墙
  6. 1.启动防火墙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7. 2.关闭防火墙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8. 3.重启防火墙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9. 4.查看防火墙状态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10. 5.开机禁用防火墙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11. ## 本地访问:ping
  12. 2. 上传zk到三台服务器节点
  13. ## 注意我这里解压到/usr/local下
  14. 2.1 进行解压: tar -zxvf zookeeper-3.4.6.tar.gz
  15. 2.2 重命名: mv zookeeper-3.4.6 zookeeper
  16. 2.3 修改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17. ## 这里要添加zookeeper的全局变量
  18. export ZOOKEEPER_HOME=/usr/local/zookeeper
  19. export PATH=.:$ZOOKEEPER_HOME/bin
  20. 2.4 刷新环境变量: source /etc/profile
  21. 2.5 zookeeper下修改配置文件:
  22. 2.5.1 首先到指定目录: cd /usr/local/zookeeper/conf
  23. 2.5.2 然后复制zoo_sample.cfg文件,复制后为zoo.cfg mv zoo_sample.cfg zoo.cfg
  24. 2.5.3 然后修改两处地方, 最后保存退出:
  25. (1) 修改数据的dir
  26. dataDir=/usr/local/zookeeper/data
  27. (2) 修改集群地址
  28. server.0=bhz125:2888:3888
  29. server.1=bhz126:2888:3888
  30. server.2=bhz127:2888:3888
  31. 2.6 增加服务器标识配置,需要2步骤,第一是创建文件夹和文件,第二是添加配置内容:
  32. (1) 创建文件夹: mkdir /usr/local/zookeeper/data
  33. (2) 创建文件myid 路径应该创建在/usr/local/zookeeper/data下面,如下:
  34. vim /usr/local/zookeeper/data/myid
  35. 注意这里每一台服务器的myid文件内容不同,分别修改里面的值为012;与我们之前的zoo.cfg配置文 件里:server.0server.1server.2 顺序相对应,然后保存退出;
  36. 2.7 到此为止,Zookeeper集群环境大功告成!启动zookeeper命令
  37. 启动路径:/usr/local/zookeeper/bin(也可在任意目录,因为配置了环境变量)
  38. 执行命令:zkServer.sh start (注意这里3台机器都要进行启动,启动之后可以查看状态)
  39. 查看状态:zkServer.sh status (在三个节点上检验zkmode, 会看到一个leader和俩个follower)

Zookeeper客户端操作:
  1. zkCli.sh 进入zookeeper客户端
  2. 根据提示命令进行操作:
  3. 查找:ls / ls /zookeeper
  4. 创建并赋值: create /imooc zookeeper
  5. 获取: get /imooc
  6. 设值: set /imooc zookeeper1314
  7. PS1: 任意节点都可以看到zookeeper集群的数据一致性
  8. PS2: 创建节点有俩种类型:短暂(ephemeral 持久(persistent), 这些小伙伴们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我们这里作为入门不做过多赘述!

Zookeeper核心配置详解:(zoo.cfg配置文件,扩展内容)
  1. 1tickTime:基本事件单元,以毫秒为单位。这个时间是作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隔 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2. 2initLimit: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当已经超过 10 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 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10*2000=20 秒。
  3. 3syncLimit: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
  4. 4dataDir:存储内存中数据库快照的位置,顾名思义就是 Zookeeper 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 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5. 5clientPort 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6. 6)至于最后的配置项:server.A = B:C:D:
  7. A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
  8. 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
  9. 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
  10. 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

优秀博文推荐:《zookeeper 集群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