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宇宙三要素

元宇宙的基础形态可以概括为一个具有世界感的数字生活空间,能够让用户具有切实地同时在另一处环境中生活的体验感,并能够支撑起用户的另一重生活;
为此,我们认为元宇宙需要具备化身、自由创造、社交三项基础要素,以及沉浸、富集、连续三项基础特性。
随着元宇宙中时间的前进,社会的不断推演,将逐渐形成一定程度上基于物理世界又一定程度上具有自身特性的经济系统、行为准则和意识形态(只要依旧是人来主导,规则很难从本初即分道扬镳),这些上层建筑的形成,将带领元宇宙向长线的理想形态进一步演进。

2. 元宇宙构成及基础要素与特性

image.png

3. 基础要素分析

3.1 化身

image.png
化身是用户在元宇宙中所创建的账号(包括形象、身份等个人信息),随着账号拥有者在该元宇宙中参与的不断深入,以及该元宇宙平台自身的推演,经过沉淀与积累的,用户所创建的账号及其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在社会活动中不断价值化、意义化的产物。
最初的、设置层面的形象、身份等数字个人信 息,如果脱离开社会体系与持续的社会参与, 则很难在用户认知层面具有显著的意义。

3.2 自由创造与社交

image.png
这两项基本活动的元宇宙演进,主要是围绕“自然模拟”展开。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由创作向创造扩展,在不破坏世界整体感的前提下,引导高启动性、高灵活度的高互动性三维内容的自由创造;在平台的治理方式上,权力体系与结构“现代社会化”,促使用户建立主体意识,获得一份子的感受,与平台形成长期协同。

3.3 沉浸 富集 连续

image.png
沉浸感、富集度、连续性是使元宇宙在体验上实现世界感的重要特性,这些特性,赋予空间中长久的社会化行为的发生成长调节,用户的创造和社交活动得以社会化,用户创建的化身得以资产化,用户得以收获存在于数字生活空间的体验。

4. 元宇宙概念和应用

干拔:原地起跳。
元宇宙是一个远期的宏大叙事,其蓝图一定程度被视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革新,在完全满足前文所提到的基础要素与特性之上,还需要形成如经济系统、行为准则等上层建筑。因此,基于当前,甚至十年为期的技术条件、市场条件、监管条件等诸多因素,难以在中短期实现。
image.png

4.1 干拔型元宇宙过渡应用

image.png
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当前用户不缺乏创作属于自己的“数字游乐场”的意愿,整体而言也对消费其他用户创建的高互动三维内 容持有较高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平台从0到1的 构建初期,对于种子用户的理解,来设定并构 建底层环境,对实现成功冷启动至关重要,且并不与平台的自由度冲突。
当前较为成熟的互联网产品,难以通过自身迭代成为高互动三维内容的UGC创作平台:

  1. 对于图文或音视频UGC创作平台,存在内容属性间的兼容性问题,高互动三维内容适合做为底层,在之上承载关联的图文、音视频内容,但或不适合做为原有的图文、音视频之外的补足内容形式,同时,除部分相对垂直的偏社区类平台之外,其他平台目前及近未来进行这类内容形式的UGC拓展意义较小;
  2. 对于游戏产品,一方面是开放高自由UGC 的政治风险问题,一方面是当前国内市场中的 厂商在相对成熟的产品中开放高自由UGC的潜 在风险和收益不均衡,动力不足;

    4.2 基地型元宇宙过渡应用

    元宇宙是适合游戏产品的演进方向游戏产品是适合做为基地型元宇宙过渡应用基底的品类
    大众环境对于游戏的认知与理解存在一定刻板印象,而游戏从本质上来讲,是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在模式环境下进行行为活动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因此,游戏产品和元宇宙的契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言 自明的,以大众游戏市场中较为热门的品类举例,如 SLG、RPG、MMO、MOBA、吃鸡、SIM等,他们均天 然具有一定的、不同维度的元宇宙特性。
    元宇宙是适合社交产品的演进方向社交产品是适合做为基地型元宇宙过渡应用基底的品类
    人的数字化社交需求可以主要概括为触达与建立关系的能力、沟通效率、深化关系的能力三方面,当前市场中来自产品能力驱动的提升已达到一定阶段,更偏向依靠于运营驱动提升;
    而对于大多数社交产品,不断添加或增强元宇宙元素,尤其是通过用户、交互方式、场景的游戏化表现,能够对用户的数字化社交需求形成新一轮的来自产品能力的驱动;社交是元宇宙的核心要素,是元宇宙中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用户的社交场所普遍呈现高度集中化的特点,规模化的、完整的内化社交能力的应用在市场中具有稀缺性与较高的实现门槛。
    意思是不是,腾讯才是元宇宙的终极收割者。

    4.3 社交基础型(基地型元宇宙过渡应用)

    志趣导向的关系是社交品类中近未来最适合这一路径的领域
    截屏2022-08-05 17.31.56.png

    4.4 志趣导向的社交基础型产品

    截屏2022-08-05 17.46.18.png
    截屏2022-08-05 17.47.14.png

    5. 从雏形到更完整的元宇宙

    无外力干预下,完整的元宇宙平台最终很可能需要计算平台整体去承载。
    如果站在当前的节点,对元宇宙的远景进行试想,我们认为一个元宇宙平台,最终不会是在场景层面、应用层面,而是将落到计算平台的层面。
    一方面,元宇宙的宏大使其注定难以被单一应用承载,即使是在用户偏好于使用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应用的国内市场,但场景间属性的千差万别,以及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愈发凸显的边界感诉求,使应用层面的一站式可实现性存疑。
    一方面,如果一个应用自身作为一个元宇宙,那么用户需要面对的化身、行为准则、经济系统等社会元素的数量是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每个地域都具有一套不尽相同、难以打通的律法,需要使用不同的身份识别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用户会产生强烈的自身在数字生活空间中的存在认同,并将在这一空间中的活动看做为自身的“第二人生”。
    在无外力干预的假设下,用户很可能是在计算平台的层面拥有数个不同的身份,用户可以为应用按大场景进行分组,选择不同的身份携带入不同场景聚类的应用中;
    同时,计算平台中的应用在底层打通,行为准则和经济系统等上层建筑的基础逻辑在这里进行整合,而应用层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根据自身情况的修订。
    诚然,尽管这很可能会使巨头发挥更多基础设施的职能,但这类纵贯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的整合,是否会形成比当前更为严重的垄断,将必然成为一个需要长久探讨的社会议题,也正是因此,我们这里仅讨论无外力干预的假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