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开发结构的历史:

过程一:
在程序定义的时候将所有的可能使用的资源配置在代码中。
缺点:服务器相关地址发生改变,程序源代码需要更改。
过程二:
引入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定义所需要的服务器资源。
缺点:
1.配置项不多的时候好用,配置项多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配置文件。
2.所有的操作需要配置文件完成,开发难度提升。
过程三:
将配置信息写回到程序,利用特殊的标记与程序代码分离。
缺点:全部使用注解开发难度太高,现在主要开发形式是引入配置文件+注解。
基本注解:@Override、@Deprecated、@SuppressWarnings

准确覆写@Override

帮助开发者在程序编译的时候检查出程序的错误。

  1. class A{
  2. public void test(){};
  3. }
  4. class B extends A{
  5. @Override//表明该方法是一个覆写的方法。
  6. public void testA(){}//本来应该是覆写test方法,但是由于拼写不同于父类中的test(),如果没有添加@Override会生成一个新方法
  7. //添加了@Override之后,会检查该方法是否成功覆写,如果没成功会报错。
  8. }

过期声明@Deprecated

方法采用过期声明会提示用户该方法不适合使用(但是能用,方法名会被横线遮盖)

  1. class A{
  2. @Deprecated //表明方法已过期
  3. public void test(){}; //调用该方法的时候,编译过程中会提示,使用或覆盖了已过时的API。
  4. }

压制警告@SuppressWarnings

将过期声明注解的方法提示信息抹除。

  1. class A{
  2. @Deprecated //表明方法已过期
  3. public void test(){}; //调用该方法的时候,编译过程中会提示,使用或覆盖了已过时的API。
  4. }
  5. class B{
  6. public static main(String args[]){
  7. @SuppressWarinings
  8. new A().test();//如果不写@SuppressWarnings,会提示<使用或覆盖了已过时的API>,写了之后就不会出现该提示。
  9. }
  10. }